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袁淑莉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挑戰。多媒體技術已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重大影響,但同時也帶來了硬件設備需求、維護,軟件更新、兼容問題,以及教師的技術接受度和學生的技術依賴等挑戰。針對這些問題和挑戰,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應對策略,旨在幫助教育者更好地利用多媒體技術,確保教學效果。結論指出,我們需要科學理性地評估多媒體技術的利弊,確保其在教學中的價值最大化。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教師技術接受度;教育信息化
引言
21世紀,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正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作為一種兼具文本、聲音、圖像、動畫和視頻等多種信息形式的技術,多媒體技術在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教育領域也不例外,特別是在大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正逐漸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1]。
對于大學課堂教學而言,多媒體技術具有獨特的優勢。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師用更直觀、生動的方式展示復雜的概念和過程,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提供多種交互方式,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給大學課堂教學帶來一系列的挑戰[2]。例如,如何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如何避免技術的過度使用對學生學習造成干擾,如何解決軟硬件的維護和更新升級問題等。鑒于此,本文將探討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和挑戰,旨在為大學教育者提供一些理論和實踐的參考,幫助他們更好地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應對策略。
1. 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1 多媒體技術如何改變教學模式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某些局限性。例如,有些概念和知識點通過語言和黑板演示的方式難以傳達,而多媒體可以通過模擬、動畫和實時演示來更生動、更具體地展示這些概念,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3]。
多媒體技術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過于依賴教師的講授,而多媒體資源則鼓勵學生進行探索、研究和自主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進度和興趣選擇和使用多媒體資源,這種方式更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學習習慣。多媒體技術也為異地教學和遠程教育提供了可能。尤其在一些大型大學和跨地區的教育機構,多媒體技術使得學生無須到現場就可以參與到課堂中,打破了地理位置與空間的限制。多媒體技術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即時的反饋機制。許多交互式的多媒體教學軟件都配備了自動評分和反饋系統,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進展,這對于及時調整學習策略和提高學習效率非常有幫助。
1.2 多媒體技術對學習方式的影響
多媒體技術現已成為學習和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地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習慣。以下從幾個方面深入探討這種技術對學習方式的影響。
(1)資源多樣和豐富: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紙質教材,學生可以輕易接觸到各種學習資源,如視頻、動畫、音頻和模擬實驗。這些資源的存在,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材料[4]。
(2)增強了學習互動性:多媒體技術提供了一系列互動工具,如在線討論、實時反饋和協同學習平臺。這些工具使得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可以主動地與其他學習者和教師互動,更加深入地探討和理解學習內容。
(3)支持個性化學習:現代的多媒體學習系統能夠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和進度進行調整,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路徑。這種方式確保了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最適合自己的環境中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4)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有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工具,學生更傾向于自主尋找和處理信息,這種自主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潛在的挑戰:盡管多媒體技術帶來了許多益處,但也存在一些潛在的挑戰。例如,學生可能會面臨信息過載的問題,不知道如何篩選和處理這些信息;或者過于依賴技術而忽略了基礎學習技能的培養。對于這些問題,需要教育者和學生共同注意并采取措施。
2. 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課堂教學中的挑戰
2.1 技術挑戰
2.1.1設備、內容及使用的問題
(1)硬件和軟件的更新與維護: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硬件和軟件都需要定期更新和維護,這不僅增加了教育機構的運營成本,而且還需要教師和技術人員持續進行培訓以熟悉最新的技術。
(2)技術兼容性問題:不同的多媒體應用和系統之間可能存在兼容性問題,這會影響到教學資源的分享和傳輸,有時還會導致一些技術應用失敗或無法正常運行。
(3)網絡連接和帶寬問題:對于在線多媒體內容,穩定和高速的網絡連接是至關重要的。在網絡流量高峰時,可能會出現延遲、斷開連接等網絡相關的問題,影響教學過程。
(4)多媒體內容的制作和編輯:雖然現在有很多工具可以幫助教師制作多媒體內容,但這仍需要一定的技能和時間。對于某些復雜的多媒體應用,可能還需要專業的知識和培訓。
(5)教師的技術準備和適應性:雖然多媒體技術為教學帶來了很多便利,但也需要教師進行技術培訓和適應。不是所有的教師都能夠輕松地把新技術融入教學中,這可能需要額外的時間和努力。
(6)技術設備的可達性和平等性問題:盡管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但并非所有學生都能獲得同等的技術資源和支持。在一些地區或家庭,由于經濟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學生可能難以獲得所需的硬件和軟件。
(7)數據安全和隱私問題:隨著更多的教育數據被存儲和分享在云端,數據安全和隱私成為一個重要的關注點。教育機構需要確保他們的系統能夠抵御外部攻擊,同時還要保證學生和教師的個人信息得到妥善保護[5]。
2.1.2 軟件更新和兼容性問題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尤其是在大學課堂,需要一系列的軟件工具來支持。隨著技術的迅速進步,軟件更新已經成為一個持續的過程,這帶來了以下挑戰。
(1)軟件版本更新頻繁:為了修復已知問題或添加新功能,軟件開發者經常發布新版本。這意味著大學可能需要經常購買和安裝新的軟件版本,這不僅增加了成本,還可能打斷正常的教學進程。
(2)培訓需求:每次軟件更新,都可能會有新的功能出現或界面改變,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進行額外的培訓以適應新的變化。
(3)兼容性問題:新版本的軟件可能與舊版本的數據或其他軟件不完全兼容,這可能導致數據丟失、格式錯誤或其他問題。此外,不同品牌或類型的軟件之間的兼容性也是一個挑戰,尤其是當學生和教師在多種設備和平臺上進行學習和教學時。
(4)軟件授權和許可問題:大學需要確保他們使用的所有軟件都已經得到適當的授權和許可。隨著教育技術市場的擴大,管理軟件的許可證變得越來越復雜,尤其是在多用戶、多設備的環境中。
(5)依賴性問題:過于依賴某一特定的軟件平臺或工具可能會導致在未來遇到更大的問題,尤其是當該軟件不再被支持使用或更新時。
(6)軟件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軟件可能存在漏洞或錯誤,這可能導致系統崩潰、數據丟失或其他安全隱患。確保軟件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對于提供連續、高效的教學環境至關重要。
2.2 教育實踐中的挑戰
2.2.1 教師的技術能力和接受度
多媒體技術為大學課堂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但其實際應用程度卻受到教師的技術能力和接受度的制約。許多教師在技術培訓和應用上遇到困難,部分原因歸咎于技術快速更新帶來的壓力和恐懼感。這種恐懼感并不只是來自對新技術的不熟悉,還包括如何將其融入教學以及擔心其對教學質量的潛在影響。
對于一些長期以來習慣于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師,接受和融合多媒體工具是心理和技術上的雙重挑戰。他們可能認為這些工具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或者是對教學方法的替代,而非補充。同時,過度依賴技術也可能影響到課堂的人文關懷和深度交流。因此,如何平衡技術應用與教育目標,讓技術真正服務于教育,是每位教育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2.2.2 學生的技術依賴和過度使用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課堂中的廣泛應用,學生形成了對技術的高度依賴。這種依賴為學習帶來便利,但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學生可能過分依賴技術,而忽視傳統的學習方法和技能,如批判性思考和獨立研究。這使得他們在沒有技術輔助的環境中感到不適或無法有效學習。技術在課堂上的過度使用成為學生分心的來源。許多學生被社交媒體、游戲等應用吸引,導致他們無法專注于課堂學習并可能影響到其他同學。長時間的電子設備使用可能對學生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如眼部疲勞、頸部和背部疼痛。過于依賴技術的學生可能對傳統的學習方式產生抵觸,如與人面對面交流或閱讀紙質書籍,限制了他們的學習視野并錯過某些深入理解和反思的機會。
3. 策略和建議
3.1 對于技術挑戰的應對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帶來了諸多挑戰,包括硬件設備需求、維護,軟件更新和兼容性,以及教師和學生的技術接受度和使用問題等。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以下幾點應對策略。
解決硬件設備的需求和維護問題:為滿足多媒體技術教學的硬件需求,學校應當制定長期的設備采購和更新計劃,定期維護和升級硬件設備,確保其能夠適應最新的教學需求。同時,學校應制定合理的預算分配方案,優先保證教學設備的采購和維護需求,確保教學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
解決軟件更新和兼容性問題:對于軟件問題,我們推薦使用有良好開發者社區支持的開源軟件,這些軟件通常能得到快速更新和有效的兼容性,從而能減少軟件更新和兼容性問題。同時,學校應定期組織軟件的操作培訓,教授教師和學生如何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學校還應建立專門的IT支持團隊,及時響應并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
3.2 對于教育實踐中的挑戰的應對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也給教育實踐帶來了一些挑戰,主要包括教師的技術能力和接受度,以及學生的技術依賴和過度使用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以下幾點應對策略。
提高教師的技術能力和接受度:對于教師的技術能力問題,學校應主動定期組織多媒體教學工具的針對性培訓,從而有效提升教師的技術操作能力。另外,學校也應通過分享成功的教學實踐案例,使教師能夠看到多媒體技術在實際教學中的成效,從而提高他們對于多媒體技術的接受度。同時,學校可以邀請教育技術領域的專家進行指導,以引導教育者接受最新的教育技術趨勢和教學方法,進一步激發他們對于多媒體教學的興趣和熱情。
控制學生的技術依賴和過度使用:針對學生的技術依賴和過度使用問題,教育部門和學校應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干預。可以設置相關課程,讓學生明白理性使用科技工具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其使用習慣。學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指導制度,具體指導學生如何科學、合理、高效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包括合適的使用時間、正確的操作方法和適宜的應用場景等,從而有效避免學生對多媒體技術的依賴和過度使用。
結語
多媒體技術的引入使大學課堂教學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豐富了學習方式,提高了教學效率。然而,如何在有效利用這些技術的同時克服其存在的挑戰,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我們必須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并非一蹴而就,其在教學中應用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硬件設備的需求和維護、軟件更新和兼容性問題、教師的技術能力和接受度、學生的技術依賴和過度使用等。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系列應對策略,旨在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降低相關問題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既帶來機遇,也面臨挑戰。我們必須對其進行科學理性的評估,充分利用其優勢,同時有效應對其帶來的問題,以實現教育的最大價值。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持續關注,不斷學習和改進。
參考文獻:
[1]霍利微.淺談多媒體技術對大學課堂教育的影響和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 2018,(48):275-276.
[2]尚龍安,張艷輝,呂海霞,等.淺析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C]//Singapore Management and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Singapore.Proceedings of 2015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Research(EER 2015),2015:73-77.
[3]王魯梅.多媒體在大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 (29):24-25.
[4]甘貞潔.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大學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13):128-129.
[5]何新江,王晶.大學教學中計算機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談[J].科技創新導報,2008,(32):148.
作者簡介:王麗娟,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研教育學;袁淑莉,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測量與統計。
基金項目:2022年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新課標的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認知機制研究(編號:2022B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