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以“人大代表護碧水,生態水城惠民生”為主題的人大代表專題約見國家機關負責人活動,在漣水縣人民政府大樓拉開帷幕。
“西茵湖經過整治后,觀感很好,但是今年又出現了發綠、發黃、返臭的情況,并且周邊部分污水管網長期破損,請問住建部門準備如何處理?”縣人大代表徐迎春指著屏幕上的現場圖片向住建局負責人首先發問。
“西茵湖南側文化廊旁的污水管破損,污水泄露,導致了湖面污染,我們計劃將破損污水管更換為環剛度高的DN800mm 的PE 實壁管,同時將管道埋入包封處理,重建破損駁岸。”住建部門誠懇的回答贏得與會人員頻頻點頭。
今年3 月,該縣人大常委會正式啟動“人大代表護碧水”專項行動,助力擦亮“生態水城”名片,充分發揮代表聯系群眾的獨特優勢,引導代表通過集中巡河、日常巡河等方式,收集交辦水環境方面的問題與建議。截至9 月,各鎮街在任人大代表河長制監督員共593名,對全縣417 個河長制監督管理水體實現了全覆蓋。各鎮街共開展集中巡河28 次,代表個人巡河1268 次,發現問題218 個,交辦問題194 件,辦結188 件,辦結率達到96.9%,大量水環境治理問題得到及時反饋,有力推動縣鎮兩級政府工作改進提升。
經代表申請、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同意,來自人大機關、鎮街的6 名基層人大代表,根據人大代表河長制監督員全年收集匯總的問題建議,圍繞幸福河湖建設、國省考斷面水質、生活污水治理、農業面源污染4個方面開展了周密而細致的現場調研,針對每個問題拍攝了現場圖片,約見時在大屏幕上“廣而告之”,倒逼政府部門直面問題。
“我縣幸福河湖建設有哪些短板,如何解決?”“某省考斷面從每年6 月份開始,溶解氧急劇下降,一直持續到8 月份底才有所好轉,請問是什么原因?”“水產養殖尾水的達標排放處理,采取了哪些措施?”……
活動現場,6名代表圍繞廣大群眾關心關切的突出問題,向縣生態環境局、住建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等4個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發問,得到了及時回應。特邀列席本次活動的漣城街道議政代表付敏表示:“漣城街道是我縣的主城區,水系復雜,群眾關注度高,約見過程中涉及很多群眾關心的問題,相關部門回答得很實在。”因民意相“約”、為發展而“見”,不僅是一句有感而發的話,更是對這場約見的高度認可。
為開展好本次專題約見,漣水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漣水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約見國家機關負責人暫行辦法》,為約見工作奠定制度基礎。暫行辦法對約見工作的流程環節、約見內容等均作出了詳細規定,讓代表有據可循、有理可依。
“本次約見進一步促進了廣大代表與政府及相關部門同心同德、凝心聚力,為推進生態水城建設履職盡責。”漣水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超說道。下一步,漣水縣人大將持續關注整改落實情況,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真正實現“約”出發展加速度,“見”到實干真擔當,為建設水清河美新漣水作出人大應有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