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潤(北大荒集團黑龍江興凱湖農場有限公司)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視察時強調,要扭住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落實好黨中央關于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決策部署,揚長補短,把資源、生態、科研、產業、區位“五大優勢”轉化為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建好建強國家重要的“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為興凱湖農場有限公司推進高質量發展指明前進方向。公司通過持續深化企業改革,健全企業經營管理制度,規范企業運營,深挖經營潛力,同步提升公共管理與服務保障能力,實現大農業提質增效,企業經營節本增效,民生保障強勁有力,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公司立足市場需求,堅持綠色、優質、安全導向,統籌優化種植業結構,健全科技服務體系,暢通農資和農產品供銷渠道,持續推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
公司耕地面積60.5萬畝,主要作物為水稻,經過持續調優結構,種植面積57.9萬畝,占總作物面積的95.6%。在保障糧食綜合產能的同時,公司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推動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帶動職工增收增效。近年來,持續培育高端品牌專屬基地,打造“齊粳10”優質米基地5萬畝,“龍墾2021”高端米基地2萬畝,以“稻作空間”立體種養示范基地為引領,創建“龍盾711”“天農5號”等高產優質品種示范區,探索稻田養鴨、蟹、牛蛙、水蛭、小龍蝦等“稻+N”特色種養模式,建成綠色食品原糧標準化生產基地35萬畝、有機產品認證基地4.08萬畝,全力打造“北大荒·興凱湖”“荒都+京味興凱湖”地域特色品牌,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農業穩產、增產、優產的關鍵要素。公司圍繞集團“32366”任務體系,聚焦產能提升、優質栽培、黑土保護、低碳種植、節本增效等方向,累計推廣新技術22項,應用70余萬畝;與省黑土保護利用研究院、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哈工大、八一農墾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開展品種、肥料、栽培、耕作等貫穿生產流程的新技術、新農資試驗示范項目21項,持續強化黑土地保護,建立黑土地保護示范區1萬畝。
依托集團“雙控一服務”體系,公司系統打造“種、管、收、儲、運、加、銷”一體化鏈條,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種、肥、藥等大宗農資統供率均保持在100%,實現生產前端、銷售終端節本增效。按照糧食集團化運營和統營工作部署,聯合公司內5家國有控股的糧貿企業和省內外重點龍頭企業,持續提升糧食統營能力。2023年,已完成購銷糧食19.8萬噸。下一步,公司將投資639萬元新建日處理能力500噸水稻烘干塔及配套設施,2024年再投資1000萬元建設2萬噸倉儲鋼板恒溫保溫倉,進一步提升掌控糧源、經營糧食和保障糧食安全能力。
以能力作風建設年為契機,在探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對標對表現代化企業,健全并強化制度執行力,嚴格財務管理流程,充分調動積極因素,減少運營成本,提高企業創效增盈能力。
按照農場企業化改革方案,完善董事會、股東大會和經理層等職能機構,建立協同配合、相互制約、公平公正、便于監督的管理模式,建立完善涵蓋生產管理、企業經營、績效考核、人才招聘等制度15個,系統化劃分各職能部門,明確責任,精兵簡政,優化流程,暢通協調配合,使管理機構趨向扁平型,實現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有效提高運轉效率,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證。比如,通過重新修訂工程項目招標流程,規范建設論證、評估、立項、招標等各環節,有效控制工程造價,保證項目實施進度和質量。
緊緊圍繞“管理+效益”雙提升的年度目標,以強化預算管理為抓手,以保證基本運行為重點,統籌兼顧、挖潛增收、節本降耗、控債化債,促進公司穩定、持續、健康發展。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握緊拳頭保重點”,科學安排支出順序,嚴禁超預算開支,杜絕超預算辦事、超財力花錢等問題。嚴控“六項費用”、社會性補貼支出流程,嚴控與經營無關的支出,嚴控基本建設投資規模、債務規模,加大督促、檢查和考核力度,真正做到降本增效。
著力破解資源“緊缺”與閑置資產“沉睡”矛盾,提高資產資源使用效率,促進挖潛增效。采取置換促售、銷售獎勵、對外租賃、以租代購、工程款頂賬、頂層住宅及門市評估銷售等方式,清理90余套庫存樓房,盤活沉淀資金超1600萬元。加強應收賬款清收回籠,防范財務風險和隱患,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對自建冷庫進行方格化改造、分間出租,以庫養庫降低管護成本。探索開展水田適度規模經營1.1萬余畝,實現產量效益雙提升。
公司黨委立足民生所需,解決民眾所盼,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建設生態、幸福、富裕、文化公司,打響興凱湖新名片。
堅持“內外兼修、里外兼顧、民生優先”理念,既注重城鎮的“面子”賞心悅目,更注重城市功能完備。近幾年,公司陸續實施了垃圾處理場滲濾液處理車間及設施改造,雨污分離,區域老舊道路改造,供熱供水管網老化、跑、冒、漏改造及公司內公路升級改造等項目,在為職工群眾生產生活提供良好交通環境的同時,又為興凱湖旅游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設施支撐,帶動第三產業蓬勃發展,促進增收致富。
持續開展常態化、人性化的幫扶和志愿服務活動,把國家民政、社保等政策落到實處,給各行業各領域職工送去黨和組織關懷。2023年以來,走訪慰問幫扶各類職工300余人(次),發放慰問金及物資10余萬元。春耕時節,公司以“點餐式”進行精準幫扶,發放價值5萬余元的助農生活物資375件,解了40余戶職工的燃眉之急。
公司毗鄰大小興凱湖,區域內擁有第一第二泄洪閘、濕地、沙灘浴場等生態景觀旅游景區,公司積極落實分公司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理念,將場部城鎮定位為旅游服務功能區,對城鎮環境進行綠化、美化、亮化,營造風景宜人、設施完備、環境良好的特色小城鎮,打造10公里長覆蓋面積上萬平方米的巨幅景觀花帶,繪就“一路一景、景隨車移、路景交融”的人文景觀,全力構建“暢、安、舒、美”的觀光環境,讓廣大職工群眾和游客獲得良好的視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