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在高校外語教學實踐和日常言語交際行為過程中,師生經常會使用到中性詞。當中性詞受到特定語境或句子格式的制約時,會呈現出積極或消極的感情色彩。中性詞語義偏移是漢俄語中普遍存在的跨語言現象,也是當代語義學的一個關注點。在比較語言學框架下,文章結合語義偏移基本理論,選用課堂教學中的真實語料作為例證,使用詞法、句法比較的方法剖析漢俄語語義偏移的不同類型,歸納總結漢俄語中性詞語義偏移的異同點。
關鍵詞:外語教學;中性詞;語義偏移;漢俄語比較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3)12-0074-03
一、引言
中性詞本身不具有感情色彩,但在受到特定句子格式或語境影響時,缺少修飾詞的中性詞語義就會發生變化,由中性色彩轉變為積極(肯定)色彩或消極(否定)色彩,這種語義變化即為中性詞語義偏移現象[1]。例如,在漢語中,“情緒”可以與“好”“壞”搭配。在詞組“發泄情緒”中,人們通常會忽略貶義詞“壞的”這一修飾語,“情緒”的語義向“壞的”感情色彩偏移。在俄語中也存在大量語義偏移現象。例如,詞качество可以與высокое或низкое搭配使用,但在詞組премия за качество (質量獎)中,качество吸收了высокое的積極評價,發生了語義偏移。
中性詞語義偏移是“跨語言的普遍現象”[2],對此,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究和闡述,例如,Н. Д. Aрутю-
нова(Н. Д. 阿魯圖諾娃)的“標尺兩極規律(акон концов шкал)”[3]、М. И. Фомин(М. И. 富明)的“波里安娜假說(принцип Поллианы)”[4]、語頻效應[5]、零度偏離理論[6]等研究理論。但國內外學者對于“語義偏移”的研究重點不同。目前,國內語義學領域普遍使用鄒韶華所提出的“語用頻率效應”①來解釋中性詞語義偏移現象。鄒韶華等人主要研究中性詞在受語境及句子格式的影響后感情色彩的轉變[7-8]。而A. C. Пташкин(A. C. 普塔什金)等國外學者主要研究修辭喻和修辭格的用法,以及違背語義搭配原則的句子構成[9-11]。例如,詞組грустная улыбка(悲傷的笑容)中的名詞улыбка(微笑)與形容詞грустная(悲傷的)搭配使用違背了語義搭配規則。何旭紅在研究中指出,俄羅斯語言文化中的這種現象反映出該民族價值觀的矛盾性[12]。
目前,國內關于漢語中性詞語義偏移的研究較多,但對于俄語中性詞語義偏移的研究較少,且鮮有對漢俄語中性詞語義偏移特點的比較研究。
二、漢俄語具體事物名詞語義偏移類型對比
漢俄語中的具體名詞語義有積極偏移、消極偏移、兩極偏移3種類型。
(一)積極偏移
漢語中“是/不是+N”“有/沒有+N”等特定格式的句型會對中性詞語義造成影響,例如:
(1)這女孩長得真可愛,鼻子是鼻子,眼是眼。
(2)你是個練武的料子。
在例(1)中,“鼻子”指“好看的鼻子”,“眼”指“漂亮的眼”;例(2)中“料子”指“好料子”。句子中隱含了說話者積極的感情色彩。
俄語中性詞吸收表示程度提高的語義因素時,如搭配хороший(好)、выгодный(有利的)、большой(大)、высокий(高)等詞匯時,中性詞的語義就會產生積極偏移。例如:
(3)Вот это идея!(這真是個好主意!)
(4)Желаю вам здоровья.(祝您身體健康。)
例(3)感嘆句式中вот為語氣詞,表達指向性或強調意義,加強感情色彩。идея(想法、主意)向積極一端хорошая(好的)偏移。例(4)祝福短句中здоровье(健康、身體狀況)語義發生了積極偏移,實際是指крепкое здо-ровье,表示“健壯的身體”。
(二)消極偏移
漢語的特殊之處在于句式本身不具備感情評價色彩,只能通過上下文語境體現出來。例如:
(5)你瞧瞧你爸這脾氣!
(6)這房子能住人嗎?
根據上下文語境可知,例(5)中“脾氣”指“壞脾氣”;例(6)中“房子”指“破舊的房子”。
俄語中具體名詞消極偏移主要有兩種類型。
一種是吸收表示程度增加和提高的語義因素,如большой、 повышенный、 высокий等詞語,而這種“升高”不符合人們的期待,是人們想要盡量避免的,屬于消極偏移。例如:
(7)Иван простудился. У него температура.(伊萬感冒了。他正在發燒。)
例(7)中температура(體溫)吸收了высокая(高的)一詞的程度提高的意義,表示“發燒”的意思,不符合人們在交際中的心理特質,屬于消極偏移。
另一種是吸收表示程度降低的語義因素,如плохой、маленький、низкий等詞語。這兩種類型都會使中性詞的語義偏向消極的一端。例如:
(8)Ещё и учитель!Такой простой вопрос не может ответить.(還是老師呢!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
(9)Что за книга! Как скучна!(這是什么書!太無聊了!)
例(8)中учитель、例(9)中книга吸收了消極評價色彩,表示“不贊同”的意思,受句子格式的影響,名詞發生了消極偏移。
(三)兩極偏移
在特定的語境中,漢俄語中一些中性詞的偏移方向不僅能向積極方向偏移,還可以向消極方向偏移。例如:
(10)李老師的脾氣雖然一向和藹,但是被陌生人罵了一頓,還一點脾氣都沒有。
同一個中性詞“脾氣”在不同語境中既能產生積極偏移,又能產生消極偏移,這就是兩極偏移現象。例如:
(11)—Саша! Пора домой! Подул северный ветер,?и скоро будет погода.
—Да ты права! Зимой здесь только снег и мороз,просто погоды нет!
(——薩沙!該回家了!刮起了北風,要變天了。
——你說得對!這的冬天只有雪和嚴寒,簡直就沒好天氣!)
該對話中第一個погода(天氣) 吸收了плохой的消極評價意義,產生了消極偏移,指“糟糕的天氣”;第二個погода吸收了хорошая的積極評價意義,產生了積極偏移,指“好天氣”。
通過對比漢俄語中具體事物名詞的語義偏移現象,發現漢語中大部分句子格式本身不具有評價色彩,但在特定語境的影響下產生了相應的情感色彩,從而影響中性詞語義的評價色彩。而俄語句式本身隱含著感情色彩,直接影響中性詞的感情色彩,使其具備積極或消極的評價色彩。與漢語不同的是,俄語中性詞的兩極偏移可以通過調型來體現。
三、漢俄語抽象名詞語義偏移的對比
(一)心理活動類抽象名詞
心理活動類名詞主要描述人們內心對事物的感知及看法,表達了人們的心理活動,帶有感情或心理期許,容易吸收新的評價色彩,在評價性的上下文中,中性名詞的語義更容易產生偏移。具有評價性的句子格式、詞語,以及義素等均會使中性詞的語義產生偏移。
漢語中表達情緒和感知方面的抽象名詞有“心思”
“感覺”“感情”“情緒”等詞匯,受上下文語境或句子格式的影響,這些抽象名詞會發生語義偏移。例如:
(12)小紅拒絕了小明的表白,因為對他沒感覺。
(13)只要受到批評,小明就有情緒。
當心理感知類的抽象名詞出現在具有感情色彩的“有/沒有+N”句型中時,例(12)中“感覺”、例(13)中“情緒”等中性名詞就會發生語義偏移。
俄語中抽象名詞的語義更容易受到語境的影響而產生偏移,如настроении(情緒)、чувством(感覺)、впечат-ление(印象)等中性名詞在特定的語境中會增加感情色彩,從而更生動地表達心理感受及狀態。例如:
(14)Он потерпел неудачу в любви, не в настроении.
(他失戀了,所以心情不好。)
(15)Она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ый певец, вегда поёт с чувством.(她是一位專業的歌手,總是帶著感覺唱歌。)
例(14)中抽象名詞настроении吸收了хорошо的感情色彩,語義向積極一端偏移,表示“好心情”。
例(15)中чувством隱含了сильный的意思,語義向積極一端偏移,表示“強烈的感情”。
(二)心理特征類抽象名詞
心理特征主要是指個體的氣質和性格,表達了人們的意識傾向及精神狀態。氣質是指個體產生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包括性情脾氣和反應傾向。性格是指個體所表現出來的習慣化行為方式及態度。
漢語中表示心理特征的抽象名詞有“風格”“脾氣”“性格”等詞匯。漢語中心理特征類抽象名詞主要受語境和特定句式“有/沒有+N ”的影響產生語義偏移。例如:
(16)我就喜歡這條裙子,特別有風格。
(17)你呀,就是太有性格,以后在社會上會吃虧的!
例(16)中“風格”吸收了積極的評價意義;例(17)中“性格”吸收了消極的評價意義。
俄語中表示心理特征的名詞有вкус(品味)、характер(性格)、воля(意志)、темперамент(性情)、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сть(私人、個性)等詞匯。例如:
(18)Макс всегда одевается со вкусом.(馬克思穿著打扮總是很講究。)
(19)Он человек с характером.[他是個性格剛強(有個性)的人。]
(20)Как закалять воля человека?(如何鍛煉堅強的意志?)
在例(18)中вкус、例(19)中характер、例(20)中воля均吸收了積極的感情色彩,語義產生了積極偏移,分別表示хороший вкус(良好的品味)、сильный характер(剛強的性格)、твёрдая воля(堅強的意志)。
四、漢俄語中性名詞語義偏移的相同點
(一)多偏向積極評價意義
目前,漢俄語中性名詞的偏移類型一致,分為積極偏移、消極偏移、兩極偏移3種類型。通過對漢俄語中性名詞進行對比分析,發現語義偏移大多偏向于積極的一端。針對該現象可以用“波里安娜假說”來解釋,即人們在交際過程中更傾向于積極、理想的話題,盡可能避免不愉快的話題。
(二) 多為抽象類名詞
在中性詞語義偏移現象中,產生偏移的詞匯大多為抽象類名詞。抽象類名詞本身具有感情色彩,當人們使用此類名詞時會自主聯想到該詞語隱含的評價意義。抽象類名詞主要分為外表特征類名詞、屬性類名詞、條件技能類名詞、生理狀態類名詞,以及心理特征類名詞。
(三)均受句子格式的限制
漢俄語中存在一些特定的句子格式,如“是/不是+N。”“成/不成+N。”“有/沒有+N。”和“Вот+N!”“Такой+N!”“Что за+N!”等構式,出現在特定構式中的中性名詞語義均會發生偏移,偏移的方向由該構式本身隱含的評價意義來決定。總之,如果中性詞出現在表達概括評價情態的構式中,其語義必定會發生偏移。
(四)搭配義的體現
漢俄語中性名詞出現在固定搭配中,其語義也會產生偏移。固定搭配詞組中的動詞會直接影響中性名詞的語義,一些抽象的中性名詞即使缺少修飾詞搭配,也會表達出性質義。如在дорожить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珍惜機會)、сдержать своё слово(遵守承諾)、продвигайте традицию(發揚傳統)等固定詞組中,動詞дорожить(珍惜)、сдер-жать(遵守)、продвигайте(發揚)必須與具有積極評價色彩的詞匯搭配,而當這些動詞與不具有感情色彩的中性詞搭配時就會影響其語義使其產生積極偏移。
五、漢俄語中性名詞語義偏移的不同點
(一)偏移名詞語義不同
生理狀態類名詞在漢語中不會產生語義偏移,但在俄語中會產生語義偏移。例如,在俄語中可以用“У ребён-
канет температуры.”表示“孩子沒有發燒。”,但在漢語中不能用“孩子沒有溫度”來表示“體溫正常”;在俄語中可以用“От давления болит голова.”表示“高血壓使我頭痛。”,但在漢語中不能用“壓力使我頭痛”來表示“血壓的升高”。
(二)偏移類型不同
漢語中只存在表示程度降低的消極偏移,而俄語中的語義偏移既存在表示程度提高的消極偏移,又存在表示程度降低的消極偏移。俄語中具體名詞的語義偏移方向與句子格式中本身具備的評價色彩一致,如果俄語表人名的中性詞出現在隱含積極評價意義的特殊句式中,則其語義偏向于積極的一端,反之亦然。
(三)句子格式的特點不同
漢語中特殊構式大多是陳述型語句,而俄語中特殊構式大多是感嘆型語句;俄語句子中可以用調型5②和調型6③來表示不同的情感色彩,進而影響中性詞的語義偏移方向;在特殊構式“副詞+名詞”中,俄語中性詞不會發生語義偏移,而漢語中性詞會發生語義偏移;俄語中性詞的語義偏移主要受句子格式的影響,根據句子格式所隱含的評價色彩可以直接判斷名詞的語義偏移情況。
六、結束語
文章有助于幫助外語專業學生克服俄語學習困難,更好地培養和提升高校外語人才的語言比較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文章雖對比分析了漢俄語中性詞語義偏移的特征及差異,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進一步研究,如在分析抽象名詞的偏移特征時僅選取了心理類抽象名詞作為研究對象,研究詞類比較單一、名詞分類可能不全面等。
注釋:
①? “語用”指詞語及句式(有時也包括語素)在語言中的運用,“語用頻率”指詞語及句式在一定的語言材料中運用的次數,“語用頻率效應”指因詞語及句式在語用中出現次數的多寡而對語言的意義、結構等產生的不同影響。例如,“質量”既可以用“高”來修飾,也可以用“低”來修飾。如果詞組“高質量”使用的頻率較高,那么,在遇到類似情境時,人們就會聯想到“具有較高質量”。
②? 俄語調型5一般用于как、какой、сколько等引導的感嘆句中,有鮮明的感情色彩,多表示“贊賞”。有2個調心,調心之前用正常語調,第1個調心音調上升,第2個調心音調下降,調心之后繼續保持降調。
例如,“Сколько я благодарен вам!”。
③? 俄語調型6也是感嘆句,但更常用于日常口語。調心? ? ? 一般不在как、какой、сколько上,調心前部是中調,調心上音調平穩提高,調心之后繼續保持升調。例如,“Какой суп!Ужин такой вкусный!”。
參考文獻:
[1]? 鄒韶華.中性詞語義偏移的類型與成因[J].外語學刊,2007(6):61.
[2]? 張家驊.“標尺兩極”規律與詞匯語義偏移[J].中國俄語教學,2001(4):16.
[3]? АРУТЮНОВА Н. Д.. Аномалия и язык[J].Вопросы?языкознания,1987(3):83-85.
[4]? ФОМИН М. И..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лексикология[M]. Москва: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82:12.
[5]? 鄒韶華.語用頻率效應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11.
[6]? 王希杰.零度和偏離面面觀[J].語文研究,2006(2):6.
[7]? 鄒韶華.語頻·語義·語法[J].漢語學習,2004(2):9.
[8]? 王希杰.漢語修辭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18.
[9]? ПТАШКИН А. С.. Категория девиации:структура и?языковые особенности выражения(на материале?английского и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J]. Вестник томс-? 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10(7):17.
[10]? ЩЕНИКОВ Е. В.. Семантическая мотивированн-?ость отклонений от литературной нормы (на? материале синтагматики собиральных числител-? ьных)[J]. Вестник нижегород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11(2):39.
[11]? ПОПОВА Т. В.. Лингвистика дефектного текста[J].?Уральский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вестник,2012(3):23.
[12]? 何旭紅.基于語料庫的中俄“友誼”詞云和交際行為?準則比較[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3,77(3):39-41.
收稿日期:2022-07-0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回日期:2023-09-05
作者簡介:白禹(1987—),男,黑龍江齊齊哈爾人,成都工業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民族地區外語教育和比較語言學。
基金項目:成都工業學院人才項目“巴蜀文化名人名著多語種數據庫建設研究”(2023RC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