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政黨責任: 理論探析與中國實踐

2023-12-06 09:51:30余科杰
湖湘論壇 2023年6期

摘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語境下的政黨責任,包含意識形態責任、政治責任和治理責任,三個維度貫通政黨國內責任和國際責任。政黨作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存在多重邏輯耦合關系,但也存在多方面的邏輯困境。中國共產黨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者實踐者,其國際引領責任在意識形態、政治、治理三個維度得以充分彰顯,并進一步延伸和體現為“程序性責任”,在多層次、多環節展開。中國共產黨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引領責任,需要把握好責任義務與權力利益、政黨責任與國家(政府)責任、國內責任與國際責任、引領責任與共同責任等關系,秉持公平正義,發揚斗爭精神,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和左翼政黨交流合作,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促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結合起來,增強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國際政治合法性。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政黨責任;政黨外交;黨的對外工作

中圖分類號:D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160(2023)06-0063-13

2017年、2021年、2023年,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先后聚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美好世界:政黨的責任”“為人民謀幸福:政黨的責任”“現代化道路:政黨的責任”主題,舉辦高層對話會(領導人峰會)。2017年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政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1]5082021年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政黨作為推動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要錨定正確的前進方向,擔起為人民謀幸福、為人類謀進步的歷史責任。”[2]3542023年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面對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各種新問題新情況新挑戰,政黨要敢于擔當、勇于作為”。[3]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世界現代化和人類進步,政黨需要擔負責任使命。“政黨責任”作為關鍵詞,成為我國外交國際關系,尤其是黨的對外工作理論實踐中的重要議題,也逐漸成為學界跟蹤研究的重要課題。那么究竟什么是政黨責任,政黨責任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間存在何種邏輯,中國共產黨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者以及“負責任大國執政黨”,如何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擔當責任使命,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闡釋,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本文擬在進行簡要學術回顧的基礎上,圍繞“政黨責任”搭建分析框架,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政黨責任的理論與實踐進行分析和梳理,著重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引領責任,以及理論和實踐的各種關系進行闡釋,從中得出繼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若干啟示。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語境下的“政黨責任”:概念闡釋及分析框架

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我國學界受西方學者研究的啟發,從深化“政府—社會”這一政治學傳統議題的角度,比附“責任政府”概念,提出了“責任政黨”“政黨責任”等概念。[4]隨著黨的對外工作的日趨活躍,有的學者在研究“政黨外交”時,把政黨外交作為“一種新興的全球治理模式”,從一般意義上探討政黨在全球治理、國際政治中的角色作用。2016年,以“全球經濟治理創新:政黨的主張和作為”為主題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會”在重慶舉行,對話會進一步凸顯了政黨與全球治理關聯的議題。2017年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明確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政黨責任這一主題之后,學界在繼續研究政黨與全球治理問題的同時,開始從政黨特別是政黨外交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聯的角度,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中國特色政黨外交的理論、目標與方向,研究政黨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路徑,探索“一帶一路”建設中政黨外交的作用。這是學界對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兩次世界政黨大會以來黨的對外工作新發展、新議題的積極回應,但在“政黨責任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卻還主要停留于表層的理論宣傳介紹,缺乏進一步深入研究。

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政黨責任,有必要把“責任”作為研究的邏輯起點。所謂“責任”,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一是指分內應做的事,即盡責任;二是指沒有做好分內應做的事,因而應當承擔的過失,即追究責任。[5]責任主體可以是個體公民,也可以是各種組織,還包括國家(國際法意義上)。依據性質屬性,責任可以分為政治責任、經濟責任、法律責任、道德責任等。王邦佐等編寫的《政治學辭典》就“政治責任”進行了解釋,認為政治責任“有積極和消極兩種”,并分析了政治責任的政治性、現實性、有限性等特征,這對于學者研究“政黨責任”具有某些啟示意義,但把責任主體僅僅限定為政治官員,即所謂官員政治責任,具有明顯的局限性。[6]吉龍華把“政黨責任”分為主觀責任和客觀責任,并就政黨承擔什么樣的責任、怎樣承擔責任以及政黨承擔責任的保障措施等問題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究[7],但這一研究主要著眼于豐富政治學理論中的“責任政治”,并不涉及國際政治層面,最終也沒有明確究竟何為政黨責任。

那么究竟什么是政黨責任呢?依據馬克思主義政黨觀,政黨以特定意識形態為旗幟,意識形態是政黨的第一屬性;政黨代表一定階級利益、反映人民訴求,人民是政黨實現政治目標的力量源泉;政黨以奪取政權、鞏固政權、影響政府為目標展開活動。所謂政黨責任,就是政黨在代表民眾圍繞國家政權活動的政治實踐中,根據意識形態和價值目標,應當對國家、對人民承擔的責任義務及應發揮的作用。根據這一定義,政黨責任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政黨作為以意識形態屬性為鮮明特征的政治組織,要始終保持自身意識形態信仰底色,并將其反映到自己的綱領主張中,以此凝聚信眾,引領社會。這是一個政黨的內在要求,也是政黨得以長期生存發展并向著既定使命目標邁進的必然要求,是一種前提性責任。馬克斯·韋伯曾經指出:“信念倫理的信徒所能意識到的‘責任’,僅僅是去盯住信念之火,例如反對社會制度不公正的抗議之火,不要讓它熄滅。他的行動目標,從可能的后果看毫無理性可言,就是使火焰不停地燃燒。”[8]這種基于意識形態信仰信念的責任,可以稱之為政黨的“意識形態責任”。

二是政黨作為源于民眾、代表和反映民眾利益訴求的政治組織,要始終致力于處理好與民眾的關系,始終以人民的疾苦、福祉為中心。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就闡發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并指出:“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9]政黨究竟為誰服務,對誰負責,這是一個根本政治立場問題。政黨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解放人民、服務人民,我們可以把這方面的責任稱為政黨的“政治責任”。

三是政黨作為圍繞政權活動的政治組織,要以國家社會治理為職責使命,尤其是對于執政黨來說,在領導國家、執掌政權的過程中,根據自身的價值理念和政治承諾,針對特定歷史時期國家面臨的形勢任務,提出和制定相應的發展和治理的路線方案,并付諸實踐,以讓人民滿意的執政業績鞏固執政地位。對于競爭性體制下的在野黨而言,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和影響力,在國家社會治理方面也必須積極參與,以建設性主張爭取民眾支持,最終實現上臺執政。這既是政黨政治的題中之義,也是政黨最基本的責任義務,可以稱之為“治理責任”。

意識形態責任、政治責任、治理責任構成政黨責任的三個方面,分別體現政黨政治中不同的關系范疇。如果說意識形態責任基于政黨意識形態信仰而產生,體現的是政黨自身關系范疇;那么政治責任則是基于政黨的政治立場(代表誰)而產生,反映的是政黨與人民關系范疇;而治理責任則是基于國家治理要求而產生,反映的是政黨與國家(政府)關系范疇。與自身、與人民、與國家(政府)三大關系構成了政黨各方關系的有機整體,也使意識形態、政治、治理三大責任形成緊密的邏輯聯系。

由于政黨的政治活動是以特定國家為根本依托,因此其責任履行必然首先體現為國內指向性。同時,在國與國關系日趨緊密的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政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基于不同的使命任務,會不同程度地參與國際事務,進行國際交往,這就使政黨責任具有了國際性。由此,政黨責任表現在地域邊界上,又可以分為“國內責任”和“國際責任”。意識形態、政治、治理三個向度的責任,既是政黨國內責任的主要內容,也是政黨國際責任的基本維度。

一般來說,一些大國大黨特別是那些有高遠理想和使命抱負的政黨,在加強國內意識形態信仰指導引領的同時,也特別注重在國際上宣傳介紹自身價值理念和意識形態信仰,擴大其意識形態的國際影響。這就是政黨意識形態責任的國際表現,可以稱之為政黨的國際意識形態責任。同時,作為推動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政黨要勇于捍衛國家主權不可侵犯、國家不論大小一律平等等國際社會公認的基本準則,敢于反對強權,主持正義,扶助弱小,在造福本國人民的同時造福世界人民,共同促進人類進步事業。這可以稱之為政黨的國際政治責任。作為推動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政黨必須積極推動與配合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在全球安全、生態環境、國際經濟、跨國犯罪、基本人權等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上加強合作,發揮凝聚共識、共擔責任的引領作用,這可以稱之為政黨的全球治理責任。意識形態、政治、治理三個向度貫通政黨國內責任和國際責任,使二者既相互區別又相互關聯。本文所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政黨責任,主要指政黨的國際責任,也包括以國際責任為基本指向、與國際責任銜接的國內責任。

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政黨責任:邏輯關系的耦合與困境

作為回應“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世紀之問的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匯聚包括政黨在內的不同政治力量共同努力。政黨作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和當今世界政治的重要支柱,無疑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依托。當今世界,除了沙特、阿聯酋、科威特、阿曼、卡塔爾、巴林、文萊、斯威士蘭等君主制國家因黨禁而沒有政黨,以及圖瓦盧、帕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紐埃、馬紹爾群島等南太平洋地區小國沒有政黨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一般都有少則一個、幾個、十幾個,多則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政黨。根據最新研究,受到冷戰后30年多黨制浪潮的沖擊,到2021年,全世界共有政黨上萬個。[10]可以說,政黨是各國政治運作的樞紐與重要條件。

從政黨歷史發展看,政黨既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到特定時期的產物,又是人類文明的踐行者、推動者、塑造者。17世紀70年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產生最早的黨派,到19世紀30—40年代資產階級政黨開始在歐美普遍建立。在這一時期,資產階級政黨秉持自由主義理念,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資產階級議會民主制,初步確立了競爭性政黨制度。以議會民主、政黨競爭為特征的政治制度,成為之后大多數國家邁向現代化的模仿對象。19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一批代表廣大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者利益的社會黨、社會民主黨應運而生。這些政黨在一段時期內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致力于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推動了世界社會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20世紀初,以列寧為代表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左派,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推動建立了以“共產黨”為命名的無產階級政黨,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世界由此進入了“兩制并存”的時代,開創了人類社會的新紀元。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民族獨立解放運動風起云涌,一大批民族主義政黨涌現出來,推動了亞非拉許多國家獨立解放,加速了西方殖民體系的瓦解。如果說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民族主義是人類進入近代以來最具影響力的三大思想,那么以這些思想為理論基礎的自由黨、保守黨、社會黨、共產黨以及各種民族主義政黨,則是塑造、發展近代人類政治文明的主要政治力量,構成了世界政治文明版圖和國際政治格局的基本圖景。

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政黨基于意識形態的訴求或國內政治博弈的需要,積極參與國際活動,致力于國際團結合作。無產階級政黨基于“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要求,歷史上先后建立了第一國際、第二國際、共產國際,冷戰結束以后探索成立了“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的協作機制。社會民主主義政黨、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政黨、保守主義政黨也都基于國際聯合愿望,成立了“社會黨國際”“國際自由聯盟”“國際民主聯盟”。冷戰結束以后,亞非拉地區出現了諸如“亞洲政黨國際會議”“非洲政黨理事會”“拉美政黨常設論壇”等地區性政黨組織機制,這些組織機制致力于推動本地區政黨的團結協作、促進地區國家關系的發展。地區性政黨協作機制的出現,代表了世界政黨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政黨推動國際團結合作的新探索,反映了國際社會的共同呼聲。所有這些都為政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奠定了歷史基礎,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政黨責任邏輯關系正向關聯的歷史體現。

從理論上講,“政黨是國家政策的源頭,人民利益的代表”[11]。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要求經貿投資基礎設施等方面“硬聯通”,而且要求實現文明互鑒、人心相通、政策溝通等“軟聯通”,而政黨作為人類文明進步推動者、各國政策的制定者參與者以及聯系人民的紐帶,顯然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間存在鮮明的內在統一性。同時,政黨作為人民利益的代表,為人民謀幸福正是其職責所在,這也正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要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政黨要代表人民利益,為人民謀幸福,在國際事務中就應當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世界,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創造各國人民的幸福和人類共同幸福。正如《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共同倡議》所指出的那樣,“讓各國人民真正擁有自己的幸福,相互成就幸福,實現美美與共的和諧愿景,是政黨的共同責任和努力方向。”[11]為人民謀幸福,既是政黨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根本指向和立場宗旨,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政黨責任的邏輯起點。此外,還應該看到,政黨一般以議會為舞臺,既有國家機構屬性,又是社會組織,以群眾為工作對象,上聯政府下接民眾,對外交往對象具有廣泛性、靈活性,既可以是政黨政要,也可以是其他政治組織、智庫、社會民間機構等,可以引領政黨外交、公共外交、民間外交協同發力,推動建立新型政黨關系、新型國際關系,這些都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渠道,充分彰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政黨責任的理論邏輯。

政黨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有多方面的邏輯耦合關系,同時也存在多個層面的邏輯困境。由于政黨以意識形態為第一屬性,在國際交往中存在意識形態的偏向性,往往與意識形態相同相近的政黨有著天然的親和力,以意識形態劃線的現象十分明顯,這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求國際社會超越不同意識形態進行團結合作的邏輯是相悖的。西方國家政黨政要在處理不同意識形態國家關系,尤其是與社會主義國家關系時,往往突出意識形態對立。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談到與蘇聯關系時就特別強調:“無論是出于善良愿望的主張,還是氣候的暫時變化,都不會抹去意識形態的對立。”[12]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人類未來的美好愿景,自提出后得到了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積極響應,卻一再被西方國家質疑,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的共產主義“幽靈”,是中國要輸出意識形態。[13]西方國家政黨對社會主義中國的意識形態偏見,無疑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臨的重大挑戰。

同時,在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下,一些政黨囿于其本性和制度體制,對國際交往缺乏內在動力。美國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把政黨看成代表部分民眾相互傾軋爭奪利益的組織,認為“黨爭就是一些公民,不論是全體公民中的多數或少數,團結在一起,被某些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驅使,反對其他公民的權利,或者反對社會的永久和集體的利益”,這樣的黨派“無意為公益而合作”[14],自然談不上國家利益、人類利益這些高遠目標。英國政治學家埃德蒙·伯克則認為“政黨是人們聯合起來,根據一致認同的某種特定原則,通過共同努力來促進國家利益的一種團體”[15],但現代西方選舉政治制度卻使政黨蛻變為“在一個可識別的標簽下追逐選票的團體”[16]。一般來說,以競選制度為活動背景和舞臺的政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贏得盡可能多的選票和議會席位。“外交問題與議員的政治生命關系不大,也就是外交問題難以成為政治家拉攏選民、爭取選票的手段。”[17]政黨失去對外交事務的興趣,無疑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臨的又一難題。此外,許多國家對政黨經費來源都有法律規定,一般禁止政黨辦企業。政黨經費主要包括黨費、黨員和社會捐贈以及一定數額的財政撥款,這種情況下,政黨必須首先把有限的經費用于國內選舉。缺乏堅實的經濟基礎,也是制約政黨國際交往的重要因素。這些是國外“選舉型政黨”所面臨的共同問題。

由此可見,政黨作為推動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間既有顯著的耦合關系,又存在明顯的不足和困難。不同于大多數國家西方式的“選舉型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是胸懷天下的“使命型政黨”,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和“負責任大國執政黨”,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進步事業做出貢獻作為使命任務。這正是中國共產黨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在其中擔負重大責任使命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

三、“負責任大國執政黨”及其國際責任的三個維度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時,中國提出要成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大國”。“負責任大國”作為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有多方面的含義,但核心要義就是這個國家必須有足夠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前者是指一個國家經濟、軍事、科技等硬支撐,后者是指一個國家的思想文化、價值觀念對世界有吸引力、感召力。黨的十八大以后,隨著中國國力提升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世界影響力擴大,中國共產黨更加頻繁使用“負責任大國”的表述作為中國的國際定位。2015年10月,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時重申“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大國”[1]。(“負責任大國執政黨”與“負責任大國”,雖然屬性性質不同,但在中國由于黨領導一切,二者在功能作用要求上既有不同,也有很大重疊。)與此同時,習近平主席多次在國際場合闡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闡明其思想內涵和行動路徑,就是秉持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的理念,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和人類未來愿景,是中國共產黨向世界貢獻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是中國共產黨作為“負責任大國執政黨”對世界、對人類“負責”的集中體現。隨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闡釋傳播,中國共產黨國際責任的履行呈現出立體綜合的態勢,意識形態、政治、治理三個維度的國際責任都得以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踐活動和責任擔當在多方面展開。

在國際意識形態責任方面,中國共產黨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偉大事業,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目標,這也是全世界共產黨的共同愿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想與這一愿景在邏輯上高度一致,得到了國際社會特別是世界共產黨和其他左翼政黨的支持。德國的共產黨主席帕特里克·科伯勒指出:“中國共產黨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令世界共產黨人歡欣鼓舞”。[18]547-548意大利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弗朗切斯科·馬林焦表示:“中共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發展和世界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18]659美國共產黨把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視為“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重要體現”,認為“自《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共產主義運動一直在努力踐行這種以社會主義與和平為基礎的國際主義”[18]1498。芬蘭共產黨主席尤哈-佩卡·瓦伊薩寧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美麗世界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使全世界工人階級進一步團結起來,努力改造世界。”[18]916意大利重建共產黨國際部負責人、漢學家馬海濤認為“一帶一路”是“從社會主義角度提出的全球化模式”[18]670,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賦予社會主義色彩。尼泊爾農工黨主席比久切克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人民帶來和平與繁榮,將拯救人類文明。”[18]869-871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中國共產黨關于人類前景的價值理念和行動方案,得到世界上大多數進步力量的支持,被多次寫入聯合國決議文件。

在國際政治責任方面,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堅持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都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始終堅持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說話,爭取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政治經濟體系中的代表權、發言權,“無論發展到哪一步,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都永遠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1]22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無論發展到什么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19]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國際關系上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責任。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把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立場延伸到國際社會,致力于全人類的共同福祉。習近平主席指出:“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2]355,“這個世界上一部分人過得很好,一部分人過得很不好,不是個好現象。真正的快樂幸福是大家共同快樂、共同幸福。[20]”習近平主席將這種人類共同幸福觀稱為“共產黨人、社會主義國家的理念”[20]。2021年中國共產黨舉辦的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其主題就是“為人民謀幸福:政黨的責任”,2023年的對話會進一步聚焦人類社會現代化,極大豐富了政黨國際政治責任的內容。與此緊密關聯的是,中國以各種方式積極支援亞非拉發展中國家,支持全球共同發展。2019年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指出:“中國開展對外援助60多年來,共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近4000億元人民幣援助,派遣60多萬名援助人員,700多人為他國發展獻出了寶貴生命。先后7次宣布無條件免除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到期政府無息貸款債務。”[21]13-142022年8月,王毅國務委員宣布中國將免除非洲17國截至2021年年底對華到期無息貸款債務23筆。[22]

在全球治理責任方面,作為國際政治的有機組成和自然延伸,全球治理是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特別是全球安全、生態環境、國際經濟、跨國犯罪、基本人權等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日益凸顯而產生的。對此,世界各國尤其是大國大黨負有重大責任。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主張國際社會應當本著民主平等協商的原則,對舊的國際秩序和治理體系進行改革。習近平指出:“什么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對世界好、對世界各國人民好,要由各國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說了算,不能由少數人說了算。中國將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努力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23]在全球問題的具體治理中,中國積極擔當作為大國的責任。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后,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取得抗疫的巨大成功,為世界抗疫做出表率;同時積極支援全球抗疫,為其他國家提供抗疫物資和醫療衛生設備,并倡導各國共同構建“人類健康衛生共同體”,以實際行動豐富、完善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內涵,引發世界政黨的共鳴。拉美政黨常設大會副主席阿維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及氣候變化等國際性問題,毋庸置疑可以通過各國及各政黨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加以解決。”[18]1062社會黨國際主席帕潘德里歐表示:“面向未來,在推動制定減少不平等、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圈、預防大流行病、管理科技新發現的政策等方面,政黨作為社會大部分階層的代表將承擔重大責任。”[18]819

四、“負責任大國執政黨”國際責任的程序性體現

如果說意識形態、政治、治理三個維度的責任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政黨責任的不同性質,那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人類未來的愿景,需要轉化成為國際政治實踐和行動議程,中國共產黨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者,必然在其中擔當引領責任,就相應的政治議程進行規劃設計,并付諸實踐。我們可以把這種責任稱為“程序性責任”,它包括提出理念、搭建平臺、制定方案、擔當責任、做出表率各個環節。這方面的責任與三個維度責任,有交叉重疊,但又有所不同,前者是后者的自然延伸。

第一,提出理念,發出倡議。“理念引領行動,方向決定出路。”[2]17除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外,中國共產黨還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建立求同存異、相互尊重、互學互鑒的新型政黨關系,堅持正確義利觀,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發展倡議,堅持普遍安全、共同安全的全球安全倡議,尊重文明多樣性、促進文明交流融合的全球文明倡議等,這些既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支柱和有機組成部分,又是關于國際社會各方面規范秩序的新構想。貫穿于這些理念之中的,則是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這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遵循。此外,中國共產黨還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政黨五大責任的倡議,即引領方向、凝聚共識、促進發展、加強合作、完善治理,為世界政黨擔負國際責任指明方向。

第二,搭建平臺,創設機制。在國家層面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繼續辦好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博鰲亞洲論壇、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平臺機制的同時,我國創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中拉論壇、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全球和區域性多邊平臺;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合作機構;主辦亞信上海峰會、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北京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等,取得一系列開創性、引領性、機制性成果。在政黨層面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繼續完善諸如“中非政黨理論研討會”“中拉政黨論壇”“中國—阿拉伯國家政黨對話會”“中國—中亞政黨論壇”“上合組織政黨論壇”等對應區域合作的平臺機制的同時,我國創建了以中國共產黨為一方主體、面向世界各國政黨的戰略溝通平臺,2017年、2021年、2023年先后召開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領導人峰會),這不僅是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的溝通對話渠道,也是各國政黨相互交流的重要機制,是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巨大國際影響力的高端平臺。

第三,給定方案和實踐路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在“構建”,其中最核心的方案就是“一帶一路”。習近平主席指出:“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2]87“一帶一路”既是新時代中國關于全球治理的重大倡議,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行動方案。截至2023年10月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共有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僅這屆論壇就發布了多邊合作成果文件清單89項,務實合作項目清單369項。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資金融通、貿易暢通、民心相通,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堅實基礎。

第四,擔負“合作性責任”。國際責任除了價值性責任(意識形態責任)、能力性責任(大國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擔負的特殊責任義務)、道義性責任(對外援助、政治聲援)外,大量存在的是基于國際合作的具體責任,即合作性責任。特別是面對全球安全、生態環境、國際經濟、跨國犯罪、基本人權等全球共同挑戰,各國要加強合作,擔當應有的責任。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比如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與美國、歐洲等合作達成應對溫室效應的“巴黎協議”。根據協議精神,中國政府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切實履行協議規定的義務。

第五,以自身的發展,為世界做出表率。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本身就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貢獻。”[2]91如果每個國家都專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致力于國際政治經濟合作,不要動輒干涉別國內政,不要動輒搞“筑墻”“脫鉤”,那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有了良好的國際環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使中國在短短的幾十年里走完了許多國家二三百年走過的路程,迅速縮短了與西方國家的差距,為發展中國家樹立了榜樣,做出了表率。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中,中國共產黨還將繼續做出表率。2021年的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共產黨將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做出新貢獻。”[2]357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4]

五、把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政黨責任的幾層關系及啟示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政黨責任是包含多維度、多層次的復雜關系范疇。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者、引領者,中國共產黨在擔當自身角色的實踐中,需要把握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

第一,責任義務與權力利益的關系。在一般的認知話語中,責任往往意味著單方面的義務和付出,是責任主體的被動行為,具有消極性。實際上,辯證地看,責任義務與權力利益從來都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新世紀初,有美國學者認為中國提出“負責任大國”即表明“北京已經把中國看作一個具有各種利益并負有各種責任的新興強國,而不是毛澤東和鄧小平時代的那個作為受害者的發展中國家”[25]。把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表達看成利益和責任相兼的概念。2013年6月19日,習近平主席在會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時指出:“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不僅是權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26]責任與權力從來都是不可分開的,所以始終存在著權力和責任相一致的原則;同時,一個國家在國際政治中擔負何種責任,擁有多大權力,既是努力爭取的,也是自然形成的。一些國家希望在國際上擔負更大責任(擁有更大權力),卻是求而不得的。

第二,政黨責任與國家(政府)責任的關系。政黨和國家作為不同性質的行為主體,在國際政治中的功能作用也有所不同,因而各自擔負責任的屬性、側重點自然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政黨是以意識形態價值信仰為第一屬性的行為體,政黨責任一般以價值性、道義性責任為主,往往體現為不需要實際物質力量支撐的責任形式,如價值導向、方向引領、政治支援等;國家責任主要偏重于需要以國家實力為支撐的能力性責任以及基于國際合作的具體責任。政黨責任與國家責任也不是涇渭分明截然分開的,特別是對執政黨而言,二者必然產生交叉重疊。尤其是在我國,由于實行黨領導一切,中國共產黨在國際政治中的政黨責任與國家責任相通相融。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區分政黨責任與國家責任的意義有以下兩點:一是明確自身何時何事以政黨名義開展活動,何時何事以國家(政府)名義開展活動;二是準確把握國外政黨在國際上的責任性質及作用。由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政黨與政府的關系與我國不同,即便是執政黨在國際交往中也不能直接代表政府,更不用說在野黨。要充分認識到,世界政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責任和作用,但也不能期望過高,明確這一點十分重要。

第三,國內責任與國際責任的關系。這對關系本質上反映的是中國國家利益與人類共同利益、中國自身發展與全球共同發展之間的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兼具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包容性理念,強調世界各國“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27]。進入新時代,中國要以全球視野審視自身發展,在人類共同利益中實現自身利益,又以自身發展促進人類共同發展。這是在中國成為全球性大國、中國與世界關系更加緊密的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其根本落腳點仍然是中國自身發展和自身利益,要求承擔國際責任必須以國家自身能力為基礎,履行好國內責任。對此,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們黨在國際方面能否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歸根到底,首先決定于能否把我們國內的工作搞好。”[28]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主動承擔國際責任,但也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29]449

第四,引領責任與共同責任的關系。中國共產黨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理念的倡議者,作為“負責任大國執政黨”,理當擔負引領責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主張各國共同發展,認為“共同發展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符合各國人民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1]29。這一理念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各國應當共同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理念,共擔責任,共謀發展,不斷擴大利益交匯點。在此過程中,要發揮大國、國家集團在全球重大問題上的關鍵作用。在2016年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面對重大突出問題,二十國集團有責任發揮領導作用,展現戰略視野,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開拓路徑。”[1]381這次峰會達成了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的“杭州共識”。

通過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政黨責任理論與實踐的闡釋梳理可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一蹴而就的。總結過往實踐經驗對于繼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進步發展擔當更大政黨責任,主要有以下幾點啟示。

首先,始終秉持公平正義,勇于發揚斗爭精神。中國共產黨勇毅承擔引領責任,在應對諸如氣候、疫情等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問題上,要求各國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摒棄零和博弈的狹隘思維,告誡一些國家“如果抱著功利主義的思維,希望多占點便宜、少承擔點責任,最終將是損人不利己”[29]529。“我們敦促發達國家承擔歷史性責任,兌現減排承諾,并幫助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29]525各國政黨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引領配合本國政府多一點共享、多一點擔當。針對一些西方大國動輒“秀肌肉”的霸凌行徑,中國共產黨敢于亮劍,正告這些勢力:“大國之大,不在于體量大、塊頭大、拳頭大,而在于胸襟大、格局大、擔當大。大國要以人類前途命運為要,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擔負更大責任,而不是依仗實力對地區和國際事務謀求壟斷。”[21]45-46

其次,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加強同世界左翼政黨交流。必須注意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自提出以來,得到了大多數國家和政黨的支持,但也為一些西方政治勢力所不容,他們歪曲抹黑這一理念,反對將其寫入聯合國文件。目前支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共產黨等左翼進步力量,他們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依靠力量。因此,要堅持超越意識形態準則,爭取包括西方發達國家在內的盡可能多的力量,同時要把基點放在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合作上,堅持為發展中國家代言發聲;在政黨層面,以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領導人峰會)為平臺,加強與世界左翼政黨交流合作,把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推動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促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復興結合起來,進一步擴大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際影響力。

最后,應充分認識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指文明共同體,也是指責任共同體。一個國家、一個政黨是否文明、是否進步,關鍵看是否對人類社會負責,以及負責任的大小。同時,在國際社會各方面深度交合、國內事務國際化的背景下,一國執政黨的政治合法性既來源于國內治理業績,也來源于參與國際事務所做的貢獻及被國際社會認可的程度。作為負責任大國執政黨,中國共產黨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旗幟,在意識形態、政治、治理的多維度上展現大國大黨的責任使命,塑造了黨和國家良好的國際形象,在國際維度上極大增強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政治合法性。隨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進和中國對國際社會做出更大貢獻,特別是在探索人類更好的發展道路、更好的社會制度方面提供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中國方案,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將得到更為堅實有力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越走越寬廣,也將加速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

[2]習近平外交演講集: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

[3] 習近平.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EB/OL].(2023-03-15)[2023-07-12]https://www.idcpc.org.cn/ttxw_2992/202303/t20230315_151296.html/.

[4] 姚尚建.全球治理中的責任政黨:兼論中國共產黨的國際責任[J].甘肅社會科學,2008(4):177-180.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辭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2002年增補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1574.

[6] 王邦佐.政治學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17.

[7] 吉龍華.政黨責任論[J].學術探索,2005(1):15-19.

[8] 馬克斯·韋伯.學術與政治[M].馮克利,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108 .

[9]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1005.

[10] 周淑真.世界政黨政治發展研究報告(2021)[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22:2.

[11] 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共同倡議[N].人民日報,2021-07-08(3).

[12] 尼克松1973年對外政策報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11 .

[13] 王義桅,江洋.西方誤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三維分析:利益、體系與思維[J].東南學術,2022(3):44-52.

[14] 漢密爾頓,杰伊,麥迪遜. 聯邦黨人文集[M].程逢如,在漢,舒遜,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45-46.

[15] 艾倫·韋爾.政黨與政黨制度[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1 .

[16] 利昂·D.愛潑斯坦.西方民主國家的政黨[M].何文輝,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17-18 .

[17] 包霞琴,臧志軍. 變革中的日本政治與外交[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150.

[18] 宋濤.百年恰似風華正茂 全球百黨政要及知名人士談中共百年[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21:547-548 .

[19]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9.

[20] 王毅.堅持正確義利觀 積極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深刻領會習近平同志關于外交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N].人民日報,2013-09-10(7).

[21]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2] 王毅國務委員在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成果落實協調人會議上的致辭[EB/OL].(2022-08-19)[2023-07-15].https://www.mfa.gov.cn/web/wjbzhd/202208/t20220819_10745611.shtml .

[23]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228.

[24]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

[25] 埃文·梅代羅斯,泰勒·弗雷維爾.中國的新外交[J].顧目,譯.國外社會科學文摘,2004(5):7-12 .

[26] 習近平會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N].人民日報,2013-06-20(1) .

[2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37.

[28] 鄧小平文選: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7.

[29]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責任編輯:楊葉紅

收稿日期:2023-08-10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共產黨對外黨際交往的歷史、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3BDJ101)

作者簡介:余科杰,男,四川綿陽人,外交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政黨政治與政黨外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二三区|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五月婷婷丁香色|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欧美伦理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国产99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热九九精品|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欧美全免费aaaaaa特黄在线|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五月婷婷综合色|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久久九九热视频|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污视频|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性欧美久久|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a级毛片免费看|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激情乱人伦|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天堂视频网|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成人亚洲天堂|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亚洲91在线精品| 国产欧美高清|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国产色婷婷|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黑色丝袜高跟国产在线91|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