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芳 程 超 方 玲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自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我國在外貿領域加強了國際合作,特別是服務貿易的多邊合作,“一帶一路”倡議已逐漸成為我國和各國經貿協作和對外擴張的重要指導方針。而服務貿易作為各國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沿線國家建立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在服務貿易領域展開合作已經成為不可扭轉的趨勢,對于沿線國家服務貿易競爭力的研究以及促進服務貿易優勢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本文從CA 指數、NERCA 指數及TC 指數出發,采納UNCAD 數據庫對“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十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比較優勢展開核算,并從總體服務貿易競爭力、分部門服務貿易競爭力、出口技術復雜度角度分析服務貿易競爭力,力圖從多個維度多元化分析我國與沿線主要國家服務貿易的競爭關系,為我國豐富與沿線國家的服務貿易合作提供一定的指導借鑒。
針對服務貿易競爭力的相關研究,目前學術界的研究成果頗為豐富,特別是針對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指標測算,學者們主要通過各類的競爭指數的對比分析來探究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強弱。王圓圓(2022)利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及貿易競爭力指數綜合分析中國-東盟服務貿易競爭的優勢與不足,并提出為進一步提升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應在發揮已有競爭優勢的同時,不斷優化服務貿易產品結構。王星麗(2022)設計衡量服務貿易競爭力的相關體系,對比中美兩國不同服務部門競爭力的差別,提出中國應該從服務需求、貨物出口聯動作用、人才培養、制度型開放等多方面著手,不斷提升服務貿易競爭力。程云潔,劉嫻(2022)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數字服務貿易出口的效益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貿易自由度、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互聯網用戶滲透率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簽署區域服務貿易協定有利于提升數字服務出口效率。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根據中國商務部網站的數據,確定“一帶一路”沿線65 個國家清單。①根據清單上各個國家服務貿易出口的情況,通過聯合國貿易數據庫測算出沿線國家服務貿易出口能力最強的10 個國家,這些國家的服務貿易出口總額占“一帶一路”沿線65 個國家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74.58%,具有較強的代表性,能夠作為主要的貿易競爭國。這10 個國家分別為:中國、希臘、印度、以色列、馬來西亞、波蘭、俄羅斯、新加坡、泰國、土耳其。最終參與服務貿易競爭力比較分析的國家有十個。②
貿易競爭優勢指數(Trade Competitiveness,TC)是一個常用的貿易競爭力測度指標,是指一國某項服務進出口貿易的差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能夠有效地體現所研究對象的整體競爭力狀況。
顯示性競爭優勢指數(Competitive Advantage,CA)由沃爾拉斯等于1988 年提出,是指一國某項服務出口的比較優勢減去其進口的比較優勢。CA 指數考慮了一個產業出口所占的相對比例,相較于RCA 指數只考慮了一個產業出口所占的相對比例,并沒有考慮該產業進口的影響,在相對性上進行了相應優化,因此近年來逐步替代了RCA 指數,廣泛用于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比較分析。該指數越高,該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越強:反之,該指數越低,該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越弱。
凈出口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Net Export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NERCA)與CA 指數類似,是針對RCA 指數的缺點由貝拉薩于1989 年提出的,NERCA 指數反映了進口和出口的影響,同時剔除了產業內貿易或分工的影響,從另一個角度優化了RCA 指數,因此也作為本文分析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指標之一。
通過測算三個競爭力指數,總體而言,具有較強代表性的10 個國家在2006—2021 年服務貿易競爭指數的變化都是波動狀態,增長趨勢不太明顯。3 個指數測算出來的競爭力強弱基本上一致,其中,希臘、以色列、印度、土耳其在3 個指數上的測算值高于0,表明服務貿易競爭力較強,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波蘭、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的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在0 左右,表明與世界競爭水平相當,既沒有競爭優勢也沒有競爭劣勢;而我國與俄羅斯的服務貿易競爭力較弱,處于明顯的競爭劣勢。
就增長情況來看,以色列、波蘭、印度、泰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趨勢,表明服務貿易競爭力處于增強階段,而希臘服務貿易競爭力的下降趨勢明顯,受國際局勢的影響,服務貿易競爭力明顯減弱。其余各國服務貿易競爭力走勢相對平穩,指數上也沒有明顯變化。
針對服務貿易分部門競爭力的測算,本文采用了2006—2021 年聯合國貿易數據庫的數據,測算了2006—2021 年服務貿易10 個分部門的三個競爭力指數,并最終分別核算了10 國在10 個服務貿易分部門上CA 指數、NERCA 指數、TC 指數的均值。
通過測算的結果可以得知,CA 指數、NERCA 指數、TC 指數的測算結果具有一致性,為避免數據上的重復贅述,采納CA 指數作為統計分析的代表。就運輸服務業而言,競爭力較強的有俄羅斯、波蘭、新加坡、土耳其及希臘,這些國家近年來在運輸業投入較多,基建和交通支持行業都發展迅速。在旅游服務貿易方面,泰國、土耳其、希臘、馬來西亞具有相對競爭優勢。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國紛紛發展國際旅游業,東南亞國家地理環境特殊,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且各國在旅游文化的宣傳方面都有較多的投入。在建筑服務貿易方面,我國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我國作為世界的基建大國,不僅在國內擁有非常強勁的競爭力,在國際上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在保險、金融服務業方面,新加坡具有相對較強的競爭優勢,作為東南亞國家中的發達國家,新加坡的保險金融市場是東南亞國際化程度較高的開放市場,新加坡的長期監管方針為增強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較為有力的政策保證是新加坡發展國際金融、保險服務業的強大動力。在通信計算機信息服務業方面,印度、以色列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我國也具有相對較強的競爭優勢,印度和以色列自1993 年以來就進行長期的信息技術合作,以色列擁有發達的半導體產業,為信息技術出口提供了堅實基礎。而印度擁有全球第二的軟件生產能力,在高科技工業,特別是航天、原子能、計算機軟件的行業具有領先地位;在知識產權使用費、政府服務方面,各國的競爭力都較弱,普遍都處于競爭劣勢。在個人文化娛樂服務業方面,土耳其具有微弱的競爭優勢,土耳其基礎設施發展以及愿意為娛樂和媒體體驗消費的中產階級快速增長,支撐著該行業的快速增長。在其他商業服務方面,各國普遍都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少數國家處于競爭劣勢。
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復雜度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獲取利益分配方面的能力以及全球價值鏈與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也就是說,某國擁有較多的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復雜度高的產業,就意味著在國際市場上擁有較強的技術能力和出口能力,競爭力也更強。因此,本文將服務貿易十個分部門進行技術復雜度的測算,并進行歸類,分為高技術復雜度服務業、中技術復雜度服務業和低技術復雜度服務業。由此進行不同技術復雜度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測算,研究“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在不同技術含量的分部門的競爭力強弱。
本文對于出口技術復雜度的測算和不同技術復雜度的劃分,沿用之前筆者研究的成果③,服務貿易十個部門的技術復雜度劃分如表1 所示。

表1 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復雜度分項表
通過對不同分項的計算,得出高技術復雜度、中技術復雜度、低技術復雜度的CA 指數、NERCA 指數、TC指數,測算結果顯示三個指數在指標的數值上具有一致性,為避免重復贅述,本文就不同的技術復雜度采納不同的指數進行代表分析。
服務業高技術復雜度部門的測算結果表明,通過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新加坡、以色列、中國具有競爭優勢,其中新加坡的CA 指數最大,且處于增長階段,表明服務貿易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較高,在金融、保險、知識產權使用費三大領域具有競爭優勢。而其余國家具有不同程度的競爭劣勢,土耳其、泰國的競爭劣勢最為明顯。
服務業中技術復雜度部門的測算結果表明,印度、以色列、中國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其中,印度、以色列的競爭優勢最強,但兩國表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而我國優勢明顯并處于平穩上升階段,表明我國在通信計算機信息、政府服務、個人文化娛樂三大領域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
服務業低技術復雜度部門的測算結果表明,除波蘭、印度以外,其余國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競爭優勢,其中土耳其、泰國、希臘的競爭優勢最為明顯,表明在運輸、旅游、建筑等低技術復雜度的服務業領域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本文通過對CA 指數、NERCA 指數、TC 指數的測算和比較分析,得出的主要結論如下:
我國與俄羅斯服務貿易總量大,但整體競爭優勢不明顯,在沿線國家當中,具有服務貿易總體競爭力優勢的國家有希臘、以色列、印度和波蘭,其他國家的競爭力與世界平均水平相近,即不存在明顯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劣勢。
通過對分部門指數的測算發現,各個國家均分別在不同領域具有相應的競爭優勢,俄羅斯在運輸領域的競爭力較強;我國在建筑領域競爭力較強;新加坡在保險和金融領域競爭力較強;印度在通信計算機信息領域競爭力較強;土耳其和泰國在旅游領域競爭力較強。從分部門的層面上分析,“一帶一路”沿線的主要國家在服務貿易分部門不存在激烈的競爭關系。
基于出口技術復雜度進行不同技術層面的分析,發現我國在中高技術復雜度服務貿易出口方面具有一定的競爭力,新加坡在高技術復雜度服務貿易出口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而泰國在低技術復雜度服務貿易出口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我國想要提升服務貿易出口的技術含量,應更多地在金融、保險和知識產權使用費方面加大出口。
根據以上的實證結果,本文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議。
第一,加強金融、保險行業從業人才的培養,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鼓勵專利申請,最大限度加強人才隊伍的培養,完善人力資源結構。并且,針對不同的服務貿易領域培養專業化人才,健全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培養體制,完善產業人才扶持和創新人才的孵化。
第二,鼓勵引進外資,提高服務業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加強企業戰略合作,強化高新技術產業資金支持,營造健全的、合理的、良性的外資投資環境。加強資本在金融、保險領域的投入,發揮企業、政府、社會的協同作用。
第三,優化服務貿易產業機構,調整產業結構以適應新業態環境下服務業的發展,加快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重點扶持高技術含量的服務業,穩固中技術含量服務業,保持低技術含量服務業,發展新興服務業,合理規劃現代服務產業的發展路徑,提升服務貿易競爭力。
第四,強化“一帶一路”區域戰略性合作,形成國家間優勢互補,在政策的加持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應保持友好的經濟合作關系,秉持開放合作、公平競爭的原則,開展多邊服務貿易,完善相關貿易規則的制定,實現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