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紙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紙巾紙,也就是擦嘴擦手用的面巾紙、餐巾紙等;一類是衛生紙,也就是如廁后清潔用的廁紙或卷紙。其實這兩類紙的差別很大,最好別混著用,它們是有本質區別的。
1. 微生物要求不同:根據國家衛生執行標準,衛生紙的細菌含量≤600菌落總數/克,而真菌菌落總數則沒有規定;紙巾紙的細菌含量≤200菌落總數/克,真菌含量≤100菌落總數/克。衛生紙的含菌量可以是紙巾紙的3倍,可見紙巾紙的衛生要求嚴格多了。
2. 生產原料不同:衛生紙由純木漿制成,里面可能會添加一些再生原料;紙巾紙的生產原料是原生木漿,沒有摻雜回收的廢紙,更不能使用脫墨劑等,相對而言更為安全衛生。
3. 吸水力不同:衛生紙吸水能力較強,吸水后可溶解,用來擦臉擦嘴往往擦出一臉碎渣。如廁后用紙巾紙擦雖然不傷皮膚,但大部分紙巾紙沾水后不易破,馬桶可能會被堵塞。
以下是正確選紙和用紙的3個小細節:
1. 挑選紙巾時不要迷信“原色”:真正的原色紙巾木素含量高,使纖維間的交織度低,纖維間結合力降低,手感和強度甚至不及普通紙巾,“不易破”只是營銷噱頭。如果原色紙巾的韌性高,可能是加了增強劑,過量使用對環境和健康都有一定危害。挑選紙巾應該關注材料成分,原生木漿優于草漿、廢紙漿。
2. 衛生紙揣太久要少用:很多人會在兜里放點沒有包裝的衛生紙,揣久了難免會沾染細菌,接觸身體可能帶來健康隱患。
3. 紙巾也有保質期:一般衛生紙的保質期是3年,紙巾紙是2年,超過了可能細菌超標。打開的衛生紙或紙巾紙最好1個月內用完,暴露在空氣中的紙受潮或落灰,也很容易成為細菌的滋生地。
(來源:《大眾衛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