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念存
習主席深刻指出“培養戰斗精神,是軍隊戰斗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軍隊要能打仗、打勝仗,固然要靠戰略戰術,要靠體制機制,要靠武器裝備,要靠綜合國力,但沒有戰斗精神,光有好的作戰條件,軍隊也是不能打勝仗的”。培育新時代民兵戰斗精神,要注重在思想上喚醒,行動上點燃,法規上塑型,以思想和行動的相互融合相互激發催生血性膽氣。
當今世界戰略格局深刻演變,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增多,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適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安全戰略需求,前瞻研判可能出現的戰爭風險,扎實做好軍事斗爭準備。
戰爭威脅就在眼前,動員備戰刻不容緩。
一是戰爭沒有前后方,動員就是前線。從俄烏沖突中烏克蘭軍工廠早期就成為打擊目標事實看,現代戰爭已沒有空間位置上的前線和后方,也沒有時間軸線上的前半程和后半程,全縱深全程用已成為主流。民兵隊伍必須按照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的思想和標準練兵備戰。
二是戰爭隨時會爆發,動員即刻行動。從面對我民用流浪氣球,美動用先進戰機、大肆炒作威脅論看,戰爭爆發“由你不由我”,且作為全球第二體量的“大象”無法躲、也無處躲,國防動員體系必須立即樹起“丟掉幻想、準備打仗”“今夜就要開戰、馬上開始動員”的戰斗意識。
三是戰爭開啟智能化,動員必須創新。2023 年2 月8 日,美國國防部使用ChatGPT 撰寫了一篇關于成立新的反無人機特遣部隊的文章,例證了ChatGPT 在美軍事應用的飛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將是顛覆性作戰形態樣式。這就要求我們動員備戰必須加裝“智能”“數據”,研究生成“信息之智”“算法之智”,贏得制敵先機。
習主席強調“即使發生大的戰事,我們有完備的國防動員系統,有人民戰爭這個重要法寶,可以迅速動員起來”。可見國防動員在黨的武裝力量建設、國家安全與發展中的地位作用。繼改革重組后,順應軍隊體制改革,適應未來戰爭需求,國防動員體制進一步深化改革,指揮控制更加順暢,動員儲備強化實化,運行機制優化高效,對動員備戰提出新的更高的時代標準要求。
從戰斗精神培育分析,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是要把眼睛瞪起來。搞清“我在哪”,人進新體制,思想也進新體制,跟進轉變抓建理念、標準質量。要深刻理解國防動員“黨全面領導、政府抓建、軍隊使用”原則,加強協同創新,創新機制模式,以對國防動員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推進國防動員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
二是讓拳頭硬起來。搞清“我是誰”,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有幸趕上深化改革,必須擔起歷史使命,主動擔當、主動請纓,攻堅破解參戰援戰保戰難題課題,構建“眾籌型”情報體系,“派單式”支前模式等,在強軍興軍偉大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
三是讓腳步緊起來。搞清“我咋干”,體制深化改革,職能任務拓展,就好比與對手“競跑”,戰略機遇稍縱即逝,我們要抓住建功大好時機,深挖新域新質潛力資源,提升民兵新質分隊戰斗能力,改進后備力量建設質量。
民兵隊伍平時結合執行多樣化非戰爭軍事行動摔打磨礪,厚植國家戰爭潛力,為戰時儲備量足質優的后備兵員,一旦國家戰事需要,多出兵出好兵,堅決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全面鍛造當代革命軍人的精氣神,端正革命軍人價值追求特別是得失觀。
一是走出自我看自我。路阻且長、行則將至。兩頭駱駝穿越沙漠,行至途中都被玻璃扎腳,一頭拔出玻璃負重前行,另一頭原地抱怨憤怒。結果,堅守初心、負重前行的贏得綠洲,糾結當下、淪陷低谷的就此了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用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看當下,把眼前的事業做精彩,才能贏得人生事業雙成功。
二是跳出自我看自我。民兵,分布在經濟社會的各行各業中,遍布在各條戰線上。農業生產中,他們年富力強,有文化有闖勁,懂技術善作為,常常在各項生產活動中站排頭,當先鋒;企業生產和服務行業中,他們是工程、通信、化工、交通等技術崗位上的骨干力量,有的還是無人技術、信息網絡等新質民兵力量中的佼佼者。面對新時代使命任務,自省自問是自智,是否有本領恐慌的危機意識,是否直視能力素質、工作實績、作風形象等方面的短板不足,是否刀口向已、知恥后勇、奮起直追,是否聚心聚力國防動員強軍事業,這恐怕才是行穩致遠的關鍵。
三是超越自我看自我。追憶革命先輩,廣泛開展“學英模、講傳統、礪精兵”活動,用英雄事跡激勵民兵斗志、鼓舞民兵士氣。央視曾報道一位武裝部長當將軍的故事,主人公叫武仲良,因年齡偏大交流提升河南省新縣人武部任政委,按有的同志講“一眼看到天花板”,但他政治定力非凡,要當組織“一塊磚”也是“一塊優質磚”,人武部政委5 年,摘金奪銀137 次,榮立一等功。從武仲良同志的奮斗歷程可以看到,勤學苦練、超越自我,方可堪大用擔重任。現實實踐中,深入學習和對照感悟“共和國勛章”“七一勛章”等榮譽稱號獲得者的崇高精神,尤其是守島人民兵王繼才等英模事跡,培養砥礪民兵隊伍雷厲風行、敢打敢拼的頑強戰斗意志和過硬戰斗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