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一鳴
(泰國格樂大學工程技術管理學院,泰國曼谷 10700)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簡稱EPC,是指承包方受業主委托, 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進行總承包,并對其所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費用和進度進行負責。 EPC 模式,又稱交鑰匙總承包,意為建設方提出本工程需要實現的功能、質量、成本目標后,由總承包方負責從設計到竣工,向建設方 “交鑰匙”的一條龍服務[1]。 20 世紀70 年代發源于西方國家的EPC 模式,至今已經成為國際上最為常見的工程承包方式。 而在我國的應用及發展起步較晚,但是,在近年來我國政府以及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進, 從原來的幾個行業推行到了現在的各行各業。 本文主要探究其在建設工程領域的發展。
EPC 這種管理模式早在20 世紀80 年代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起初它只是被應用于化工和重工業產業。 例如,我國的石油建設公司從1984 年開始至今已有十幾個工程項目應用了這一模式。 2014 年以來, 我國政府開始重視并推廣EPC 總承包模式,鼓勵有實力的建筑業企業積極開拓EPC 總承包項目,推動EPC 模式發展[2]。 2019 年12 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建市規 〔2019〕12 號)[3],這一辦法的出臺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建設領域EPC 項目在我國的發展。
本文基于文獻計量理論,通過利用Citespace 知識圖譜的可視化工具, 梳理2001—2022 年間所有建設領域EPC 項目類文獻。 重點梳理SCI、核心類期刊中涉及建設領域EPC 項目的相關研究進行整理分析,繪制科學知識圖譜,并且分別從研究基礎、熱點研究領域及研究趨勢3 個方面進行對比,為國內建設領域EPC 項目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提供指導及借鑒,完善我國EPC 領域的理論體系。
本文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作為數據來源,為了盡可能覆蓋關于EPC 項目建設領域的全部研究文獻,通過人工識別及篩選,CNKI 3 種并存的精確檢索方式全部采用主題檢索。 利用中國知網內高級檢索功能,檢索并存主題分別為EPC項目、管理、建設工程。 通過檢索得出所有建設領域EPC 項目類相關研究文獻644 篇,研究點始于2001 年。 通過檢索內容整理分析,生成一個能做進一步分析的主題分布圖(見圖1),可見2001—2022 年間所有關于建設領域EPC 項目研究主題的大致分類。 總承包、設計、業主、風險管理、風險識別、成本管理是研究熱點主題。 本文通過以上大致主題分類進一步探究我國EPC 項目的具體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為我國科研究人員及政企相關部門在其領域開展工作提供參考及思路。
Citespace(引證空間)是由美國Drexel 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陳超美博士開發的一款以科學計量學、 數據可視化為背景的并以信息行為研究的可視化分析軟件。 通過可視化的方法形象地表達科學知識的結構、 規律和分布情況,因此, 將通過此類方法分析得到的可視化圖形稱為科學知識圖譜,簡稱知識圖譜[4]。
本文通過繪制知識圖譜, 將多領域知識的復雜結合通過數據挖掘、信息處理、知識計量、圖形繪制等手段顯示出來,再采取定性及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 定量分析方法是采用對熱點領域研究、高頻關鍵詞、時序圖趨勢,展現動態發展規律。 利用圖形表達建設領域EPC 項目目前研究的領域、前言、趨勢以及整體知識體系架構。 定性分析是通過對文獻(尤其是經典文獻)主要內容進行梳理,分析其促進學科發展的重要意義及影響意義。
利用Citespace-Ⅲ對全部檢索出來的研究文獻做高頻關鍵詞整合,生成建設領域EPC 項目熱點詞圖譜(見圖2)。 然后,給研究文獻做高頻關鍵詞排序,得到建設領域EPC 熱點關鍵詞排序表(見表1)。 通過圖譜對我國建設領域EPC 項目研究熱點分析發現關鍵詞節點多達1 064 個。再經過人工篩選剔除部分針對性及研究性不強的詞匯, 根據出現頻次和中心度的高低,保留國內前9 名的關鍵詞,如圖3 所示。 不難發現對于建設領域EPC 項目關鍵詞為EPC 模式、成本管理、成本控制、造價管理、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總承包、造價控制、安全控制9 個熱點詞。 在進行相近詞或者相同含義的關鍵詞優選,整合以后還剩3 個熱點詞為模式、成本、管理。 其中,造價在9 個關鍵詞中出現頻次為5,占比55.6%。 可見造價在我國建設領域EPC 項目研究熱點的分量之重。

表1 建設領域EPC熱點關鍵詞排序表

圖2 建設領域EPC熱點詞圖譜
基于對圖2 和表1 的分析,進一步進行有效分析,把所有熱點詞語進行一種相似的歸類, 進而可以更好地歸納熱點研究領域。 通過圖3 可以歸納為6 大類,EPC 模式、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總承包、設計、造價管理。 在進行相近詞或者相同含義的關鍵詞優選, 發現成本在6 個領域出現頻次為3 次, 占比50%。 再一次表明在我國建設領域EPC 項目熱點領域為成本,其次是管理及設計領域。
本文在分析完熱點詞圖譜、熱點領域圖譜后,表明熱點研究方向在于成本領域。 圖4 建設領域EPC 熱點領域時區圖及趨勢圖進行研究趨勢分析。 從2001 年開始,建設領域EPC 的熱點研究領域就是成本和管理領域, 貫穿整個發展。 從2001年開始的成本和管理研究,到2010 年動態成本和管理控制研究,發展到2022 年的經濟性分析、策略分析、一體化設計,都是從成本和管理領域來一步一步地向前發展。 隨著研究深度的增加,單純地從預測、采購、管理等方面向信息化、全過程、IPD、協作控制等信息領域發展。
基于3.1 節、3.2 節及3.3 節的分析,本文再次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作為數據來源,深度檢索關于EPC 項目建設領域的成本+ 管理領域全部研究文獻。 檢索并存主題分別為EPC 項目、成本+ 管理、建設工程。 過檢索得出所有建設領域EPC 項目類相關研究文獻128 篇。
再次利用Citespace-Ⅲ對全部檢索出來的研究文獻做高頻關鍵詞進行整合,生成建設領域EPC 項目成本+ 管理領域熱點詞圖譜(見圖5)。 基于圖5, 把高頻關鍵詞按照2017—2022 年出現的時間頻次再次整合后得到成本+ 管理發展趨勢圖(見圖6)。

圖6 近5 年(2017—2022 年)成本+ 管理發展趨勢圖
基于圖6,成本+ 管理熱點領域對于研究大數據、智能化、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等信息化等研究領域較為側重。 表明我國建設領域EPC 項目中,將成本和管理與物聯網、 云計算及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相結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本文基于Citespace-Ⅲ,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作為數據來源, 梳理2001—2022 年間所有建設領域EPC 項目類文獻,并繪制知識圖譜,將多領域知識的復雜結合通過數據挖掘及分析等多種手段顯示出來, 再采取定性及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及建議。
1)從研究基礎、研究基礎、熱點研究領域及研究趨勢來看, 我國建設領域EPC 項目的研究重點是成本+ 管理,從2001 年起對項目的單方面管理與控制(采購管理、物資管理、成本管理等),到2010 年分項目階段(可研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的管理與動態成本控制(投資估算、設計限額、目標成本),再到近5 年的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及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 都是對成本領域控制的探究,成本管理及控制是我國建設領域EPC 項目的難點。
2)本文以為我國建設領域EPC 項目的發展提供理論基礎為出發點。 分析表明,成本控制及管理將是科研究人員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向,政企相關部門在建設領域EPC 項目開展工作應把研究重點放到成本管理及控制方面, 并要結合多種信息技術手段,從多階段、多角度、協同化的發展思路出發。
3)為促進我國建設領域EPC 項目的發展,結合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兩方面建議:一方面,科研機構及學術研究者應及時掌握國際建設領域EPC 項目。 相關研究的最新動向,不斷完善和更新我國建設領域EPC 項目的理論體系。 另一方面,應以社會企業為主體,以政策為導向,緊密結合行業實際發展,加強技術應用創新,逐步實現建設領域EPC 項目的多階段、多角度、協同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