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紅英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探究物質溶解的過程,認識一類混合物----溶液;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去污方法、原理-----溶解現象和乳化現象,并比較二者的區別。
二、教學對象分析:
溶液在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基于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歷,對溶液存在許多認知上的誤區,往往將所有的液體混合物都認定為溶液,對溶液“均一、穩定”的特征缺乏科學認識。因此,在教學中既要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又要引導學生從感性的了解過渡到理性認識,通過觀察、思考、分析、比較等方法,逐步修正為正確的科學概念。
三、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走向化學——建立溶液的概念
【師】有沒有同學注意到我們學校附近有家“小麗人”洗染店?
【生】知道,在舞雩壇小學門口。
【師】這節課我們先到洗染店學習怎么洗衣服?今天我們負責洗一批化工廠的工作服,污漬主要成分有氯化鈉、硫酸銅、硝酸銨、油漬和生產用碘等。你打算怎么洗這批衣服呢?
【生】水、洗衣粉、肥皂水、洗滌精、……
【問題】我們先來研究用水洗的方法。你認為洗衣服時,水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哪些物質可以被水洗去?
【師】好多同學都不能確定哪些污漬能被水溶解。在你們的實驗桌上,就擺有這五種化學藥品,給你五分鐘時間,來測試一下吧。
【分組實驗】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并評價
【交流】你們看到了什么?說明了什么?
【生】我們小組看到氯化鈉、硝酸銨和硫酸銅放到水里,振蕩后就不見了,說明這三種物質溶解了。植物油放在水里,振蕩后,一會就漂浮在了水的上面;碘放在了水里,基本沒什么變化,振蕩后,一會就沉到水底下去了。我們認為這兩種物質在水里沒有溶解!
【師】老師發現你不僅觀察得仔細,說得也很好!大家說的這個過程就是化學上所說的溶解。從氯化鈉、硝酸銨和硫酸銅溶解在水中得到混合物里的任何一個地方取出一部分,成分都是一樣的均一。如果保持溫度不變、水分不蒸發,成分就不會發生改變。而植物油和碘在水里形成的混合物就不均一、不穩定。前面三種物質溶解于水,得到的混合物為什么均一穩定呢?下面我們看一下氯化鈉溶解的微觀過程(播放氯化鈉溶解動畫,邊講解)。
【總結】溶液和濁液
【設計理念】帶領學生走進洗衣店,探究氯化鈉、硫酸銅、硝酸銨三種物質的溶解,比較油與水、碘與水形成的混合物,初步認識溶液的特征和與濁液的區別。然后,利用微觀動畫引導從微觀角度理解溶液“均一、穩定”的實質和溶液的宏觀特征。通過認識溶液的組成和對生活中常見溶液的分析,正確辨識溶質和溶劑并認識到“水是最常見的溶劑”。
(二)從化學走向生活----認識兩種常見非水溶劑的溶液
【師】現在,你能不能給溶液下一個定義呢?
【總結】溶液是一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問題】
1.在實驗中形成的三種溶液,氯化鈉、硝酸銨、硫酸銅是什么?水是什么?
2.溶液由什么組成?溶液都是無色的嗎?
3.溶液的質量怎么計算?體積也能這樣計算嗎?為什么?
4.從以上的分析,你還能得到什么?
【總結】
2、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溶液不都是無色的,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
3、溶液的質量等于溶質的質量加上溶劑的質量,但是體積不能這樣算。
4、水是最常見的一種溶劑。
【分組討論】下面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溶液。試著分析溶質和溶劑分別是什么?(展示生理鹽水、可口可樂、白酒圖片),通過分析你對于溶液又有了什么認識?
【總結】
2、溶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氣體或者液體。
【師】衣服上沾有氯化鈉、硝酸銨和硫酸銅的污漬可以用水洗去,那衣服上沾有油漬和碘的衣服用什么來洗呢?
【生】爸爸手上沾上油漆的時候經常用汽油洗,我也用過碘酒,我覺得碘可以用酒精和汽油洗掉。
【師】哦,不錯的建議。現在就請大家用汽油和酒精嘗試一下,看看能不能洗去油漬和碘。
【分組實驗】學生實驗,教師巡視并評價。
【總結】汽油和酒精也是常見的溶劑。
【設計理念】針對水不能溶解的兩種物質:碘和植物油,讓學生大膽猜想,找出可能溶解兩種物質的溶劑并通過實驗驗證,了解到酒精、汽油等物質也是生產和生活中的常用溶劑。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化學知識去指導生活、豐富生活,展現化學科學的應用價值。
(三)再次從生活走向化學——領悟化學、生活的關系
【師】我們生活中的油漬,比如菜盤上的都是汽油去油漬嗎?
【生】不是,廚房里都是用洗潔精
【師】你們真是善于觀察啊,大家找出剛才做實驗的油和水的混合物,滴上幾滴洗潔精,振蕩一下,看有什么變化?
【總結】1、乳化作用??? 2、生活中常見的乳化劑
【師】最后,我們怎么洗這批衣服合適?
【生】分開洗,沾氯化鈉、硝酸銨、硫酸銅污漬的衣服直接用水洗。而油漬用汽油或者洗潔精洗。碘污漬用酒精洗。
【師】學得不錯,生活中也要學會了分類思想,還有其他收獲嗎?
【生】我知道了溶液的有關知識,學會了判斷溶質和溶劑。
【生】我還練習了液體的取用、固體的取用。液體的振蕩實驗操作。
【師】看來這堂課的收獲都很大,希望大家以后都像這堂課表現的一樣,在學習上和生活上都做個有心人。
【設計理念】根據生活中去除污漬的方法體驗,再通過洗潔精洗去油污的探究活動認識乳化現象并了解乳化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體會乳化現象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認識學習化學能使我們更好地認識生活中的有關現象,更合理地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反思:
1.本節課結合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引導學生從應用的角度來認識化學、學習化學,體現了化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理念。另外,從微觀角度認識溶解的過程,有益于發展學生的學科特征思維。從感性到理性、從實驗到結論、從宏觀到微觀,環環相扣、對比鮮明,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本節課設計依據為“問題引領式”課堂教學模式。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理念的指導下,充分發揮教師導引作用,積極創設平等、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把學習置于問題之中,讓學生去感受問題、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給學生充分的自主表達、質疑、探究、討論的空間,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活動的嘗試,來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