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景達,賈長慶,楊勇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為助力地區經濟產業發展,許多城市加強了多科技園區的建設與改造。 科技園區給排水管道一旦出現泄漏,將極大地削弱建筑整體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無法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還會造成巨額的建筑維修費用,對園區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1]。 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重視給排水管道的防滲漏措施,以提高施工質量。然而,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一些項目在設計和選擇材料、設備以及施工機械時存在問題,導致給排水管道的密封性不滿足需求,出現明顯的滲漏現象[2]。 因此,本文以某科技園區為例,對給排水施工中的防滲漏改造施工技術展研究,旨在解決由于滲漏導致的建筑安全問題。
以某地區科技園區建筑中給排水工程項目作為研究實例,對該工程項目的基本情況進行描述,相關內容見表1。

表1 科技園區建筑基本情況
除上述內容,在對此園區進行現場調研與勘察中發現,園區所在地交通便利, 這為園區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技術人員對所選的科技園區進行質量排查后發現,該園區的建筑存在給排水管道滲漏問題。 由于長時間未進行建筑給排水工程的維護,導致給排水工程滲漏問題顯著,目前,此問題已經對建筑安全性與穩定性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因此,必須采取緊急措施解決這個問題,以確保建筑的安全和穩定,同時也要考慮對給排水工程進行維修和改造, 以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對科技園區給排水工程進行防滲漏改造施工, 應先根據工程設計需求, 結合防結露厚度要求, 選用隔熱材料的管殼層,如果防結露管道材質是塑料材質(如PVC、PPR、PE)或黑鐵管, 對應的給排水管道規格應當與橡塑保溫管殼所選規格以及防結露管道規格保持一致[3],從而確保管道的正常安裝和正常運行,同時防止結露現象。 當防結露管道材質為鋼管(如鍍鋅鋼管、鋼塑復合管等)時,其規格由管內徑反映,橡塑保溫管殼規格應該比防結露管道規格大。 以PE 材料為例,設計給排水管道外徑不同時的設計標準見表2。

表2 PE材料設計應用標準
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 對科技園區給排水工程中彎頭節點連接方式進行設計,如圖1 所示。

圖1 管道彎頭節點連接結構圖
如圖1 所示,本次將異徑彎頭中部內設計為漸變徑連接,并且為提高其強度,在異徑彎頭的底部增加了彎頭支座,以此簡化傳統彎頭結構,防止彎頭脫垂。
進行科技園區給排水工程中防滲漏改造施工時, 應先完善管道之間的連接。 進行塑膠管連接時,應依據具體條件,對連接接頭進行適當調校。 從而確保管道連接的牢固性和密閉性,避免出現滲漏等問題。 同時,在安裝過程中,還應該注意管道的走向和排列,確保它們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進行管道接口處理時, 可根據設計情況選擇對應的管道連接加固方式,例如,進行金屬材質的管道或管件連接時,應選用橡膠接頭作為密封材料,通過將管道閥門與管件項連接,確保管道整體的氣密性。 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使用塑料管時應避免發生套絲現象,防止塑料管的密封性被破壞。
當管道接口連接完畢之后,還需對相應的管件進行加強,特別是面向樓頂的給排水系統,若排水管選擇不當,將導致樓頂整體的積水面積較大,從而產生溢流[4]。 因此,在進行排水管的選擇時,需要綜合計算出全區域的年均降雨量及風險系數,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精細化設計,防止滲漏的出現。
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 進行給排水管道預留孔穿越樓板施工,在此過程中,在樓板結構設計時直接進行給排水管道預留孔的同步規劃,這樣可以提前預留管道穿越樓板的孔洞,避免后期開孔對樓板結構造成破壞。 同時,為了提高剛性防水套管與混凝土接觸區域的防水性能, 施工方應采用翼環提高剛性防水套管與混凝土接觸區域, 從而減少管線接口可能引起的滲漏問題,確保給排水管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預留孔時,還需要注意孔洞的大小和位置,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在防滲漏改造施工的最后階段, 清淤處理是一個重要環節。 清淤處理的目標是確保管道內沒有障礙物、沉積物、垃圾和過量的積水[5]。 在完成管道清淤之后開展施工管道試通試驗,驗證管道性能。 在連接管道前,應檢查膠環是否有脫落和位移的情況,并對子母端口進行清潔,保證沒有細小的沙粒和雜質。
考慮到管道的連接方式以牽引力與推力為支撐, 將管道的牽引力作為評價其性能的關鍵指標之一, 其牽拉力應符合式(1)的要求:
式中,T 為牽引力,kN;g 為允許的襯管拉力,kN;a 為牽引力T與襯管拉力的安全比值,一般要求在50%以下,即T≤0.5g。
滿足上述要求后,進行管道清淤處理與防滲漏試通,完成科技園區給排水工程中防滲漏改造施工。
完成施工后, 選擇科技園區給排水工程某區段管道作為測試對象,在其中一端對管道施加壓力,記錄在不同壓力下,單位時間內給排水管道中水流的流量與管道的滲漏量, 將其作為實例應用實驗的最終研究結果,相關內容見表3。

表3 給排水管道中水流的流速與管道的滲漏量
根據表4 所示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 在給排水管道內壓力相同的條件下, 改造施工后的給排水工程管道流量> 改造施工前的給排水工程管道流量, 而改造施工后的給排水工程管道滲漏量< 改造施工前的給排水工程管道滲漏量。
因此,在完成上述實驗后,得到如下結論:本文設計的科技園區給排水工程中防滲漏改造施工技術在實際應用作用的效果良好,按照規范進行施工,可在提高給排水管道輸水效率的基礎上,解決管道滲漏問題,降低由于管道滲漏造成的園區建筑失穩等問題。
對建筑工程來說, 材料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工程的最后質量,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工程方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與工程特點,在明確用戶需求的條件下,優化施工工藝,保證施工方案合理化。 為落實此項工作,本文以某科技園區為例,通過排水工程中輸水管道材料選擇與節點施工構造設計、 給排水管道預留孔穿越樓板施工、管道施工后的清淤處理與防滲漏試通,對給排水施工中的防滲漏改造施工技術展開設計研究。 經過檢驗證明:本文設計的施工技術在實際應用作用的效果良好,該方法不僅可以提高給排水管道輸水效率, 還可以解決管道滲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