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設想這樣一個場景——
雨后的清晨,你迎著霞光踏入學校背后的小山。你靜靜地走著,掃視著周圍的一切:枝頭鳴唱的鳥,路旁綻放的花,時不時飛過的蝴蝶,樹皮下的小蜥蜴……它們叫什么名字,來自哪里,又將去往何方?這一切的答案,僅一瞬間你就了然于胸。這一切,都源于你擁有解讀自然的能力。
而森林保護專業就培養這樣的能力。
本文主角:森林保護
講述人:熊昊洋(中國農業大學)
適合人群:熱愛大自然,喜歡戶外活動,體能較好,善于總結,樂于與人溝通的同學;攝影能力強的同學在野外數據資料的采集上更有優勢
以凡人之軀,解讀自然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草木蟲魚鳥獸無所不通”,是古人對于某個人解讀自然能力的至高評價。當你選擇了森林保護專業,也就意味著,你選擇了學習解讀自然的能力。雖然名為森林保護,但實際上這門專業涉及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在內的幾乎所有生物類群的專業知識。其中,昆蟲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相關知識是我們重點學習的內容,而土壤、地理、氣象的有關知識則會在實踐應用中不斷涌現。
“蓋將天開以成務,必先分類而知名”,只有了解了某一類生物的名稱,才能圍繞它展開研究,所以在本科階段,森林保護學子的學習重點就在于打牢“物種識別”這一基本功。基于此,關于昆蟲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等學科的學習方式也就明晰了,那就是通過書本與課外實踐逐漸掌握相關生物的名稱、結構與習性。如果你對自然生物有著濃厚的興趣與深入的了解,那么在森林保護專業的學習上,就將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上文有提到,生態學是森林保護學子的一個學習重點。所謂生態學,就是了解森林及其中包含的各種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關系。當然,如果森林保護學子畢業后不專門從事森林生態學研究工作,那么只需要熟練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態學原理與參數計算方法即可,反之則需要練就扎實的數學功底及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旅行者?探險家?科考員?野外工作帶你成為“斜杠青年”
森林保護學子擁有非常多的野外考察機會,對于喜歡戶外、山野的同學而言,這是不可多得的“福利”。在本科階段,森林保護學子通常會擁有1—2次參與野外集中實訓的機會,實訓一般會在省市周邊的自然保護區中進行。聽上去太少?別急,除了課程本身的安排,如果森林保護學子選擇進入相關實驗室開展科學實踐與研究,那么其將體會到“朝碧海而暮蒼梧”的快樂。開展野外工作時,森林保護學子可能會進沙漠、上海島、登雪山、入森林、下天坑,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采集樣本,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掌握到諸如野外找水、搭建庇護所、野外生火等戶外生存技能。此外,森林保護學子還可以與各地各行各業的人進行交流,體驗不同的民風民俗,成為真正的“斜杠青年”。
只能當野人?我們的目標是成為科學家
森林保護學子的學習,也不完全在野外進行,很多樣品的處理與分析需要在實驗室中完成。對于很多森林保護學子來說,這是比較難的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我們會學習如何用PCR分子鑒定法來鑒定眼前的任何生物,如果足夠幸運,還有機會為新物種命名;我們還會在R語言的各行代碼中游走,學習如何使用ArcGIS等地理繪圖軟件,嘗試通過分析數據來解決生態學與物種擴散、入侵的問題;當然,我們也會泡在實驗室里分離植物病原菌,重復運用科赫法則尋找讓眼前植物產生病變的病原菌。經歷了這個階段,我們的專業知識將得到充實,逐漸成長為一位既可上山采樣,又可潛心科研的復合型人才。
對口進修道路有防蟲和防病兩條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森林保護學子要學這么多與生物相關的知識與技術,那么想要深造的話會很困難嗎?”首先,給大家吃一枚定心丸,從考試難度與錄取率這兩方面來看,森林保護學專業兼具了錄取人數多與分數線低的優勢,可以說是考研戰場上難度最小的專業,不一定有之一。一般來說,到了大四階段,森林保護學子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此時就可以結合自己的愛好與特長選擇接下來的方向了。我身邊有一些同學選擇了轉換賽道,到植物學、動物學和生態學專業進修,這對于森林保護學子來說,倒不屬于跨度很大的選擇;也有同學選擇繼續在森林保護領域深耕,那么,此時展現在他們面前的進修道路有兩條:防蟲和防病。
防蟲,即防治森林蟲害,這一類研究人員需要通過各種實驗手段對一些危害較大的害蟲的生長生活、擴散繁殖等進行系統研究,從而找到針對它們的最優防控策略,解決一些農林業上類似“如何讓蚊子滅絕?”的疑難問題。防病,就是指防治植物病害,這一類研究人員扮演著“植物醫生”的角色:眼前病懨懨的植物是營養不良還是感染了病菌?某種植物流行病應該如何遏制,又該如何預防?是否可以預測?這些都是他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于森林保護專業的一些解答
關于人們對森林保護專業的疑惑,“能干嗎?”“有什么用?”“能到哪兒去?”是我最常聽到的三個問題。在此,我想解釋一下。
曾有人對我說:“森林保護是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學科。”我深以為然,我們扎根大地做研究,同時也為很多前沿學科打地基。
森林保護屬于基礎性研究型學科,對于本科階段的森林保護學子而言,最好的出路是讀研深造。另外,森林保護專業本科畢業生也可以通過考公、考編進入林草局、環保局、海關和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等相關政府部門或單位的技術崗位,參與一些基礎的調查活動,抑或是進入一些林業企業從事基層的管理與跟進項目等工作。對于碩/博士研究生而言,除了上述選擇,還有機會進入高校、研究院所等從事科研工作。當然,由于在生物領域有了多年的知識儲備與專業積累,如果有不錯的idea的話,碩/博士研究生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嘗試一些新興的工作方向,如自然教育、生態農業、環評調查等。
誠然,森林保護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在經濟產出、效益轉化上與前沿專業確實存在一定差距,但我們不可忽視森林保護專業在環境保護、農林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對社會、國家乃至世界都有著深遠影響。希望后來者,可以趁年少,立大志,不僅為己謀當下,更能為國謀千秋,在我國構筑綠色長城的偉大事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