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

摘?要:課程思政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創新,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學改革的重大舉措。公司金融是金融學相關專業的核心骨干課程和學位課程,本文探討了公司金融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并對公司金融課程思政建設進行了初步構想,挖掘公司金融課程思政教學元素,探索課程思政的實踐模式和實施路徑,顯著提升思政教學效能。
關鍵詞:公司金融;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3.074
1?公司金融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這一戰略舉措影響甚至決定著接班人問題,影響甚至決定著國家長治久安,影響甚至決定著民族復興和國家崛起。可見,課程建設的核心要義是思想引領,必須貫徹“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將價值觀塑造融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因此,高校亟須加緊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提升思政教學效能,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以實現專業素養和思想政治素質的全面人才培養。
公司金融是金融學相關專業的核心骨干課程,該課程主要研究公司的籌資、投資、利潤分配等各項財務決策,以達到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公司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主體,因此,培養具備扎實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的公司金融專業人才意義重大。公司金融的理論體系產生于西方市場實踐,其核心知識理論作為“舶來品”具有鮮明的文化和制度背景,因此,思政貫穿于公司金融的教育教學至關重要。公司金融課程思政應秉持講好中國故事、中國特色以及中國實踐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環境下理解公司金融理論、關注我國特色的公司金融問題,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對人才培養具有價值觀引領和指向意義。
2?公司金融課程思政元素設計
公司金融課程思政的核心在于挖掘有價值的思政元素,以此為基礎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重點突出的課程思政體系。以下是針對公司金融核心章節的思政元素設想:
(1)公司金融概述章節主要涉及企業組織形式、公司理財目標及理財環境等內容。在講授企業組織形式時,立足于我國現代企業制度介紹各種企業類型,培養學生結合現實條件和需求選擇合適企業類型的決策判斷力,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同時將創新創業與國家發展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厚植家國情懷,將個人創新創業的理想融入偉大中國夢,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通過對企業家先賢楷模的介紹,弘揚對國家民族懷有崇高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偉大企業家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講授公司理財目標時,立足于公司理財目標實現過程中面臨股東、債權人、管理者及外部環境等各利益相關方之間利益沖突的治理問題,進行和諧發展教育。企業應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公司治理全過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促進經濟和諧發展,積極承擔環境責任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同時,明確健全制度體系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礎,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講授公司理財環境時,分別從縱橫兩個角度展開分析。縱向梳理我國公司理財環境的發展歷程,使學生深刻了解到在共產黨領導下我國金融市場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邁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金融市場不斷改革優化,實現跨越發展取得矚目成就;橫向對比分析中外公司理財環境,幫助學生立足于我國特色的市場經濟環境理解公司金融問題,從我國市場實踐出發使學生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優勢,提升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和自信。
(2)公司金融計量基礎章節主要涉及貨幣時間價值、資產定價理論等內容。依托貨幣時間價值計量原理進行人才成長規律教育,貨幣時間價值計量原理表明微小的數字在經過時間積淀后能夠產生驚人的復利效應,人生也只有經歷不懈努力奮斗才能有所成就,培養學生面對艱難坎坷迎難而上、勇往直前的精神,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以經典資產定價理論在我國市場背景下的有效性檢驗為依據,培養學生求真、質疑、實證的科學精神,對于現有經典定價模型要結合中國實際進行應用,對于國外成熟的定價因子不能照搬照抄全盤接受,鼓勵學生探索創新從中國實際出發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定價因子。
(3)公司財務分析章節主要涉及基本財務比率分析、綜合財務績效分析等內容。在講述公司財務分析時,結合康美藥業、同濟堂等財務造假案例,讓學生深刻認識企業財務造假的嚴重社會危害,了解國家對財務造假問題的治理政策,明確夯實資本市場法治和誠信基礎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樹立財務誠信理念,企業應作誠信守法的表率,向市場傳遞積極可信的財務信息,誠信有擔當的企業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4)公司長期籌資決策章節主要涉及籌資環境、籌資方式、資本結構決策等內容。在講授公司籌資環境時,立足于注冊制改革從最初的改革立項,到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逐步試點,再到全市場推廣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的全過程,向學生傳遞堅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的正確性和重要性。同時向學生介紹當前我國金融市場改革的關鍵痛點難點,激發學生擔當時代責任,樹立為祖國人民奮斗奉獻的理想信念;以公司籌資方式的合法合規性為基礎,結合e租寶、昆明泛亞等非法集資現實案例,使學生認識到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非法金融活動的嚴重后果,進行法治教育,弘揚法治精神;以公司目標資本結構的分析、決策和設定為依據,聯系企業高杠桿可能引發的金融風險問題,向學生傳遞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筑牢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安全底線的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做好去杠桿工作是防范風險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力推進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隨著改革持續深入推進,去杠桿成效逐步顯現,通過闡述黨的實踐經驗和成就,增進學生的政治認同和政治信念。
(5)公司證券投資決策章節主要涉及各類金融資產的估值定價等內容。以各類估值因子的介紹為依托,向學生傳輸正確價值觀對于金融市場估值定價的重要影響。鼓勵學生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分析企業估值,聯系實際案例和實證分析讓學生認識到急功近利、投機取巧、有違誠信等有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企業必將遭到毀滅性打擊,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引領企業更好發展,培養學生樹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契合的價值觀。
(6)公司項目投資決策章節主要涉及項目投資可行性分析、項目投資決策方法等內容。以項目決策的技術可行性分析為基礎,讓學生深刻認識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特別是在當前國際競爭激烈,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大背景下,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迫在眉睫,鼓勵學生勇于創新突破、勇擔時代責任;以項目決策的宏觀可行性分析為基礎,聯系“雙碳”目標背景下各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讓學生深刻認識到“雙碳”目標的提出是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是中國對世界的巨大自主貢獻,激發學生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讓學生深刻了解碳中和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未來40年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牽引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著力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以項目投資決策分析為依托,聯系國家創新創業扶持政策,提升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7)公司股利分配決策章節主要涉及公司股利分配方式、分配政策及股利理論等內容。以公司股利分配方式、分配政策為基礎,進行公平與公正的教育,利潤分配要兼顧國家、股東、債權人、職工等各方利益,平衡好分紅與留存的關系保障可持續發展;現有經典股利理論產生于西方市場,引導學生立足于我國現實市場環境檢驗其適用性,聯系近年來政府在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完善投資者權益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引發學生探索思考與我國市場環境相適應的股利分配制度。
依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有關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和內容重點的要求,上述對公司金融課程思政元素的設計主要圍繞以下5方面展開,如表1所示。
3?公司金融課程思政的實踐探索
公司金融課程思政建設要堅持道術相濟,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
第一,建設公司金融課程思政的配套教學資源。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建設,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教學大綱核準、教案課件編寫等各方面。探索建設融入思政元素的公司金融教材,當前主流公司金融教材的核心知識體系主要基于西方國家市場背景,偏離中國國情,編撰關注中國實踐的公司金融教材,有助于學生理解我國特色公司金融問題,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根據公司金融學科專業特點,深度挖掘提煉思政元素,發掘相適應的思政案例,建設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庫,通過對我國現實熱點問題和實際案例的分析,向學生生動傳遞思政價值觀,增強思政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顯著提升思政教學效能。同時,建設好公司金融課程思政的配套慕課資源、教輔資料、文獻資料、習題庫等,以教學資源為載體將課程思政的思想內核全方位融入教學實踐。
第二,豐富公司金融課程思政的教學形式。教學形式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對思政內涵的高效傳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綜合運用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多方式開展公司金融課程思政建設。在課前,提供與專業知識相關的思政學習材料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提前進行學習思考。在課中,就核心知識點進行闡釋,并結合現實問題和實際案例的思政分析進一步引申展開,適時引入課堂討論,引發學生自主思考,讓思政教育入腦入心。在課后,積極組織開展社會實踐、實習實訓活動,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應用,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金融問題,推動課程思政走深走實。同時,積極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課程思政教學中的應用,綜合運用文字資料、圖表圖像、音頻、視頻、網頁等形式,借助網絡直播、群視頻、小程序等各種途徑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增加課程思政的趣味性和感染力,提升思政教育效能。
第三,增加公司金融課程考核中的思政元素。課程考核是檢驗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對教與學有直接的導向作用。要將思政元素融入公司金融課程考核,采取專業知識和價值引領并重的考核方式。在過程考核中,可以通過設置專業知識相關立足于中國實踐的現實議題,采用小組展示、互動討論、課后練習等方式根據學生表現進行思政考評。在期末考核中,也可以適當引入具有開放性、辯證性的思政教育試題。通過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考核,激勵學生自主提升思想政治素養,同時為優化調整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提供評價機制。
4?公司金融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
從學校層面,要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的統籌規劃和條件保障,加緊建立完善課程思政建設質量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學校層面做好課程思政頂層設計,全面規劃、統籌推進。要切實加強校級層面對課程思政建設的組織領導,建立校黨委統一領導、教務部門統籌規劃、各部門協調聯動、各院系各教學單位具體推進落實的工作格局,設立課程思政系列制度和方案,為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制度保障。統籌利用各項資源,加大課程思政建設投入,為課程思政建設提供經費保障。同時,加緊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課程思政建設質量考評標準和激勵機制,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成效納入教學單位和教師個人的績效考核體系,并作為教師職稱評定、評先評優的考核標準之一,加大對優秀課程思政建設成果的獎勵力度,提升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積極性。
從教師層面,要加強公司金融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建設,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課程思政教學的復合性對授課教師提出了很高要求,不僅需要具備專業背景,還要對黨史國史、中國實踐有系統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并能將相應的思政教育內容和專業知識有機結合融入課程教學,這是當前專業課教師比較欠缺的,因此應加緊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依托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教師網絡培訓中心,借助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引領功能,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專題培訓,積極開展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宣講學習活動,著力提升教師團隊思想政治素養。加強校內校際間的學習交流,通過交流研討、教學觀摩、教學培訓等方式推廣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先進經驗,探索搭建課程思政建設交流平臺,實現課程思政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此外,進一步落實推進教研室、教學團隊、課程組等基層教學組織的課程思政建設,建立課程思政集體備課制度,開展思政課教師與公司金融專業課教師合作教研,支持教學名師、學科領頭人等帶頭引領課程思政建設,切實提升教師團隊課程思政建設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人民日報,20041015.
[2]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R],20200528.
[3]汪曉東,董絲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重要論述綜述[J].經濟,2021(5):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