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召妮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61)
老年高血壓好發于65歲以上的老年群體,以體循環動脈收縮期或舒張期血壓持續升高為特點的全身性疾病。老年人高血壓具有收縮壓增高、舒張壓下降、脈壓增大,血壓波動性大,患者極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以及餐后低血壓。臨床上患者常伴有頭暈、耳鳴、頭痛以及記憶力降低等癥狀,病程較長的患者則會逐漸伴有冠心病、腦梗死以及腦卒中等并發癥,嚴重時會導致患者癱瘓或死亡[1-2]。其中,腦卒中是高血壓常見并發癥之一,腦卒中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偏癱、失語等。部分患者在無法接受偏癱、失語等的情況下無法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為此,對老年高血壓并腦卒中患者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模式十分必要。本文將分析康復護理應用在老年高血壓并腦卒中的護理效果,現將報道如下。
研究資料將選擇2022年1月—2023年1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救治的60例老年高血壓合并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7∶13,年齡區間為50 ~ 80歲,平均年齡69.23歲,發病部位:左側14例,右側16例。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8∶12,年齡區間為52 ~ 84歲,平均年齡71.34歲,發病部位:左側12例,右側18 例。本次參與研究患者基本資料均對比無差異(P>0.05),可對比。
納入標準:① 所有患者均經過腦CT檢查確診為老年高血壓并腦卒中患者;② 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可以予以高度配合。
排除標準:① 患者伴有其他器質性疾病;② 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且無法配合醫護人員。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模式干預,包括在患者入院后為患者進行基礎的體格檢查,監測患者的血壓水平,告知患者及家屬老年高血壓并腦卒中的發病機制,并告知患者家屬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對疾病恢復的重要性。
觀察組:該組患者接受康復護理模式,具體如下:
(1)成立一支專業的康復護理小組。本次參與護理小組成員必須具備5年以上康復理療經驗,要嚴格的考核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確保患者實操技術的專業性,同時還須確保護理人員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以及責任意識。對所有患者都進行顱內降壓等基本治療措施。
(2)創造舒適的病房環境。為患者創造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確保病房空氣流通且清新,可簡單的擺放綠植。保持病房溫度與濕度適合人體接受程度。
(3)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在發病后吞咽功能、肢體功能會逐漸的降低,所以部分患者在短期內無法接受既定事實,進而出現排斥治療、不予配合的現象,甚至部分患者會出現情緒低落、抑郁、失落等負面情緒,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整體的康復治療效果。為此,護理人員要結合患者提供的基本資料,了解患者病史以及接受文化水平,便于更好的開展心理護理服務。首先,護理人員要耐心地告訴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對恢復肢體功能以及吞咽功能的重要性,促使患者可積極配合相關鍛煉。其次,對于部分情緒低落患者可通過播放輕音樂轉移患者注意力,并鼓勵患者家屬多關心鼓勵患者,促使患者樹立積極的治療信心。
(4)飲食護理。讓患者食用清淡容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食物要低鹽、低糖。對于部分吞咽困難患者,需要先從流質食物開始,逐漸的鍛煉患者的吞咽功能,而后換為半流質食物。保證食物營養均衡,水果蔬菜均衡搭配,形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結構。
(5)健康宣教。對部分患者采取口頭宣教,部分患者采取視頻、PPT形式進行健康宣教,一周一次,一次15 ~ 30 min。健康宣教內容主要詳細的講解腦卒中病因、分型以及發病機制和治療康復方案等,強化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
(6)肢體康復鍛煉。包括語言、吞咽功能以及肢體功能訓練。每周將由護理小組成員指導家屬進行1 ~ 2次的護理,予以患者家屬正確的康復訓練。肢體康復訓練包括:① 日常生活中護理人員鼓勵患者自行穿衣,為患者穿著相對寬松的衣服,指導患者穿衣、刷牙、進食等。② 鍛煉患者的肢體被動功能、床上體位擺放以及座位平衡訓練等,每日訓練不宜過多,開始一日一次,患者逐漸熟悉后一日兩次,每次均為30 min。③ 針對于部分失語患者進行語言功能的訓練,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家屬每日從簡單的字、詞、句開始,與患者進行溝通,循序漸進的增加難度,鼓勵患者大膽進行語言表述,當患者可以簡單的進行溝通后可以鼓勵患者參加社交活動,使患者逐漸改善心態,提高康復效果。④ 協助患者翻身并進行關節活動,指導患者家屬按摩患肢,避免長期臥床休息肢體發生僵硬。保持床單干凈,避免發生褥瘡。
(1)患者血壓水平進行對比,分析2組患者血壓變化情況。
(2)評估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生活質量重點評估患者心理功能、肢體功能以及社交功能三個部分,采用滿分制,分高則生活質量高。
(3)評估2組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較為滿意)/總例數×100%。
(4)評估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包括血栓、壓瘡、血壓升高、顱內高壓等。
(5)評估患者NIHSS 與Fugl-Meyer評分,神經功能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神經功能改善越差,肢體功能評分越高說明患者患肢恢復越好。
采用SPSS 21.0 軟件對所有資料進行分析,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率(%)表示計數資料,所有數據組間用t與χ2分別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血壓水平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患者血壓水平(分,±s)

表1 對比患者血壓水平(分,±s)
組別 例數 舒張壓 收縮壓對照組觀察組30 92.15±2.41 143.65±2.76 30 86.34±2.11 136.85±2.13 t值 7.543 9.643 P值 0.000 0.000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分,±s)

表2 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分,±s)
組別 例數 心理功能 肢體功能 社交功能對照組30 75.63±4.23 79.05±4.43 82.54±5.34觀察組 30 88.43±5.02 88.43±5.81 91.14±6.98 t值 15.874 11.765 13.265 P值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3。

表3 評估患者護理滿意度[n(%)]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4。

表4 對比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n(%)]
觀察組患者肢體功能與神經功能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評估患者肢體功能、神經功能(分,±s)

表5 評估患者肢體功能、神經功能(分,±s)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 例數 NIHSS Fugl-Meyer30 15.43±1.23 65.29±2.15 30 11.65±1.31 76.98±2.67 t值 10.876 19.094 P值 0.0000 0.0000
老年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收縮期或舒張期血壓持續升高為特點的全身性疾病,而高血壓也是導致腦卒中的重要因素,如果患者在血壓升高時并沒有進行控制,則會加重患者病情,嚴重時會危及患者生命健康[3]。康復訓練作為康復醫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基于康復理念為基礎形成的一種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不僅重視心理護理,還通過創造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讓患者逐漸放下戒備心理,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完成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護理人員積極的指導患者進行穿衣、吞咽等,讓患者能夠慢慢的重新掌握這些技能,強化患者治療信心[4-5]。定期對患者進行肢體功能訓練,通過循序漸進的增大鍛煉量,讓患者自身機體有緩沖接受的機會,避免強度突然增大反而影響患肢恢復。護理人員定期指導家屬更換床單,并指導患者家屬為患者翻身、清洗擦身,避免患者出現壓瘡,讓患者能夠在干凈舒適的環境下逐漸恢復健康。通過完善且全面的康復護理,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護患矛盾,對于醫院發展具有重大意義[6]。
綜上所述,老年高血壓并腦卒中患者應用康復護理模式具有顯著效果,在改善患者肢體功能與神經功能評分方面尤其明顯,并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