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磊
(中國華西企業有限公司,深圳 518000)
建筑工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為了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目標,綠色施工標準開始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這一標準注重管理的科學性與技術本身的創新性,傾向于采用有效的資源管控策略,通過保護環境體系的方式進行建造,能夠從根源層面增強建筑項目的基礎效益。而綠色施工評價是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和資源消耗進行綜合評價,以促進綠色施工理念的推廣和實施。
綠色建造具有多種基礎特征,其主要代指在建筑工程活動的生命周期內,采用有效的管控與技術創新策略,實現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的建造目標,為人與自然共生創設有利條件。從整體層面分析,綠色建造具有兩方面的基礎特征:
(1)綠色化特征。綠色建造要求在工程策劃、設計、施工、交付等各個階段,充分考慮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要素,實現建造活動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最小化影響,提高建筑工程的綜合效益。
(2)工業化特征。綠色建造要求采用工業化方式,如一體化裝修等,加強新技術推廣應用,整體提升建造方式工業化水平[1]。
建筑工程的綠色施工評價是指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和資源消耗進行綜合評價,以促進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施工評價要素與指標體系是評價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水平的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評價要素:結合標準體系進行分析,綠色施工需要根據環境、材料、水資源、能源、土地資源五個方面的基礎要素進行評判,通過貫徹分析指標體系,實現理想的評價目標[2]。
(2)評價指標:每個評價要素下設有若干個評價指標,分為控制項、一般項和優選項三類。控制項是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一般項是應盡量滿足的常規要求,優選項是可以提高綠色施工水平的可選要求。每個評價指標都有相應的分值,分值越高,表明綠色施工水平越高。
(3)評價等級:根據《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評價等級分為不合格、合格和優良三級。不合格是指未達到控制項的要求,合格是指達到控制項和一般項的要求,優良是指達到控制項、一般項和優選項的要求。具體的評價等級劃分如下表所示:

表1 評價等級劃分
(4)評價方法:根據《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評價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基于實測數據的定量評價方法,二是基于專家打分的定性評價方法。定量評價方法適用于可以通過現場檢測或統計數據得到客觀結果的評價指標;定性評價方法適用于難以通過實測數據反映真實情況或存在較大主觀因素影響的評價指標[3]。
專家打分法是一種常用的綠色施工評價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過邀請一組具有相關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專家,對綠色施工的評價指標進行打分,然后根據一定的權重和算法,綜合得出綠色施工的評價等級或分值。專家打分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評價指標體系。根據綠色施工的特征和要求,選擇合適的評價指標,構建層次結構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
(2)確定評價等級或分值范圍。根據綠色施工的實際情況和目標,設定評價等級或分值范圍,如優、良、中、差或0-100 分等。
(3)選擇專家組成員。根據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和范圍,選擇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知識水平和工作經驗的專家,組成專家組。一般情況下,專家組的人數應在5—15 人之間。
(4)進行專家打分。向專家組發放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等級或分值范圍的說明,要求每位專家對每個評價指標進行打分,并給出打分依據和建議。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五分制或十分制等量表進行打分。
(5)綜合計算評價結果。對專家組的打分進行統計分析,剔除異常值或不合理值,計算每個評價指標的平均分或加權平均分,然后根據預先設定的權重和算法,綜合得出綠色施工的評價等級或分值。以某工程為例,其應用專家打分法獲得的綠色施工評價分數如表2 所示。

表2 工程評分
該工程的綠色施工評價等級為優良,因為其綜合評價分值超過了80 分[4]。
層次分析法屬于一種常用的分析方法,其具有系統化的重要特征,能夠將原本極其復雜的分析問題進行轉化,使其分解為數個層次或要素,并結合判斷矩陣實現特征向量的求解目標,最終得到各因素的相對權重和排序,從而進行決策和選擇。在綠色施工評價中開展層次分析法需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確定評價目標、方案和指標,根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選擇合適的評價指標,如節能、節水、節材、環保等。
(2)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將評價問題劃分為目標層、準則層、方案層等,形成一個有序的層次結構圖。
(3)構造判斷矩陣,對每一層的因素進行兩兩比較,采用1~9 比率標度法或3 標度判斷矩陣法給出判斷值,表示因素間的相對重要性。
(4)計算權重向量和一致性檢驗,利用特征值法或幾何平均法求解各層的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得到各因素的權重向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保證判斷的合理性。
(5)綜合排序和方案選擇,將各層的權重向量進行加權求和,得到各方案相對于目標層的總權重向量,并按照權重大小進行排序,選擇最優方案。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一種基于模糊數學理論的評價方法,它可以處理不確定性和主觀性的問題,適用于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基本步驟如下:
(1)確定評價指標體系。根據建筑工程綠色施工的特點,從節能、節水、節材、減排、安全等方面選擇合適的評價指標,構建層次結構的評價指標體系。
(2)確定評價等級和評語。根據建筑工程綠色施工的要求,設定評價等級和相應的評語,如優、良、中、差等。
(3)確定指標權重。根據指標的重要性,采用層次分析法或專家打分法等方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使其滿足一致性檢驗。
(4)確定指標隸屬度函數。根據指標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隸屬度函數,如三角形、梯形、高斯型等,描述各指標對各評價等級的隸屬程度。
(5)進行模糊綜合評價。根據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原理,利用指標權重和隸屬度函數,計算出各評價等級的綜合隸屬度,選擇最大隸屬度對應的評價等級作為最終評價結果。
從整體層面分析,專家打分法的優點是操作簡單,易于獲取專家意見和反饋;缺點是存在主觀性和一致性問題,可能受到專家知識水平和偏好的影響。層次分析法的優點是能夠處理多層次、多指標、多方案的評價問題,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客觀性;缺點是計算過程復雜,需要進行一致性檢驗,可能存在誤差和不穩定性。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優點是能夠處理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的問題,適用于難以量化或存在較大主觀因素影響的評價指標;缺點是隸屬度函數的確定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可能影響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度。
綠色施工評價方法是衡量施工活動對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影響和貢獻的重要工具,對于促進建筑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應用綠色施工評價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管理水平,降低施工成本和資源消耗,減少施工污染和廢棄物排放,提升施工質量和安全性,增強施工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競爭力。綠色施工評價方法不僅可以為施工企業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和改進方案,還可以為政府部門制定相關的政策和規范提供參考和支持。
本文選取昆明機場項目作為綠色施工評價的案例,并應用專家打分法對其進行評價,展示評價過程和結果。昆明機場項目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東北部,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國際航空樞紐。項目總投資約230 億元,總建筑面積約60 萬平方米。為了對昆明機場項目的綠色施工水平進行客觀、科學和全面的評價,項目方在施工前制定了綠色施工評價策劃,明確了評價的目的、原則、方法、標準、流程和組織等內容。具體如下:
(1)評價目的:通過對昆明機場項目的綠色施工水平進行評價,檢驗項目在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環保等方面的實際效果,總結項目在綠色施工方面的經驗和不足,為今后類似項目的綠色施工提供參考和借鑒。
(2)評價原則:遵循客觀性、科學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則,確保評價結果真實可信,反映項目的綠色施工水平。
(3)評價方法:采用專家打分法作為主要的評價方法,邀請具有相關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專家組成評價小組,對綠色施工的各項指標進行打分,并根據一定的權重和算法,綜合得出綠色施工的評價等級或分值。
(4)評價標準:參照《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51353-2019),根據項目的特點和要求,選擇合適的評價指標,包括控制項、一般項和優選項三類。每個評價指標都有相應的分值,分值越高,表明綠色施工水平越高。根據《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評價等級分為不合格、合格和優良三級。
昆明機場項目的綠色施工評價結果如下:
(1)評價等級:優良。昆明機場項目在綠色施工方面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滿足了控制項、一般項和優選項的所有要求,綜合評價分值為86.5 分,超過了優良等級的最低分值80 分。
(2)評價指標:昆明機場項目在五個方面的評價指標分值如表3 所示:

表3 評價指標分值
綜上所述,本文探討了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的研究,介紹了綠色施工的基本特征、評價要素與指標體系、評價等級與方法,分析了三種常用的評價方法:專家打分法、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并以昆明機場項目為例,應用專家打分法對其進行了綠色施工評價,得出了優良的評價等級和分值。本文為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思路和方法,也為今后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綠色施工評價標準和體系提供了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