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佩
(青海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寧 810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 人們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公路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快。 但在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公路交通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巨大的交通能耗等問題。當前,為適應我國 “綠色交通” 發展的需求,有關部門應加強對交通系統節能減排的理論研究。
近年來, 我國大氣污染從主體為煤煙型到煤煙與車輛尾氣污染混合型,污染程度越演越烈。 為應對當下日益嚴峻的霧霾天氣,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大勢所趨。 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體現在民眾汽車數目增加,但與之相應的能源消耗與環境污染的壓力也越來越重。 交通運輸行業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我國要在踩下交通運輸業發展油門的同時,牢牢把握住向綠色化方向前進的方向盤。對于行業中廣受關注和討論的有毒有害氣體排放與能源消耗問題,應大力推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持續開展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活動,確保交通運輸行業在節能減排上的成效。 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系統結構如圖1 所示。

圖1 交通運輸業節能減排系統結構圖
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居民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私家車保有量增加,在民用汽車中的比例較大,且具有持續增加的發展趨勢。 車輛的增多將加大對能源的需求量,一方面加重能源緊缺的現狀,另一方面將產生大量排放物,污染生態環境。 石油作為汽車的重要能源形式,其消耗量較大,石油在燃燒過程中產生諸多污染環境的排放物。 車輛運行時的揚塵問題也較為嚴重,即車輛行駛過程中導致路面塵土飛揚,加之風力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塵土向周邊擴散,污染環境,而其中還含有諸多車輪摩擦產生的顆粒物,無論何種污染源,均是導致空氣質量下降的重要元兇。 根據相關研究可知,交通運輸和道路粉塵是空氣污染中的主要污染源。
據調查,交通運輸對我國的空氣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其中以顆粒污染物影響最大。 從大氣環境中的細粒子的特性分析,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污染源直接排放至大氣中,較為常見的是揚塵、粉塵、油煙等;二是各種類型的氣體污染物,這些污染物會與大氣中的其他化學活性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細小的顆粒,如常見的硫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氨氣等。 其中,交通所造成的污染物以硫化物、碳化物、氫化物、顆粒物為主。 因此,大氣環境污染與交通運輸排放的污染物有密切聯系, 此類污染物是城市空氣污染的關鍵原因之一, 無論對生態環境的穩定性還是居民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均帶來不良影響。
根據如圖2 所示的3 項關鍵任務進行管理性節能減排。

圖2 管理性節能減排的主要任務
1)提升公路貨物運輸能力。 加強道路的管理,提高交通組織的能力。 需促進交通企業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加強貨物運輸和調撥的組織。 使貨物運輸達到網絡化、集約化和有序化,提高運輸效率,實現節能減排[1]。
2)提升公路客運組織能力。 在鐵路領域,建立健全鐵路客運組織和管理系統,開展 “微笑服務、溫暖交通” 的相關工作。加強交通運輸行業的節能減排宣傳, 并引導公眾首選乘坐公共交通,從而減少能耗,加大對駕駛員能源使用的訓練與評估力度,編寫相關的訓練材料與駕駛手冊。 在交通企業中,應加強對機動車駕駛員的管理,采取培訓、考核、獎懲等方法,提升駕駛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成為節能減排的參與者。
1)優化基礎設施的結構。 加快公路和鄉間公路的建設,強化交通樞紐段、銜接段,突出薄弱環節,提高公路綜合運輸效率;在對公路客運站和貨運站進行選址規劃及總體布局時,以公路運輸樞紐為核心,通過對道路交通網絡結構的優化,既要使道路交通系統的運行效率得到提升, 又要使道路交通系統與其他交通方式實現有效的連接, 進而使整個交通系統的運行總效率得到提升[2]。
2)優化運力結構。 加快淘汰能耗較高的老舊車輛是優化運力結構的重要途徑,如建立以大型車、小型車為主,以中型車為輔的車輛運力結構,考慮到長距離道路貨物運輸的需要,開發大噸位的多軸重型貨車; 為滿足短距離的配送和市區內的交通需求,發展小型、快捷的輕卡;在大運量的情況下,可以發展廂式貨車,使其與公路、水路、鐵路等運輸形式相連接,發展多種運輸方式,提高運輸效率。 圖3 為道路交通運輸結構性節能減排基本框架。

圖3 道路交通運輸結構性節能減排基本框架
發展智能交通相關技術, 即將現代先進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道路運輸領域,使交通管理達到智能化、信息化,從技術上為交通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 推廣汽車節能技術,重點有5項工作:(1)提高柴油汽車的比重;(2)推動混合動力電動車的發展;(3)為車輛使用的替代性燃料進行研究和開發;(4)在轎車發動機上, 大力推廣直噴、 增壓等具有較好節能效果的技術;(5)制訂汽車的檢維修計劃,注重日常性養護,使車輛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
當前, 我國道路交通運輸的客運車輛的實際載客率還沒有達到70%,因此,要提高我國道路交通運輸的客運車輛的運輸效率,就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 對于實際負荷較長時間較低的線路,大力推行汽車運輸和自動收費。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需要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大力發展軌道交通。
為了達到節能減排和提高運輸能力的目的, 大力發展公交。 為提升公交服務質量,必須加快城市軌道、高速公路的建設, 并對公交優先車道及與之相適應的信號系統進行合理設計。 政府需在大眾運輸方面增加投資[3],以降低公眾的公共交通成本,從而使公眾更多地選擇公共交通。 為出租汽車制定完善的預訂系統,以減少空座。
要加大對交通運輸的監督力度,不斷完善各項管理體系,加大對各產業的節能減排管理力度, 努力實現總體節能減排目標。 通過對城市交通路網進行科學的規劃,達到能源節約和減少排放的重要目的。 建設健全的交通運輸網絡體系,促進交通運輸部門節能減排。 同時,通過加強交通管理,緩解交通擁堵, 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公路的運力。 積極做好有關的評價工作,對好的經驗進行宣傳,對好的企業給予肯定。
通過對汽車市場和相關研究的綜合分析,低成本、低能耗和低排放的混合動力汽車,可以打破目前能源短缺的局面,滿足當前節能和環保的需要, 是中國建設節能型和環保型社會的有力支撐。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上車輛增多,使得城市道路的交通堵塞嚴重,同時加劇了城市的污染,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來降低其對環境的影響。 交通行政管理部門需要根據當前形勢以科學可行的方法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并從以往的工作中總結經驗,研發節油車輛。 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通過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促進此行業的發展,提升節能減排效果。
不同汽車行業產品的質量存在差異, 各汽車運輸企業提供的產品及服務較少。 基于此現狀,需要立足汽車運輸業的特征,做分類處理,制定汽車運輸業的強制性燃油消耗標準。 同時,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燃油經濟性指標。 通過這種構建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各種型號的燃油經濟性,并降低相應的燃油消耗。 對運營車輛實行燃油消耗準入,加強交通管控,禁止能耗超標以及尾氣排放量超標的車輛在道路上通行; 推動技術研發進程,提高節能技術應用水平,開發節能汽車,對達不到節能要求的汽車進行強制淘汰。 不斷健全燃油經濟性標準,使之成為一項 “強制” 的政策,并以經濟激勵措施來提升整個社會的環保意識。 相關行政部門需要積極宣傳與節能環保相關的理念和方法,對交通運輸行業從業者進行培訓教育,同時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監督與經濟獎勵機制。
對中國當前石油資源的使用現狀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目前我國的石油資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費嚴重。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的車輛百公里油耗很高,因此,如何降低車輛油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由于大量的大排量轎車進入市場,中國轎車的平均百公里燃油消耗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節能型和小排量轎車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這一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由于中國在產品價格方面缺乏相關的稅收政策, 對居民的消費和使用節能車的指導作用不夠。 目前,我國公路養護成本主要采用定額收費的方式進行核算, 無法準確反映出人均公路利用率。 為此,需要加強對燃料稅收的改革,可以將道路運輸費用和石油價格相結合,將各種稅收納入石油價格,從而真正體現出 “用得多,花得多” 的公平性。
通過對目前中國能源價格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的能源價格調節空間不大。只有燃油稅改革才能真正起到節能減排的導向作用,在全交通領域形成節能環保意識,在這種意識的引領下提高石油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促進石油能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通過燃油稅的改革工作,引導居民認識到節能減排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節能環保理念,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綜上所述,公路交通運輸是一個高能耗、高排放的重要產業。 為了推動低碳交通運輸規劃的加快實施,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交通運輸業節能減排工作應以管理、結構和技術3 個方面的節能減排為核心,多項措施并行,以達到國家節能減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