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銘澤 白士榮 杜承霖(黑龍江大學)
自2005年中國申辦北京冬奧會成功,到2022年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短短幾年的時間,“帶動三億人參加冰雪運動”的目標已經實現,這為冰雪旅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中國開啟了冰雪旅游的新時代。《中國冰雪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2023)》顯示,2021—2022年冰雪休閑旅游接待人數為3.44億人次,是2016—2017年冰雪季的2倍多,冰雪休閑旅游收入為4740億元,并預測“十四五”末期中國冰雪休閑旅游接待人數有望達到5.2億人次,中國冰雪休閑旅游收入將達7200億元。中國冰雪旅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正成為冬季旅游和冰雪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2022年1至3月,黑龍江省作為冰雪旅游主要目的地省份之一,得益于天然冰雪資源優勢,游客規模和消費規模均呈現同比增長態勢,游客規模同比增長131.5%,消費規模同比增長100.4%。在2022下半年冰雪季,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黑龍江等傳統熱門冰雪旅游省份呈現出游客數量和消費規模的迅猛增長,冰雪旅游復蘇勢頭不可阻擋。
黑龍江省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深挖冰雪市場需求,以“冰雪也是金山銀山”為區域發展思路,加快擴大冰雪產品供給,將冰雪真正打造成金山銀山。以2022年冬季為例,黑龍江省文旅部門策劃推出包括冰雪文化、冰雪風光、冰雪體驗三大冰雪旅游主題產品,規劃了哈爾濱市、牡丹江市、伊春市、黑河市和大興安嶺地區五個冰雪旅游重點城市,推出包括冠軍之城、雪國秘境、鶴舞雪原等10條冰雪旅游精品線路,還有哈爾濱采冰節、齊齊哈爾雪域觀鶴節、全球最大冰雪主題樂園——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等15大冰雪旅游必到之地,繪制了一幅迷人的冬日冰雪旅游畫卷。[1]冰雪+運動、冰雪+娛樂、冰雪+文化等豐富多彩的組合冰雪產品,帶給游客絕佳的冰雪之旅體驗。
1.后冬奧時代冰雪經濟新增長點
隨著北京2022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中國冬季體育項目及冰雪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后冬奧時代,冰雪運動精彩延續,冰雪產業也將帶來新的機遇,冰雪旅游發展后勁十足,據《北京2022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后遺產報告》預測,我國冰雪產業到2025年有望達到萬億元規模,巨大的市場為冰雪旅游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2.黑龍江省對冰雪旅游的扶持力度空前
黑龍江省作為冰雪資源強省和冰雪旅游大省,緊抓“后冬奧時代”機遇,近兩年來黑龍江省密集出臺了《黑龍江省冰雪經濟發展規劃(2022—2030年)》等綱領性文件,站在“跳出龍江看冰雪,站在世界看龍江”的全球視角,立足龍江實際,對標世界一流,高規格規劃設計,精準定位,完善冰雪旅游度假體系,堅持以制度推進,為黑龍江省冰雪經濟全面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戰略方針和行動指南。
3.《黑龍江“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助推冰雪旅游新業態
當前,數字經濟不僅是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重要先導力量。《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達到10%以上。黑龍江未來十年的冰雪經濟發展規劃,不僅對冰雪產業進行了高規格的規劃設計和布局,還向全球投資者拋出了橄欖枝。《規劃》提出,要充分挖掘龍江特色優質旅游推動旅游產品和服務數字化、平臺化,打造一批智慧生態旅游和冰雪旅游的國內知名目的地。以科技賦能冰雪旅游,打造全新的旅游業態“科技+冰雪”。
1.區位優勢面臨激烈競爭
近年來,由于全國范圍內冰雪資源的深入開發、人工制冰制雪技術的進步,南方各省份的冰雪旅游及休閑娛樂產業快速發展,我國冰雪旅游呈現出東北地區、京津冀、新疆三個區域“三足鼎立”的新型空間發展格局,黑龍江及東北其他地區天然冰雪的優勢都受到了極大挑戰。并且在東北三省地區內部競爭激烈,三省冰雪項目同質化較嚴重,市場份額競爭激烈。
2.數字賦能基礎薄弱
數字經濟已成為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是旅游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2]在利用數字化技術對冰雪旅游產業升級改造的過程中,黑龍江還存在著設施發展緩慢甚至滯后、傳統基礎設施與冰雪旅游產業數字化改造不相適應等問題。[3]縱觀現階段黑龍江全省互聯網發展情況,除哈爾濱市外,其他地區互聯網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備,數字化賦能效率不高,效果不佳。由于冰雪旅游數字化基礎設施不完善,無論是數據傳輸能力還是數據預期水平,都還存在較大差距,這也就成為冰雪旅游數字化發展的瓶頸。
3.人才政策激勵不足,冰雪人才流失嚴重
一方面,由于“冰雪旅游+數字經濟”這一在省內尚處于起步階段的復合型學科還沒有形成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另一方面,由于人才激勵政策不足,人才待遇較低等原因,導致冰雪人才的流出率較高。[4]縱觀各省985、211高校的數量,雖然黑龍江省高校數量較多,但每年省內留存的畢業生較少,并且黑龍江省對省外的高層次人才缺乏吸引力,這都是目前黑龍江人才大量流失,冰雪人才儲備不足的重要原因。
利用數字化技術,建立高智能場館,在黑龍江亞布力滑雪場、冰雪大世界、雪鄉等標志性景點建設全息平面地圖等數字化設施和智能服務系統。同時,加快推進5G基站建設,全面布局物聯網,推動黑龍江大數據技術與冰雪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在疫情防控期間,“云旅游”悄然興起,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云游的低成本、時間上的靈活性等,都讓“云旅游”成為景區格局構建的重頭戲。一方面,時間上的靈活,通過“5G+VR”全景技術,利用專業的攝影器材對冰雪旅游景點進行實景拍攝,讓游客實現在線旅游;另一方面,建設虛擬體驗館,打破冰雪旅游的季節性限制,人們可以隨時體驗冰雪旅游帶來的樂趣,并且虛擬體驗館能夠使游客沉浸式體驗真正的冰雪賽場、模擬運動員的高難度動作,增強景區對游客的吸引力。[5]
加快智能管理系統建設,管理人員信息透明化及評價透明化,實現管理效率的提升。一方面,借助5G技術與物聯網大數據的應用,打造旅游服務提供者、游客、監督部門三方同時在線平臺,一是讓旅游服務提供者服務價格和商品價格更加透明化,二是完善游客在線服務評價體系,讓游客的真實旅游體驗感能夠在線表達分享,三是監管部門全程在線處理游客投訴問題,并公布誠信信息,旅游消費產業鏈真正實現全方位監管。另一方面,利用大數據實時監測車流、人流等數據,完善客流統計預警系統,控制景區內實時人數,保障游客在景區的美好風景體驗,增強景區保護旅游生態環境的能力,強化景區游客的分流功能。
一方面,景區通過達人直播、短視頻拍攝的方式,對黑龍江冰雪旅游故事進行全方位宣傳,提升黑龍江冰雪旅游魅力,積極宣傳冰雪運動精神,使黑龍江冰雪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在直播間為游客答疑解惑,并可在線推薦安排食宿、規劃線路,讓游客的出行顧慮大大降低,做到真正吸引游客來到景區。
黑龍江冰雪旅游數字化轉型,需要一大批復合型人才作為支撐,他們需要具備旅游知識理論和數字分析能力。一方面,人才數字化要致力于構建完善的“旅游+數字化”人才培育機制,可以依托省內高校,開展冰雪旅游數字化等相關課程,鼓勵高校之間積極開展合作,開展“冰雪+數字化”相關實踐活動,培養數字經濟復合型人才和冰雪旅游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面對人才流失嚴重的現象,政府應提供更大的優惠政策,如幫助引進人才落實子女入學的優惠政策,給予購置、租賃辦公和住房補貼,以豐厚的待遇、良好的發展前景吸引優秀人才投身冰雪旅游行業。
黑龍江冰雪旅游經濟增長的抓手應是豐富的服務產品種類、高品質的產品供給。通過大數據信息技術,根據旅游者的個人喜好,個性化定制旅行服務,持續增加高品質的產品供給,為旅游者提供更加舒適的服務。可在景區推出多種組合數字化產品,如雪票+美食、雪票+雪具等套餐打包產品實行數字化對接,一站式滿足滑雪度假游客的需求,游客可享受滑雪度假的一條龍服務。數字化的產品能夠提供實時的數據,用來跟蹤產品處于什么樣的狀態和用什么樣的方式使用,這是傳統產品無法做到的。支持這一功能的后臺,通常包含通過大數據采集、存儲和分析等技術來實現的數據加工處理和報告展示等系統應用,真正實現精準需求與供給精準對接,讓用戶體驗感不斷提升。
當下處于后疫情時代與后冬奧時代的紅利時期,黑龍江省冰雪旅游在傳統項目基礎上更應當重視運用5G、大數據等新一代數字化技術賦能,推動冰雪旅游設施數字化、管理數字化、人才數字化、服務產品數字化,為冰雪旅游插上數字翅膀,推動冰雪旅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