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孜
習主席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人民軍隊打贏能力”。未來戰場隨著遠距離、高精度、智能化武器裝備的投入使用,對參戰官兵心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實戰狀態下官兵面臨的心理考驗,提前制定好應對方案是提高部隊打贏能力的必然要求。雷達兵部隊作為我國空天預警的重要力量,是戰場情報信息的重要來源,由于其作戰任務和戰場環境的特殊性,官兵在戰時承受的心理壓力和沖擊與其他兵種明顯不同,容易形成心理“孤島效應”。
孤島效應原本是指電容串聯電路中,局部線路存在始終無電荷流動的現象,就像一座孤島。心理學上也有“孤島效應”這一比喻性表述,它是指一個人因為某種特定原因被限制在特定的時間或空間、具體或抽象的特定范圍內,出于利益關系和情感需要,會產生急劇的情感波動現象。雷達兵部隊由于任務特殊,其面臨的戰場環境具有明顯的“孤島”特點:一是雷達兵通常以營連為單位獨立作戰,且相互之間部署相距幾百公里,戰時難以相互支援,形似孤島。二是雷達兵部隊往往駐扎在高山海島,周邊環境惡劣、人煙稀少、交通不便,在物理空間上相對孤立。三是雷達兵部隊自身無對空防護能力,雷達裝備沉重、目標較大,且機動性能差,戰場上始終處于被動挨打地位。上述種種不利因素使一線作戰官兵時刻受到有形和無形“孤島”的影響,極易產生焦慮、易怒、怯戰、心力交瘁等一系列不良心理現象。
就官兵個體而言,戰時心理“孤島效應”一旦形成,將嚴重影響其戰斗力水平發揮,甚至會導致戰場違紀行為。分析心理“孤島效應”的作用機理,它與官兵平時出現的個別不良心理反應對官兵的影響有著明顯的區別。一是長期困擾。由于雷達兵作戰任務特點以及戰場環境客觀條件的限制,心理“孤島效應”往往伴隨官兵從進入戰場到整個作戰全過程。在這一較長的時間跨度中,官兵不良心理反應很容易由輕向重發展、由單一向多重發展。二是整體壓迫。在心理“孤島效應”形成后,多種不良心理反應往往會同時產生,對官兵思想、意志、情緒、身體機能形成整體壓迫,對官兵戰時心理能力提出了嚴峻考驗。三是耦合放大。戰時各項工作任務重、標準高、危險大,各種不良心理反應不僅會獨立存在,還會相互促進、耦合放大,使本來容易解決的個別心理問題,轉化為綜合而復雜的心理問題。此外,單個軍人的心理問題也容易在整個作戰分隊內相互傳播、相互影響,產生二次耦合放大,造成更大范圍內的消極影響。
為有效防范和破解雷達兵部隊一線官兵戰時心理“孤島效應”,需要從形成原因、作用機理、關鍵突破口三個方面探索破解之策。
雷達兵部隊官兵在戰時之所以容易形成心理“孤島效應”,其根本原因在于單獨駐防、條件艱苦、被動防御等現實“孤島”的存在,因此設法打破“孤島”封閉狀態是首要之舉。一要教育引導官兵放眼全局,沖破狹隘思想的束縛。要通過教育強化官兵聯合作戰意識,引導官兵認清現代戰爭不再是單個力量的對決,而是體系與體系的較量。雷達站雖然很小,且地處偏遠,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聯合作戰體系中的有效單元,甚至會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要通過使命任務教育,進一步引領官兵認識作戰任務的性質、意義,激發官兵使命感、榮譽感和責任感。要開展人民戰爭思想教育、親情教育,引導官兵認清我們的身后有偉大的祖國和全體人民的支持,更有遠方親人時刻的牽掛和期盼,強化官兵內心的情感依附,消除“孤獨”感。二要擴大和加快內外信息交流,打破信息牢籠的桎梏。要開辟戰時政治工作專用信道,第一時間將上級指示要求、戰場獲勝信息、敵軍信息等向官兵傳遞。要建立起與友鄰部隊溝通協調的機制,及時交換戰場信息和政治工作信息,讓官兵感受到友鄰部隊的戰友們正與我們并肩作戰。要通過篩查及時引入重大社會輿情信息、社會動態信息,為官兵提供他們關注的國際國內動態消息,使他們與社會保持不脫節。在落實保密要求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官兵與其家庭的基本信息交換通道,確保他們不會完全斷線。三要扎實開展好戰時群眾工作,爭取駐地政府與群眾的廣泛支持,突破環境條件的限制。要用人民戰爭思想教育一線官兵,使每名官兵牢記要熱愛人民、關心人民、依靠人民。一線任務分隊指揮員、黨支部群眾工作委員要主動走訪駐地政府相關部門和周邊人民群眾,積極做好宣傳工作,努力爭取在基本生活物資、道路搶修、傷員救護等方面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持。同時要積極宣揚好地方給予的幫助和支持,使官兵深刻感受到駐地政府和人民群眾一直和我們在一起。
內部環境對每一名官兵思想和心理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塑造良好的內部心理環境是防止和破解官兵心理“孤島效應”的最高效的辦法。一方面,各級指揮員要帶頭樹立積極樂觀心態。在戰斗打響前,指揮員一定要自己先樹立起必勝的信心,保持樂觀的心態,并通過戰前動員等形式把這份信心與樂觀傳遞給每位官兵。在戰斗進行過程中,特別是在遭受挫折、遇到艱難狀況的時候,指揮員在官兵面前必須保持舉重若輕的擔當和頑強必勝的毅力。要適時召集干部骨干搞好教育,把傳遞信心、保持樂觀作為一項重要的戰時政治工作內容緊抓不放。要及時搞好再動員,以指揮員的沉著冷靜、樂觀豁達為官兵提供心理的依靠。另一方面,分隊內部要形成團結互助的良好氛圍。分隊黨支部在戰斗準備階段要認真開展人員基本情況摸排,從影響戰斗力發揮的主要方面做好人員任務分配,視情建立技術互助、心理互助、思想互助小組,使官兵在任何一方面的困難都能得到連隊或者其他戰友的關心和幫助。要開展好團結互助教育,使官兵充分認識只有團結才能完成任務,講清關心幫助戰友其實也是在讓自己變得強大的道理。要在第一時間堅決糾正個別官兵破壞團結、個人主義、自私自利等行為,防止“破窗效應”。再者,要注重加強人文關懷。戰時官兵的伙食、住宿等基本生活保障,要根據條件最大限度給予滿足。官兵父母、家屬、子女存在現實困難的,應該依靠組織力量穩妥地做好幫扶工作,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每天利用點名、集會等時機對當天立下戰功、表現優異或者取得進步的同志給予表揚。對于犯了錯誤的同志,只要本人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堅決改正的,應該重新給他機會,不能“一棍子打死”。對于少數同志表現出的怯弱、焦慮等不良心理,要包容幫助,不能諷刺嘲笑。
心理“孤島效應”往往發生在個別心理素質不夠過硬的官兵身上,因此提高官兵個人戰時心理能力是有效應對心理“孤島效應”的關鍵。一要認真普及心理學常識,提高官兵自我識別和疏導調控能力。堅持系統學與重點學相結合,系統學習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認識人的大腦工作機制,掌握心理現象產生的基本過程。重點學習雷達兵一線官兵在戰時容易出現的不良心理反應,比如焦慮、心慌、恐懼等,逐個剖析這些心理現象產生的環境外因和官兵個體內因。堅持學原理與學方法相結合,既要教會官兵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更要教會官兵如何開展自我疏導,如何釋放不良情緒,如何求助專業力量幫助解決自身困難等。針對雷達兵基層分隊開展相關教學缺乏專業力量支撐的問題,可以由旅一級單位邀請地方高校心理學專家或者聯合軍隊院校開展課題攻關,錄制相關教學視頻下發基層,并同步開展線上輔導的方式解決。二要扎實開展戰時政治工作實戰化演練。官兵戰時心理能力只能在實戰化演練中磨礪提高。要將戰時政治工作深度融入到實戰化演練中,根據雷達兵編制體制特點,圍繞主要作戰對手心理戰的內容、方法和手段,精心設計演練課題;通過模擬真實的戰場情景,使官兵沉浸式體驗高技術戰爭中可能遭敵殺傷的程度和復雜多變的困難,增強官兵對實戰情景的心理適應力、承受力和應變力。三要厚實官兵戰場心理能力的底氣。周密的戰前準備、足夠的打贏信心是產生積極戰場心理反應的重要源頭,在平時的軍事訓練中就要以實戰化標準來嚴格要求官兵。要練就過硬的戰技術本領,比如,發現目標要盡早盡遠、誘餌雷達與主戰雷達要配合精準、陣地偽裝要做到全方位、雷達裝備的架設與拆收時間要盡量短等,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戰場生存概率。要靈活戰場指揮,通過創新戰法戰術隱真示假,通過全要素協同有效融入聯合作戰體系,通過周密的風險評估與風險管控彌補短板不足。四要借助外部專業力量開展戰時心理服務。雷達兵旅級單位要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為基層分隊官兵搭建戰時心理專家直通平臺,通過開展遠程網絡咨詢、視頻訪談等活動,及時分析掌握官兵心理狀況,第一時間發現官兵心理問題,識別心理“孤島效應”影響,指導開展心理疏導和心理問題處置等工作,有效提高官兵個人和基層作戰分隊整體戰時心理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