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6日、2017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遼寧省代表團審議,對遼寧工作、對東北振興高度重視,寄予殷切期望。
2013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了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遼寧省代表團審議。陳海波、李萬才、項曉云、王金笛、張廣寧等代表先后發言,就加快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等問題發表意見。習近平指出,要大力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大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要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要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2017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了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遼寧省代表團審議。會上,李希、陳求發、唐復平、徐強、陳秀艷、王孝久、馮玉萍等代表先后圍繞推進遼寧振興發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弘揚工匠精神、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等問題發表意見。習近平在肯定遼寧過去一年的工作后指出,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推進干部作風轉變,深入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習近平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遼寧振興必由之路。要抓住主要矛盾,明確主攻方向,推進遼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取得新進展,下決心振興遼寧工業,再創遼寧工業輝煌。不論經濟發展到什么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遼寧老工業基地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新一輪振興發展也要靠實體經濟。要重點抓好產業轉型升級,形成具有持續競爭力和支撐力的工業體系,推動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制造業并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軍民融合發展的結構新格局。習近平指出,要把國有企業作為遼寧振興的“龍頭”,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培育核心競爭力,爭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軍,加快培育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企業科技人才隊伍。要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全面落實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重大風險事件發生。習近平指出,要以推進干部作風轉變為抓手,全面推進干部隊伍建設。一個地方要實現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須有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污濁,就會滋生權欲熏心、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等一系列問題,侵蝕黨的思想道德基礎。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深入整治選人用人不正之風,堅持正確用人導向,真正把忠誠黨和人民事業、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凈凈的干部選拔出來,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每一位人大代表都要站穩政治立場,增強政治觀念、法治觀念、群眾觀念,發揮來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點,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