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企業對資產管理人員參與和能力的要求,給出了提高人員參與和能力的各項要素,并結合資產管理活動對人員能力要素的要求進行了闡釋,以期支撐資產密集型企業更好地探索資產管理人員參與和能力提升路徑,并為在研的ISO 55012《資產管理 人員參與和能力指南》標準的制定和后續發布實施應用提供基礎。
關鍵詞:資產管理,人員參與,能力提升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3.003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ngagement and Capabilities Standardization of Corporate Asset Managers
YANG Guo-yu
(China Datang Corpo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 for asset management personnel engagement and competency, gives various elements to improve personnel engagement and competency, and explains the requirements for personnel competency elements in the context of asset management activities, in order to support asset-intensive enterprises to better explore the path of improving the engagement and competency of asset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subsequent publ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SO 55012, Asset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enhancing people involvement and competency.
Keywords: asset management, people engagement, capacity improvement
1 資產管理人員能力需求
在資產密集型企業依據GB/T 33173/ISO 55001《資產管理 管理體系 要求》建立并實施資產管理體系過程中,應依據標準“7.2能力”給出的要求,“確定資產管理崗位相關人員所需的能力,并定期評審當前和未來對人員能力的需要和要求。”
在企業內部,資產管理人員能力的獲得、保持、評價和改進通常需要組織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密切配合,同時,人員能力的獲得與保持也會對資產績效、資產管理績效和資產管理體系績效產生影響。
標準化工作逐步成為資產密集型企業實施管理活動的重要支撐,人員能力的持續提升是資產管理體系實施的重要保障,為此,人員的綜合能力在資產密集型企業中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資產管理標準化理論和方法的發展,資產類型的多樣化和數字化管理模式的提升對人員的知識、能力、意識和企業資產管理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員參與和能力提升對企業的資產管理體系落地實施與其戰略和價值觀相一致的結果非常重要。識別、發展和評估知識、技能、行為和工作環境對具有必要能力的人員的有效參與是管理體系落地的關鍵。GB/T 33173/ISO 55001《資產管理 管理體系要求》提出,應采取措施使資產管理人員獲得必要的能力,并確保人員在適當的教育、培訓或經驗的基礎上能夠參與資產管理活動。
在此背景下,研究企業資產管理參與和能力要求,可以提供人員在參與企業建立、實施、保持、改進資產管理體系的工作指引,并給出了提升人員能力和參與度方面的指導方針,為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資產管理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為資產管理人員能力建設的科學性、系統化、體系化[1]提供保障。
2 資產管理人員能力要素
2.1 概述
在建立并實施資產管理體系過程中,需要確保企業內人員意識到資產管理活動應在資產管理全壽命周期中平衡價值、風險、機會和成本,不斷培養并健全企業資產管理文化。這需要領導層、管理層明確并統一資產管理目標和價值觀,并需要人員致力于理解戰略資產管理計劃。企業需要明確其目的,建立與組織目標一致的資產管理目標[2],使最高管理者為各層級的管理者配置合適的資源,以支持資產管理人員能力的持續提升。
資產管理人員能力參與和能力的提升需要領導力展現、規劃和戰略、知識和意識、能力和參與、發展和改進等要素的支撐,同時,企業在資產管理實踐中應不斷促使人員深入理解企業的價值觀和目標,使人員的行動與組織目標保持一致,共同實現資產管理和資產管理體系的價值。
2.2 領導力展現
在企業內部,與資產管理活動有關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扮演不同的角色。領導者是更具戰略性的角色,應具備確定目標并分配和協調資源的能力,同時,領導者還應具備監督實現資產管理目標的能力。管理者,作為一個更具戰術性的角色,組織資源并通過促進與資產管理活動有關的人員參與實現資產管理目標。管理者應能夠協調、指導和控制資產管理活動。并將領導力界定為還未實現的可能狀態,而非當下的實然狀態,這也意味著企業應當為領導力設定一個具體的目標并且衡量當前水平與目標的差距,考慮如何改進。
成功的領導者應當有明確的愿景、完成目標的激情、溝通的意識和技巧、對他人的承諾、開放的態度、合作的意識和進行團隊建設的能力。有效的領導力產生更加專業協調的團隊,促進企業資產管理目標的實現,提高企業聲譽。
2.3 規劃和戰略
規劃和戰略是人員參與的重要環節。企業的管理層可以在資產管理活動的規劃中起到指引作用,在資產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方面展現領導力、承諾和責任。資產政策和目標必須與企業的戰略方向相一致,并轉而支持資產管理體系,因此人員有必要使資產管理政策、戰略和計劃與企業的愿景和戰略保持一致。
更為清晰的規劃和戰略目標對于人員能力的提升有益,所有的相關方都應該確定有資格的人員參與這一過程,澄清各方在戰略實施中的作用。這一方式也為下一個環節做了鋪墊,促進企業內部人員更積極參與并作出貢獻,明確他們的角色定位和職能在實現組織目標方面起到什么作用,提高人員工作積極性和效率,將資產管理過程與企業職能管理過程相結合,如財務、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物流和運營[3],最終實現資產管理的目標。
2.4 知識和意識
知識和意識包含人員對于資產管理的客觀認知和心理態度。有關人員首先應該意識到他們在體系中的作用,并了解體系的運作方式,包括改進的機會。企業及其管理人員的行動可以提高預期實施資產管理體系所需活動的人員的這種知識和認識水平。人員知識水平的重要性也體現在GB/T 33173/ISO 55001條款中,如7.3條款要求實現資產管理目標的人員應意識到其對資產管理體系有效性的貢獻[2]。
知識和意識是重要的因素,并且需要不斷提高。企業應通過定期審查、定期評估和現場審核分析人員績效結果,并隨后在整個資產管理體系中發布這些信息,以提高意識、增強績效。企業應鼓勵人員將自我評價作為提高個人知識和意識的一種方法。必須重視為員工制定個人提高計劃,分析他們的能力與不足,積極進行培訓,開展指導、輔導、互助,并讓員工盡快運用培訓中學到的東西。人員應當使用適當的方式和媒體進行交流,促進知識吸收。
知識是企業的一種資源,意識也是提高企業績效的重要因素。這兩方面相輔相成,知識和意識的提高需要企業及其人員主動自覺的努力和不斷的學習。建立結構化的知識管理體系可以促成個人成長、更佳決策、創造性思維,在企業中分享有效的解決方案,實現知識的交流,進一步發展創新,從而改善企業績效。
2.5 能力和參與
人員應該了解和認識到他們在資產管理體系中的角色和期望,且有相關工具來完成期望的活動。因此,必須評估資產管理體系內各種職責的能力要求,并確保人員有能力獲得所需的培訓和資源,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在企業層面應當明確組織、團隊、團體、個人層面實現目標需要的能力,考慮企業背景、工作程序、企業的所有流程、職能和級別等因素。確定需要哪些能力首先要評估當前的能力水平,包括任何限制;然后酌情保留有關具體能力需求的書面資料。企業應按計劃的時間間隔并根據環境變化確定其能力需求。同時,如果應用外部供應商進行活動,企業應當對其活動進行監督、評估,以分析當前能力水平。資產管理領域涉及工程、金融、計算機、公共政策等多個領域,因此參與資產管理體系的人員應當對技術專家之間所需的合作有基本的認識,并且可以確定企業、團隊和個人層面的一般能力要求。
企業確定自身所需要的能力水平和類型需要考慮:外部因素(例如,法律和法規,技術進步)、內部因素(如使命、愿景、SAMP、企業文化、活動或服務的范圍、資源可用性、企業知識)、利益相關方(如監管者、客戶、社會)的需求和期望。確定團隊需要的能力主要考慮團隊或小組結構、過程、目標、領導力、文化等因素。確定個人需要的能力主要考慮外部能力要求、角色和責任、與其職責具體相關的行動和活動等。
企業應根據組織、團隊、小組和個人層面的能力需求,審查其當前能力水平,并與預期能力水平進行比較,用風險思維確定如何實現能力提升。
提高人員能力有多方面的措施,首先要界定參與的障礙,比如在什么階段提供培訓、資產管理在培訓中的地位、培訓結構的材料等。企業招聘時應傳達其關于資產管理體系的信息。資產管理體系應出現在新人進入期的早期階段。應使用語言和工具,便于未經正式培訓的人理解并應用措施進行資產管理,并且掌握資產管理的軟技能。
提高人員能力和參與是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員工工作時會感到他們與企業相關聯,他們相信所做工作是重要的,因此能更高效地工作。同時,更高的參與度也有利于能力的提升和技能的培養。員工的高技能、高參與度提高了企業的績效,形成良性循環。
2.6 發展和改進
發展與改進企業資產管理和資產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是人員參與的關鍵環節[2],也是GB/T 33173/ISO 55001中界定的要求。企業應確保不斷改進與人員參與有關的戰略、政策和活動。提高員工參與度可以增強企業靈活性,以應對環境變化。應通過團隊、小組和個人能力的發展滿足企業能力需求。已確定的能力需求應與人員發展相聯系,如對可預見的未來能力要求,應予以確定和規劃。
企業應根據當前人員能力和水平,比較與實現目標所需要的能力和水平有何種差異,使人員實現個人發展目標并滿足企業的能力需求,有助于增強人員參與,形成有效的資產管理文化。
企業應當鼓勵團隊、小組和個人參與發展規劃活動,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分析,在小組層面,包括制定有針對性的溝通方式,參加內外部會議、專業論壇、網絡活動,聯絡相關專業團體,招聘需要的人員,進行結構調整等;個人層面應當有詳細的能力提升與發展計劃,包括整合學習資源,制定個人發展計劃,評估個人資質,參加外部會議和各類培訓,建立關系網等等。
在實施發展計劃時企業應當確定、辨別不同的角色、責任,提供發展方案需要的資源,將計劃的要求傳達給利益相關方。人員發展計劃的實施者需要按照計劃實施活動,并且以商定的方式監測、評估。
對發展計劃和人員能力管理的評估也非常重要,相關的監測結果應當征求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反饋意見,從數量和資產管理方面進行評估,企業層面包括關鍵績效指標等,團隊或小組層面包括員工參與度、保留率等,個人層面包括個人績效評估、審查個人發展計劃和資質等。
能力和發展需求是一個持續變化的概念,在不同的背景下會發生相應變化。企業可以分析人口、經濟、政治或社會變化、自身戰略變化和法律法規需要變化等,相應對人員需要進行調整。發展和改進是任何企業實現其目標所不可或缺的,應定期通過認可企業發展和展現成果以慶祝改進,作為支持更廣泛改進企業文化的積極戰略。重視發展和改進使企業文化更具彈性;提高資產管理體系績效,減少風險,實現企業價值。
3 結 論
企業資產管理活動的主體是人,相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資產管理活動的效果。如何促使相關人員開展好資產管理工作以實現大量資產管理活動的效益最優化是企業管理層和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需要關注的重要課題。
本文強調了人員參與和戰略的重要性,給出了影響資產管理體系人員參與和能力的因素,給出了增強人員參與的措施,對如何使資產管理體系內人員具備必要的能力并參與到過程中來做出了明確要求,為領導者、管理人員、監督人員、工作人員等提供指南,以使企業的資產管理體系達到與其戰略和價值觀相一致的結果[4]。充分考量資產管理人員參與和能力提升的影響要素,有利于在資產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借助新的理念審視人員的能力,并根據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實現持續提升,同時也有利于弘揚企業“以人為本”的觀念,將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的重要資產實現價值,提高資產管理體系的整體效能和社會效益。資產管理體系人員參與和能力的基本概念與主要技術內容體現了不斷發展、持續改進的理念,有助于企業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對人員的管理。
此外,本文提出通過有效領導,最高管理層負責確保資產管理體系的整體有效性,使資產管理目標、資產管理方針、戰略資產管理計劃與企業運營戰略保持一致,將資產管理體系的要求納入企業的流程,并分別支持管理團隊的其他成員。提高整體的人員參與度與人員能力將是任何企業需要長期努力的方向,以支持其最終目標的實現和現代化的管理。
參考文獻
[1]標準化專業人員能力 第2部分:標準化相關組織:GB/Z 40954.2-2021[S].
[2]資產管理 管理體系 要求:GB/T 33173-2016 [S].
[3]資產管理 綜述、原則和術語:GB/T 33172-2016[S].
[4]質量管理 人員參與和能力指南:GB/T 19028-2018[S].
作者簡介
楊國玉,碩士,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為數字化轉型、大數據技術研究及信息安全技術研究等。
(責任編輯:張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