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霞
在一些教師看來,課題研究工作是高大上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而且是不得不去做的,所以常常有被動、無奈之感。但是,課題研究的理想狀態應該是主動的、積極的。我是一個特別愛做菜的人,常常會想:如果能像做菜一樣去做研究,是否能實現教師課題研究的理想狀態呢?于是,我就開啟了幼兒園教師“做菜式研究”的探尋之路。
一、備足菜料——豐富教師的知識內涵
做一桌豐盛的菜肴,豐富的菜料準備是保證。就幼兒園課題研究而言,教師自身的知識內涵便是研究的菜料。教師只有在學習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參與課題研究才有底氣。
1.推薦菜料——讓教師的理論學習更有針對性
許多教師好學、愿意學,然而在選擇學習理論時不能緊跟形勢。我園以幼兒園研究實踐為基礎,為教師推薦相應的書目,讓教師免去選擇的煩惱。在推薦書目時,我們分列了必讀書目和自選書目,必讀書目為規定時間內必須完成閱讀的書單,自選書目為教師在分析自己業務能力、薄弱環節、個人課題等基礎上,可自主選擇滿足自己個性化發展需求的書單。
2.熟悉菜料——扎實提高理論學習的實效性
熟悉推薦的菜料,知道這些菜料適合怎樣的烹飪方式,才能讓它們真正在自己的烹飪中發揮作用。學習也是如此,如果只是走馬觀花地閱讀,而不去研究所讀到的內容可以如何應用到實踐中去,讀書的意義就不大了。因此,我們組織教師對書籍進行精讀、研讀,讓教師真正吃透書本,理論聯系實踐,真正提高理論學習的實效性。
二、增添佐料——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
一道菜肴,添加適宜的佐料會令其更加美味,專家的引領和示范便是最能幫助菜肴提鮮的佐料,能促進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幼兒園應當充分發揮園內外名師和教育科研骨干教師的作用,通過成果宣講、經驗展示、帶教結對、合作研究等形式,讓其他教師感悟和體驗教育教學研究的意義。在名師和科研骨干教師的引導下,具有共同愿景的教師結為研究聯盟,帶動和指導更多人加入教育教學研究的隊伍,讓他們在發現、嘗試、改變、挑戰中學習,在不斷反思和超越的過程中逐漸提升科研能力。
三、煎炸蒸炒——多種形式的研究活動
一種烹飪方式無法做出一桌豐富的菜肴,多種做法才能保證整桌的美味佳肴。對于任何一所學校而言,教育科研都不是一件簡單易行的事,應通過組織各種活動,促進教育科研活動的開展。如我園目前有兩個在研課題,分別是“幼兒園體驗式紙藝活動的實施研究”和“開放式環境下園本化紙藝課程的開發研究”。兩個課題雖然都以研究紙藝為主,但課題研究的著重點不同,前者重在體驗,后者重在開發課程,在以教科室主任為中心的課題組領導的帶領下,我園經常性地開展以課題為切入口的各種研討,既有園部系列的大教研,又有課題組內的小教研,還有針對問題的主題教研。通過多種研究方式,教師能夠充分參與課題研究中,也促進了課題研究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