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摘要:研究大數據背景下消防監督工作的優化路徑,需明確大數據、消防監督的定義和相關內容,分析大數據背景下的消防監督工作的優化意義,進而結合新時期消防監督工作的具體需求,提出相關優化策略,以此來為消防監督創造良好的環境,穩步提升消防監督效率。
關鍵詞:大數據背景;消防監督工作;優化路徑
進入新時期以來,消防安全問題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消防救援機構為積極落實自身主體責任,在消防監督工作中引入了大數據手段。該項技術的具體應用方式,是從海量消防數據中挖掘、匯總、分析、應用有價值數據信息的技術。按照麥肯錫報告所說,大數據技術包括3種類型:數據挖掘技術、分析技術、可視化技術。而按照IBM理念下提出的大數據生態系統模型來說,大數據技術則涉及7個方面內容:數據生成技術、存儲技術、處理技術、分享技術、檢索技術、分析技術、可視化技術。該項技術在消防監督中的應用可有效提升消防監督水平,為消防救援的迅速展開做好準備工作。
消防監督工作指的是涉及防火監督事前、事中、事后的相關工作,是比較典型的系統化流程過程管理,在實際消防監督工作中,需注重消防安全知識普及、消防設備配置,后續進行消防信息全面感知,以此為基礎建設火災風險預警機制,指導、規范整個消災救援工作,提升救援效率、減少人員傷亡、降低經濟損失[1]。
1 大數據背景下消防監督工作的優化意義
計算機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社會加速進入信息化時代,基于此,大數據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領域,起到有效推動作用,而就消防監督大數據應用來說,其意義主要體現在:
1.1? 提升監督效率
消防救援機構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各方數據的整合、分析,把握本區域消防管理實際狀況,并通過搭建內部數據管理平臺,掌握監督人員管理情況,實現對消防監督體系的縱向管理,培養消防監督人員的主體意識,發揮其在消防監督中的核心作用,以此來不斷提升監督效率。
1.2? 信息共享
各個地區在消防監督管理方面發展節奏不一、政策不一、管理標準不一,使得其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獲取的信息難以及時共享,而引入大數據技術可快速解決相關問題,實現各地區、各機構消防監督數據的不斷整合,實施統一化管理,推動消防監督工作逐步朝著智能化、系統化方向發展[2]。
1.3? 滿足發展需求
社會迅速發展,對于消防監督工作的要求、標準亦在逐步提升,若是依舊按照傳統消防監督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實際需求。推動大數據與消防監督工作的有效結合,可通過各種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強化數據信息管理,提升數據處理速度,確保消防救援機構迅速獲取各個階段的數據信息,為后續消防救援工作的穩步展開奠定數據基礎。此外,基于發展需求,可通過大數據技術對范圍內的相關數據展開研究分析,預測某時間段、某區域、某行業可能潛在的火災風險,強化監督管理、及時做好應對,消除隱患,提升安全管理能力,以此來滿足消防監督發展需求。
2 大數據背景下消防監督工作的優化路徑
優化大數據背景下的消防監督工作,注重對大數據相關理論知識、實踐技術的靈活應用,涉及各個方面的內容,以下進行具體化分析:
2.1? 消防知識傳播
在消防監督工作中引入大數據共享技術,可直接打破消防數據信息在傳播中的壁壘,培養消防監督人員宣傳意識,強化大眾防火意識,推動消防知識的迅速普及、深度傳播。關注以下要點:
一是分析當前階段消防監督工作發展的具體需求,結合社會層面防火現狀,針對性地培養消防監督人員數據素養、數據意識,塑造其完整、先進的數據決策理念,以此來不斷提升消防監督人員工作能力;引入大數據共享技術,喚醒研究機構、認證機構、檢驗機構、消防隊伍沉睡數據,聯通部門間“信息孤島”,更新消防監督人員知識體系,加強其對系列相關消防理論知識的深度理解、對各類火災的認知程度,提升其對防火監督工作的重視程度,促使消防人員能夠在日常管理進程中積極、自發地宣傳相關消防滅火知識,以此來拓展消防監督空間,讓更多的民眾能夠加入消防監督工作,壯大消防監督力量[3]。
二是為適應民眾信息來源多元化特征,注重開辟線上+線下數據信息資源,注重進行數據信息多維度、多層面、多時間段的共享,比如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各個領域、行業、時間段網絡平臺在線人數,“消防監督”“消防宣傳”等關鍵詞熱度,分析大眾對消防監督的興趣程度,并可通過網絡調研來獲悉網友對消防監督的具體需求,針對性地開發宣傳途徑,以此來增加公眾參與程度;還可從“中國消防”“湖南消防”“揚州消防”等網絡自媒體運營中吸取先進的發展經驗,通過視頻制作、網絡直播、網友互動等方法普及系列消防監督知識,以此來增加民眾對消防監督的理解,并能學習、掌握系列消防監督知識,能通過正確的方法查詢火災火情,進行火災溯源,提升自我安全保障能力。
2.2? 基于大數據的消防設備監督管理
通過大數據挖掘技術、可視化技術,了解消防救援機構管轄區域范圍內消防設備配置情況,包括設備完整度、先進性、分布性、可用性等,以此來助力消防設備監督精細化管理。可從兩方面落實:
一是通過大數據挖掘技術,重新梳理重點消防區域內消防建筑、軟硬件設備分布情況,確定以下信息:可燃氣體探測器、煙感探測器、水位探測器、消防栓壓力探測器、網絡攝像頭等的分布位置、火災包裝裝置數量等,對接消防設備、城市消防大數據平臺,完善消防安全云系統,以此來提升消防設備云監督管理水平[4]。
二是通過大數據可視化技術全面呈現消防設備在各個區域的分布狀況,助力消防設施有效性、安全性管理監督任務的完成,如3D化展示消防設備分布情況,針對其中存在的配置失當、管理交叉等及時調整;又如可實現對自動噴淋設置、消火栓等的24h監督管理,掌握消防設備實時狀況,還可動態化管理各類消防設施資源配置狀況,監控各項消防設施的具體使用流程,避免出現安全隱患,提升設備設施應用效率。
2.3? 搭建大數據平臺
以大數據技術為核心,輔以人工智能、云計算、計算機網絡技術等,搭建大數據平臺,以此來提升消防監督精度,并保證24h消防監督。賦予大數據平臺以下功能:
一是消防救援機構管理模塊。消防監督人員通過對消防救援單位基本信息、物聯網感知數據等的整體化分析,得到安全指數,為重大活動消防安保工作、日常監督執法等提供數據基礎。為保證信息的互通性,可在全省范圍內接入各個地區的消防重點單位、建筑等,實施整體化管理[5]。
二是網絡化管理模塊。消防監督人員通過網格化管理模塊在線掌握基層組織消防監督管理狀態,利用大數據技術匯總網絡排查結果,根據結果嚴重程度,對基層網絡執行火災風險綠、藍、黃、紅四色預警,針對風險程度較高的黃色、藍色預警,需強化監督管理作用,根據各個階段的實際情況,及時更新預警顏色,并以此為參考進行消防力量的合理分配,提升消防管理實效。
三是精細化監督管理模塊。消防監督管理模塊對接消防救援機構技術服務機構管理系統、監督管理系統、火災統計系統等若干系統的核心數據,通過圖表化、模塊化形式對各個系統海量數據展開實時展現、總體分析與下一階段的深度挖掘。各類相關數據定期通過函告方式通知相關部門,與當地數據中心搭建合作機制,從而實現與各個行業部門數據信息的實時交互,提升監督管理合力。
四是智能防控模塊。通過智能防控,實現對消防救援機構管轄區域范圍內物聯網平臺的有效匯總,收集關于水壓水量監測、電氣監控、火災探測器等的物聯感知信息,增強對各類消防設施完好率、人的行為、產品質量等的遠程監管??稍诠茌爡^域范圍內布置若干煙感探測器、電氣探測器、水系統探測器、微型消防站等,獲取更多的數據信息,后續統一標準、統一協議,接入更多的相關設備。
五是分析決策模塊。該模塊以大數據平臺匯集的各個方面、各種類型、各個時段的消防數據為基礎,搭建火災風險指數模型,為消防救援機構滅火救援輔助決策、監督力量精準投放、消防風險因素評估、火災隱患動態監管等提供數據化支撐,保證系列消防監督工作的穩定展開[6]。
2.4? “一張圖”監管
利用大數據技術完善“一張圖”監督管理體系,消防監督人員利用“一張圖”掌握維保檢測、網格排查、監督執法、火災分布等重要信息,動態跟蹤接入消防監督機構管理平臺企業的消防設備狀況,整體化了解消防執法動態,分析區域內安全指數,進行針對性管理。
一是通過地圖動態展示消防監督人員在各階段的巡查路線,消防監督人員每走過一個巡查點即打一次卡,在電子點圖上形成一個“紅點”,通過紅點連成一條線,動態化展示消防監督人員每日巡檢路線,以此來避免出現重復查、漏查的問題,保障消防監督管理責任明顯,提升消防監督效率。
二是要求消防監督人員每巡查到一個巡查點,利用終端設備回傳巡查點的系列監測數據信息,包括視頻、圖片、gif與相關資料等,上報巡查中的火災隱患,提醒相關管理人員重點注意;消防救援機構管理層可從不同地區展開隱患檢索,只需一鍵點擊隱患點圖標,可顯示隱患詳細信息,快速審批通過,通過“一事一辦”解決系列問題,并通過大數據技術完成系列信息的匯總、分析、處理工作,生成巡查檔案,便于后續隨時應用[7]。
三是針對消防救援機構負責區域內的重點單位,可通過一張圖查看單位相關信息,包括建筑機構、人員數量分布、消防設備配備、水源狀況與歷次消防監督檢查結果等,如此可在出現火情時第一時間獲悉單位具體情況,提升消防監督效果,并方便針對性地制定消防救援措施;此外還可關聯顯示監控探頭,消防監督人員實現一鍵遠程查看,通過傳感器收集歷史報警數據,進行關聯分析,判斷火災隱患問題。
四是人員信息全盤掌握調動。結合不同類型人員實現路徑顯示,涉及開始定位、結束定位、人員關鍵信息搜集等,點擊消防監督人員在地圖上的頭像即可獲取其聯系方式,亦可直接在線聯絡,方便及時完成相關監督任務、提升火災預防效果。
2.5? 組建“微消防”防護網
“微消防”即依托微信企業公眾號開發消防監督管理系統,用戶不需再下載App,通過微信即可展開系列的消防監督工作。主要發揮以下作用:
一是基礎管理。消防監督人員通過“微消防”對單位地理位置、消防設施、內部重點位置、建筑情況等信息展開數據采集,生成“場所二維碼”,在消防監督巡查時,掃一掃二維碼,在項目框中彈出本次檢查時間、檢查項目、消防隱患、消防設備損壞情況等信息,這些信息會直接輸送至數據庫,通過數據庫發布維修、測試等指令,實現無縫對接。此外,消防監督人員能通過微消防后臺了解各個單位消防設施運行、維護情況,確定各項火災事故后的主體責任。
二是防火巡查。消防監督人員可通過公眾號推送“微消防”的具體使用方法,讓單位員工了解防火巡查功能使用方法,用手機微信記錄消防安全檢查行為;在出現消防設備故障、異常時,“微消防”會向消防監督人員發送提醒信息,通知相關人員及時到場處理,以此來實現消防隱患“1min排查、3min反饋、1d內維修”的監督管理機制,確?;馂脑绨l現、早干預,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三是火災風險預警。結合建筑年代、地理位置、歷史火災、單位歷次安全檢查行為、當地氣象變化狀況等數據完整數字建模,設計火災預測大數據模型,按照每月、每季度、每年的頻率計算管轄區域內待查火災高風險建筑、場所,通過數據指導行動、通過信息確定業務,輔助展開消防監督檢查、單位自查,總結其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針對性地展開火災防控工作,提升防火監督的精準性。
2.6? 基于大數據指導火災救援行動
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可視化技術,協助消防監督人員掌握火災發展動態、協作部門配合力量,預測火災現場存在的風險因素,指導火災救援行動。表現為以下兩點:
一是借助大數據可視化技術,掌握起火點附近數據信息,包括可接觸消防設備可用性、附近重點單位、道路分布、消防力量分布、消防水源分布、消防通道是否被占用、人員密集程度、被困人員數量等,為后續火災救援提供可靠信息支持。
二是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準確研判消防救援隊伍抵達著火現場前的火勢蔓延趨勢,預測起火點是否會引發二次火災與具體的位置,提供消防救援最佳交通路線,為現場指揮人員相關火災救援、火場內攻方案制定提供參考;此外可通過大數據可視化技術,準確判斷火災救援方案中不切實際、不具備可行性的策略,對其進行及時調整,推動消防作戰的精細化、協同化、扁平化開展。
3 結語
綜上,本文就大數據背景下的消防監督工作的優化路徑展開了重點論述與分析,以上提出的系列措施具備較好的可行性,可在實際的監督工作中逐步落實,積累經驗,不斷提升監督質量,為社會穩定發展做出一定貢獻。
參考文獻:
[1]柴鵬.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消防監督檢查工作路徑[J].城市情報,2022(3):85-87.
[2]楊凌云.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新思路解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3):76-78.
[3]劉育福.信息化背景下的消防監督工作實施路徑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2,8(24):111-113.
[4]焦志高.大數據應用背景下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3,13(3):153-156.
[5]敬然.大數據背景下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的開展措施[J].今日消防,2022,7(7):133-135.
[6]李建新.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消防監督檢查工作研究[J].今日消防,2021,6(3):100-101.
[7]吳瑞志.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消防界(電子版),2020,6(23)83-84.
Optimization path of fire supervis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Zhang Xin
(Hangu Fire and Rescue Section of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450)
Abstract: To study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fire supervision wo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definition and related content of big data and fire supervision, and analyze the optimization significance of fire supervision wo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Then,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needs of fire supervision work in the new era, relevant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so as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fire supervision and steadi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re supervision.
Keywords: big data background; fire supervision work; optimization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