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潤芬
中國古典詩詞作為一種反映和見證不同歷史時期的經濟、政治與社會發展情況的具體呈現,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升華。從詩經、楚辭到宋詞元曲,每一歷史時期的中國古典詩詞都見證了我國古典文學和文化藝術的發展與蛻變。近年來,隨著我國現代流行音樂藝術的發展,中國古典詩詞在音樂作品中獲得了更多的體現,無論是宋詞當中作者欲說還休的情感,還是唐詩當中的放蕩浪子情懷,都能夠以流行音樂的方式將其完美提煉并具體呈現。因此,現代流行音樂不僅是當代人對情感的抒發及對生活的寫照,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載了中國古典詩詞文化藝術,這也是我國現代流行音樂得以生存和發展,并獲得社會大眾青睞與歡迎的重要因素。
現代流行音樂與古典詩詞均為我國重要的文化藝術表現形式,二者相互結合、彼此促進,是順應藝術發展趨勢及社會發展潮流的重要進程。現代流行音樂結合古典詩詞的古文化、古旋律、古辭賦,激發出新概念、新唱法、新編曲的藝術標準,并且最終形成了極具中國文化特點的中國風音樂作品。尤其是在當前娛樂性問題日益凸顯的流行音樂領域,人們對于優秀音樂作品更加渴求。此時大力推進現代流行音樂與中國古典詩詞元素的有機結合,不但能夠滿足人們對優秀音樂作品的體驗需求,也可以保持現代流行歌曲的創作動力以及發展活力?,F代流行音樂和中國古典詩詞元素的結合所形成的音樂作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心理和鑒賞需求。現代流行音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作品欣賞過程中,人們可以在不同種類作品間找到平衡點所在,從而滿足不同人群對現代音樂藝術與古典詩詞文化的體驗需求,這也賦予了中國風流行音樂明顯的群眾性特點。此外,通過現代流行音樂和中國古典詩詞的有效融合,還可以將中國傳統詩詞文化中的各種元素轉化為極具現代藝術氣息的流行歌曲,或是情感抒發與共鳴,或是寬慰激勵世人,對于吟唱作品與文化傳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古典詩詞作為中國傳統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是一種結合語言美、思想美、藝術美于一身的綜合藝術表現形式,是濃縮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勞動智慧的文化藝術結晶。在現代流行音樂藝術日益繁榮發展的今天,可以充分吸收古典詩詞中的各類文化元素,以豐富音樂作品的文化藝術內涵,在實現現代音樂藝術魅力不斷升華的過程中,進一步促進我國傳統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具體來講,在現代流行音樂中納入中國古典詩詞元素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中國古典詩詞藝術的形成與發展,是與我國各歷史時期的推移與演變同步進行的,無論在任何歷史時期,古典詩詞文化的發展都沒有停止過。而不同歷史時期背景下的古詩詞作品無論是在意境的烘托上,還是在遣詞造句方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而這些元素都可以為現代流行音樂作品的編創提供有效的靈感與更加廣闊的思維想象空間。例如,現代流行音樂作品《明月幾時有》,即套用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一古典詩詞作品的通篇內容作為歌詞;再如,部分引用和化用古典詩詞中的名章妙句來訴說今人衷腸的《山一程水一程》《新鴛鴦蝴蝶夢》等。可見,這些現代流行音樂作品都或多或少地納入了中國古典詩詞內容,使音樂歌詞的內容更加細膩和豐滿,兩種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為中國風流行音樂大大增色。
近年來,我國現代流行音樂作品的更新速率明顯提升,歌曲的產量相比以往也更高,而這些作品的整體質量卻在不斷降低,即便這些流行音樂作品當中所包含的流行元素比較豐富,音樂的風格也更具多樣性,但卻很難達到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甚至有些歌曲中存在歌詞套用與模仿的現象,歌詞內容索然無味、落入俗套,作品的題材也越來越趨于雷同。在這種情況下,現代流行音樂編創工作要充分吸收古典詩詞作品的內容以及題材等元素,使音樂作品無論在情感表達方面,還是在語言表達方面都顯得更具格調,并給人們留下充足的回味空間。而從古典詩詞的角度來看,其中蘊含著空靈、蘊藉的意境,包括古詩詞中寧靜淡遠的韻致,能夠為廣大流行音樂編創人員提供有效資源,并扭轉音樂藝術的創作方向,使其在古典詩詞作品中獲得反思和沉淀,通過對古典詩詞文化元素的科學、合理和有效吸收和強化中國風流行音樂的文化內涵。
古典詩詞是我國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的典型標志之一,與其他文化藝術表現方式相比,古典詩詞對于格律的要求更為嚴謹,其通過對中國傳統語言文字藝術與凝練而含蓄的情感表達方式的有效結合,形成了獨具“中國風”特點的文化風格。而現代流行音樂作為當今時代頗受歡迎的時尚文化,其作品要獲得較好的藝術表現效果和更多聽眾的青睞,就需要兼顧大眾文化審美需求和文化藝術規范標準,對傳統文化進行有效傳承和發揚光大,進而更好體現出作品的價值觀念與思想情感。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日益加快,以及受經濟全球化影響,各種形式的文化藝術也在不斷發生碰撞與融合,國人所接觸的外來音樂作品越來越多。一些人在歐美搖滾的新奇叛逆、鄉村音樂的新鮮以及日韓舞曲的快感刺激下,將視線向外來音樂作品轉移,致使一些音樂人在音樂編創中對外來文化盲目追隨,從而生產出很多不倫不類的音樂作品。而實際上,如果想編創出好的音樂作品,一定要堅定自身創作路線,加強對音樂編創思路的全面梳理,厘清被稱為“俗文學”的流行歌詞與有“雅文學”之稱的古典詩詞的辯證關系,并在此基礎上結合音樂作品的藝術表達需求對古典詩詞中的優秀元素進行合理吸收,這樣不但能夠充分保留現代流行音樂所固有的個性,還能夠賦予作品明顯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風格,賦予流行音樂更加突出的中國風特點,進而創作出受人歡迎、廣為傳唱的優秀現代流行音樂作品。
經過長期發展,現代流行音樂中的歌詞已經成為通俗文化的直觀表現形式,在人們生活中的滲透程度逐步加深。從文化藝術具體創作形式而言,古典詩詞當中的語言應用范式及情感表達方式等均可為現代流行音樂創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結合當前中國古典詩詞研究成果來看,其中部分詩詞屬于獨具意境的文學表現方式,還有一些詩詞原本就是古代的歌曲,如宋代的很多詩詞原型就是當時的流行歌曲,只是作品在當時歷史時期的音樂調性已經無法找回,只能將具有文學性的文字保留下來。在現代音樂作品編創工作中,一些音樂人將古詩詞中的全部內容轉移到了流行音樂的旋律當中,以新時代背景下新的方式將原本的古詩詞內容表現出來,并賦予音樂優雅的意境,使流行音樂作品具有顯著的時代性與民族性特征。例如,我國著名歌手鄧麗君在其《但愿人長久》以及《人約黃昏后》等作品中,就對相應的古典詩詞內容進行通篇應用,通過將古詩詞內容與現代音樂藝術元素的有機結合,使音樂作品的詩意性更加明顯,并使作品與其他常規流行音樂明顯不同。她的另一音樂作品《淡淡幽情》也是獲得眾人青睞與傳唱的佳作,該作品也套用了我國古典詩詞內容。再比如,近年來我國一些新晉音樂人結合古詩詞內容完成制作的流行音樂作品《滿江紅》《春江花月夜》等,這些優秀作品均被著名音樂演唱家予以深情演繹并被廣為傳唱,并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流行音樂作品的編創工作以旁征博引為重要原則,也就是對一切可利用的事物加以應用,借此從眾多素材中引經據典,烘托出音樂作品獨具特色的藝術主題。就目前來看,很多現代流行音樂作品都不同程度地納入了中國古典詩詞元素,但是其中不乏存在引用不當以及融合不足等問題。編創人員可以對古典詩詞當中的典故以及意象進行選擇和應用,并進行現代流行音樂內容的重構,同時將自身想要表達的情感寄托于其中,這樣就可以以一種“今月曾經照古人”的傳統意境來進行現代音樂故事的經典再造和演繹。在流行樂創作領域,通過吸收古典詩詞意象元素而完成現代流行音樂創作的代表人物有中國臺灣地區的瓊瑤、大陸音樂人陳小奇等。尤其是陳小奇的作品,堪稱我國古風元素最為濃厚的詞作家之一,他常常在歌曲中用古詩詞名句以及典故內容對其情感進行烘托,逐步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中國風流行歌曲,例如其音樂作品《濤聲依舊》,就對張繼的《楓橋夜泊》中的漁火、月落、烏啼、江楓等意象詞進行了充分的應用,寫下了“月落烏啼,總是千年風霜”的優美歌詞。相比之下,瓊瑤在創作過程中更加傾向對古典詩詞作者本身的創作情感進行追尋,借此烘托作品的情感氛圍,并采用大眾較為易懂的白話文賦予作品古典藝術之美。例如,在《在水一方》中,瓊瑤就將古典詩詞《詩經·蒹葭》中的意境與情感以白話文方式在音樂中完美演繹,為中國風流行音樂藝術添加了無窮的魅力。
音樂靈感是瞬間產生的突發創造性思維。從中國古典詩詞提取精華而創作的流行歌曲,必然會對古典詩詞的語言形式與表達方法進行提煉,進而保留古詩詞靈感,將詞作與情感一同濃縮,增添意境悠長的空間與韻味。因此,部分音樂創作人往往會選擇直譯原始詩句,將詩詞遣詞用字進行通俗化展示,用古詩詞形式抒發獨特心境。比如,內地新生代歌手許嵩創作的《廬州月》,在整首歌中就適當引入了部分古典詩詞與典故,通過直接或化用古詩,在當今樂壇涌起了清新的中國現代流行音樂風潮。在《廬州月》歌詞中,其中“柳絮紛飛里,看見了故鄉”這句歌詞源于《青玉案》中的“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表達抽象的愁緒與物是人非的惆悵;再如,歌手黃安創作的《新鴛鴦蝴蝶夢》中的前兩句歌詞,就將李白詩詞“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進行了重新演繹與拓展,將古文與現代流行音樂相結合,抒發愛情釋然之感。
當前,在我國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古典詩詞元素與現代流行音樂藝術的有效融合顯然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同時,二者的有機結合也是滿足音樂藝術追求者對于音樂文化藝術追求的重要呈現方式,更是對中國古典詩詞文化進行歷史傳承與發揚光大的有效途徑?;诖?,相關從業人員在進行流行音樂作品創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于古詩詞文化元素的整理、分析與合理吸收,通過對古典詩詞元素的有效運用而創作出更具特色、更具中國風特征的現代流行音樂作品,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