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蘭
(德州市齊河縣中醫院,山東 德州 251100)
在骨科治療中,創傷骨科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是一種骨骼創傷性疾病,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多種打擊[1]。對患者實施下肢骨折手術后,患者可能出現深靜脈血栓的問題,因此,須在為患者提供治療的同時,為其提供多元化的護理干預,有效預防多種并發癥的出現。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是一種新型的護理康復理念,其主張對傳統的護理模式進行創新和改善,在術前、術中、術后等不同的階段為患者提供充足的護理支持,讓患者的病情癥狀在更短的時間內得到改善,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2-3]。本研究采取隨機對照法對齊河縣中醫院收治的70例創傷骨科圍術期患者進行研究,探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其臨床指標等多方面的具體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擇2022年4月—2023年2月齊河縣中醫院收治的70例創傷骨科圍術期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及對照組,均n=35。對照組男17例,女18例;年齡23 ~ 69歲,平均(46.35±2.18)歲;上肢12例,下肢11例,其他12例。觀察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22 ~ 70歲,平均(46.15±2.81)歲。上肢12例,下肢11 例,其他12 例。資料可比(P>0.05)。
納入標準:① 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② 患者年齡均大于18 周歲;③ 研究經醫學倫理學審查。排除標準:① 凝血功能障礙;② 精神異常;③ 中途退出研究。
對照組予以常規圍術期護理。詢問患者護理需求,給予其必要的護理支持,包括飲食、用藥、康復訓練等多個方面,為患者提供營養飲食,改善患者的生活習慣。
觀察組在其基礎上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① 術前護理干預:評估患者病情,了解和分析患者的個人情況和病情,帶領其參與多種常規檢查,講解手術流程。針對患者情緒變化進行密切觀察,給予患者心理建議,講解手術和疾病知識,給予患者治療信心。采取多種預防措施,若患者存在高血壓癥狀,為患者提供降血壓藥物。若患者存在糖尿病癥狀,對其血糖水平進行監測,并調整患者飲食。② 術中護理干預:在手術過程中,需提供下肢止血帶并良好使用,以減少對患者血管內膜的傷害性,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可選擇低分子右旋糖酐,保持在500 mL,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③ 術后護理干預:鼓勵患者堅持康復訓練,增強其肢體功能,若患者存在深靜脈血栓,需避免對患者進行按摩。在手術后4 h,結合患者患肢情況,采取加壓治療措施。針對患者的并發癥狀進行持續觀察,若出現異常,需及時采取干預措施。
(1)臨床指標。記錄2組初次排氣、初次進食、下床活動以及住院所用時間。
(2)VAS 評分。使用VAS(視覺模擬疼痛評分)[4]評估患者術后1、2、3 d疼痛情況,量表分值0 ~ 10 分,分數越高,疼痛程度越高。
(3)QOL 評分。使用SF-36量表[5]進行評估,共8個方面,分值分別為0 ~ 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4)并發癥。記錄2組出現下深靜脈血栓、創口感染、壓瘡的患者例數,并計算總占比。
(5)ADL 評分。給予日常生活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6]評價,采用4級評分法分數越低,代表患者基本生活能力越強。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術后初次排氣、初次進食、下床活動以及住院所用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臨床指標比較(±s)

表1 臨床指標比較(±s)
組別 例觀察組對照組數 初次排氣(h) 初次進食(h) 下床活動(h) 住院(d)35 15.96±2.09 16.46±2.05 10.38±3.11 7.63±2.03 35 27.91±3.04 19.19±3.11 18.35±4.08 14.11±2.17 t值 19.164 4.336 9.191 12.901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觀察組患者術后1、2、3 d 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VAS評分比較(±s)

表2 VAS評分比較(±s)
組別察組 例數 術后1 d(分) 術后2 d(分) 術后3 d(分)觀35 6.36±1.58 4.34±1.28 2.39±1.96對照組 35 8.18±1.79 6.57±1.36 4.18±2.34 t值 4.510 7.064 3.469 P值 <0.001 <0.001 <0.001
觀察組QOL8 個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QOL評分比較(±s)

表3 QOL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社會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職能生理職能精神健康 活力 總體健康軀體疼痛觀察組 35 86.37±2.01 85.19±1.96對照組 35 83.18±2.25 85.24±1.81 86.28±1.86 86.14±1.87 86.45±1.86 86.00±1.48 86.19±1.68 82.69±2.02 t值 6.255 5.637 9.138 7.643 6.497 6.210 6.688 5.255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82.54±2.18 82.05±2.01 82.39±2.22 83.41±2.05 83.38±2.01 83.22±2.02
觀察組出現下深靜脈血栓、創口感染、壓瘡3項并發癥的患者總占比為2.86%,對照組為17.14%,占比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并發癥比較[n(%)]
觀察組及對照組ADL評分較護理前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ADL評分比較(±s)

表5 ADL評分比較(±s)
注:與組內護理前比較, P<0.05
工具生活量表 軀體生活量表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35 25.05±2.18 18.09±1.48a 12.08±2.17 7.35±1.89a對照組 35 24.99±3.11 21.68±1.96a 12.05±2.20 9.68±2.05a t值 0.093 8.648 0.057 4.944 P值 0.926 <0.001 0.954 <0.001組別 例數
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對患者病情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護理人員會結合患者的病情癥狀制訂個性化的護理方案,讓多種護理措施與患者的軀體情況更加匹配,多種護理措施充分發揮效用[7]。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初次排氣、初次進食、下床活動以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更加有效。
創傷骨科這種疾病和手術治療都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疼痛感,讓患者的病后生活質量直線降低[8]。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中,護理人員會實時詢問患者的疼痛感受,結合患者反饋,為患者提供多種形式的鎮痛護理支持,包括鎮痛藥物和鎮痛泵等,從軀體層面降低患者的術后疼痛感,并努力提升護理措施的精細化,減少多種護理措施對患者的刺激性,促使患者保持較為舒適的軀體狀態[9]。同時,護理人員還會為患者講解一系列的疼痛知識,增強患者對疼痛感受的心理承受性和適應性,從心理層面上,幫助患者創建良好的疼痛適應心態。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1、2、3 d 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能夠降低患者的VAS 評分,讓患者在面對術后疼痛時保持從容和平靜。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主張對患者進行系統性的健康教育,在面對面溝通中,為患者講解多個過往病例,輔以多種視頻和圖片,幫助患者良好理解多種健康知識。本研究中,觀察組QOL 8個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出現下深靜脈血栓等3項并發癥的占比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及對照組ADL兩項評分較護理前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說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能夠增強患者的多項生理功能,讓出現并發癥的患者占比降低[10]。
綜上所述,在創傷骨科圍術期護理中實施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能夠提升患者的康復速度,增強整體的護理效果,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