孫婷婷
(菲律賓永恒大學 馬尼拉 1740)
跆拳道比賽特點多是以腿法進攻為主,拳法輔助。運動員在復雜多變的情況下選擇主動進攻時,需要靈活巧妙躲開對方的反擊,以免因攻防轉換不及時而產生進攻漏洞,給對手可乘之機。提高運動員的靈敏素質,需要吸納與以往不同的訓練手段和內容[1]。通過不同維度、多關節和深層肌肉群的參與,運動員能夠有效控制自身的平衡性和運動狀態下的穩定性,還能突破身體素質的限制,進而在技術上獲得新的突破[2]。功能性力量訓練是以不穩定狀態為刺激條件,模擬人體在不同項目運動中的表現,促進機體各系統之間的協調性、聯動性和平衡性,提高身體動力鏈的傳遞效能,致使運動員的專項技術能力水平得到提升,從而使其具備更高的競技表現[3]。研究表明,功能性力量訓練對運動中脊柱的穩定性具有支撐作用,能夠改善神經系統的運動功能,減少能量消耗,提升上下肢協同工作能力,對競技體育中的身體素質訓練具有重要意義。
該文主要以功能性訓練對13~14 歲青少年跆拳道運動員靈敏素質的影響研究為研究對象。
1.2.1 實驗法
(1)實驗對象
實驗對象為初中青少年跆拳道運動員(非專業運動員),每組10 人,共20 人(男女生各10 名)。運用SPSS 26.0將收集的基本信息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所選取的實驗人員在身高、體重、訓練年限、公斤級別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因此可以將其作為實驗的對象,進行正式實驗。
(2)實驗時間與地點
實驗時間:實驗時間為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共12周,各實驗班每周進行2次訓練,訓練時間為每次90 min。
實驗地點:跆拳道訓練營。
(3)實驗設計
參考相關文獻和書籍并經過專家訪談進行設定,實驗分為兩個階段,即基礎訓練階段、鞏固提高訓練階段[4]。
(4)實驗儀器與測試指標
實驗儀器:繩梯、藥球(6LB)、跳箱、杠鈴片(5 kg)、杠鈴(20 kg、15 kg)、瑞士球、秒表、標志物、六角球、人形沙袋、壺鈴(25 kg、15 kg)、瑜伽墊、滑盤。
測試指標:參考趙西堂教授[5]將靈敏素質分為一般靈敏素質和專項靈敏素質兩類,并認為靈敏素質可以分為反應能力、變換動作能力和改變方向能力的觀點,同時參考周建梅[6]所譯《靈敏訓練》和孫慶祝[7]主編的《體育測量與評價》等相關書籍,把相關文獻與專家訪談結果相結合,最終選取4項靈敏素質測試指標,作為13~14 歲跆拳道青少年運動員的評測指標[8-9]。見表1。

表1 13~14歲跆拳道青少年運動員靈敏素質測試指標
(5)訓練課安排
在非穩定狀態、變化方向等外界環境刺激下,使得運動員在訓練時注意力更為集中、對深層的肌肉刺激更加全面[6](見表2),訓練安排如下:繩梯3組×15個,轉向推舉3組×20個;站姿藥球下砸3組×10個;實心球力推3組×6個;無擺臂深蹲跳3組×8個;單腳羅馬尼亞硬拉3組×12個;跳箱橫向移動3組×20個;平板支撐拍手3組×30s;滑冰跳3組×30個;啞鈴交替臥推3 組×15 個;啞鈴半蹲跳3 組×12 個;橫向扭轉跳3組×10個;瑞士球平板支撐3組×45 s;杠鈴仰臥起站3組×10個。
1.2.2 訪談法
為確保實驗研究的科學性,針對實驗設計、功能性訓練內容的設置與選擇、調查問卷的設置、學習效果評價等相關問題進行咨詢與訪談,為該文的研究撰寫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1.2.3 數據統計法
該研究運用數理統計法對實驗的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實驗后將所有數據錄入數據處理系統,運用SPSS 22.0數據處理系統對該研究所需要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P>0.05 表示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P<0.01表示有極顯著性差異。
通過表3可知,實驗前13~14歲跆拳道青少年運動員六角球實驗組平均成績為5.01 s,對照組平均成績為4.88 s,P=0.66>0.05,說明兩組成績并沒有顯著性差異;實驗前10 s 立臥撐實驗組平均成績為4.30 s,對照組平均成績為4.50 s,P=0.69>0.05,說明10 s 立臥撐成績在實驗前并沒有顯著性差異;實驗前實驗組T-test測試平均成績為12.58 s,對照組平均成績為12.80 s,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可知P=0.55>0.05,說明實驗前兩組成績并沒有顯著性差異;實驗前實驗組變向擊打平均成績為9.70 s,對照組平均成績為10.00 s,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可知P=0.61>0.05,說明兩組成績在實驗前并沒有顯著性差異。由此可見,兩組靈敏素質測試指標數據并沒有同質性差異,可以進行后期相關實驗研究,以保證研究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通過表4可知,實驗后13~14歲跆拳道青少年運動員六角球實驗組平均成績為4.98 s,對照組平均成績為4.39 s,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可知P=0.33<0.05,說明兩組成績實驗后有顯著性差異;實驗后10s立臥撐實驗組平均成績為4.60 s,對照組平均成績為5.30 s,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可知P=0.04<0.05,說明10 s立臥撐成績在實驗后有顯著性差異;實驗后實驗組T-test測試平均成績為12.44 s,對照組平均成績為12.01 s,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可知P=0.03<0.05,說明實驗后兩組T-test 測試成績有顯著性差異;實驗后實驗組變向擊打平均成績為9.90 s,對照組平均成績為10.90 s,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可知P=0.02<0.05,說明兩組成績在實驗后并有顯著性差異。由此可見,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靈敏素質測試指標都具有顯著性差異。

表4 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靈敏素質測試指標對比分析
(1)分析8周功能性訓練與傳統力量訓練對13~14歲青少年跆拳道運動員靈敏素質測試指標影響可以得出,功能性訓練與傳統力量訓練都可以明顯提升青少年靈敏素質的水平。
(2)功能性訓練對13~14歲青少年跆拳道運動員靈敏素質的提升更為顯著,訓練效果優于傳統力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