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明盼
團隊里200多位技術專家,100多位高級技師,以十年磨一劍的毅力,先后攻克了行業公認的7大項關鍵技術,形成了千噸級起重機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研發了全球最大的1.5 萬噸米塔機、440 噸礦卡、700 噸液壓挖掘機等一系列國產首臺套重大裝備;整機國產化100%,所有關鍵零部件均實現中國制造。
…………
這些成績屬于具有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領頭羊”之稱的徐工集團。其中就有全國人大代表,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單增海的竭誠奉獻。
“投身制造業近30年,我深刻體會到科技創新要摒棄幻想,走出一條自強道路;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對如何發揮代表作用,走自主創新道路,有著更加強烈的感受。”單增海如是說。
走進徐工振動噪聲實驗室,單增海正和同事們進行嚴謹的數據測試。只見工程機械的參數在變化,并一一顯示在電腦上,周圍仿佛進入了一個無聲世界。
他們在研究什么呢?
“這是徐工將‘智改數轉’作為一號工程,加快推進數字化研發的重要部分。”單增?;卮?,團隊正在對起重機產品開展振動噪聲數據采集,結合仿真技術,將這臺真實的起重機轉化為虛擬的數字樣機,開展產品振動噪聲性能的數字化研發實驗,最大限度降低產品作業時的振動噪聲,讓操作手體會到更舒適的環境,延長機器的壽命。

3 月5 日下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當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代表團,“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單增海銘記于心:“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又一次為制造業發展把脈定向、科學領航,更加堅定了我們搞好實體經濟、搞好制造業的決心和信心。”
回到江蘇,他始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反復學習和體悟,多次向當地制造業企業尤其是研發部門的員工傳達兩會精神,并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帶給徐工在全球的4.5萬名職工,以展奮斗之志。
徐工研究總院環境與振動噪聲技術研究所所長莊超聆聽了單代表的宣講和參會感受后說:“備受鼓舞、倍感振奮,也倍增干勁。目前,團隊正在開展產品環境適應性的數字化研發,希望結合先進的實驗方法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持續提升產品環境適應能力,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要發揮好人大代表作用,積極參加相關調查研究,了解企業和行業發展的需求、產業集群發展中的問題,為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發聲,以新戰力詮釋新作為?!睂τ谌绾巫龊靡幻恚瑔卧龊S凶约旱睦斫?。
徐州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作為來自該市的人大代表,單增海在一線忙研發的同時也常常思考——中國工程機械如何做大做強?
經過深入走訪、調研和座談,他在今年全國人代會上提出了“關于支持徐州市創建國家高端工程機械及核心零部件創新中心的建議”。單增海說,作為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依靠持續創新突破快速發展,已經在全球范圍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行業內領軍企業具備了向世界一流企業發起沖擊的基礎。但工程機械部分高端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嚴重制約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競爭力提升和產業發展安全。
要想工程機械領域“春色滿園”,就必須“百花齊放”,這需要平臺和政策的多方合力,更需萬千制造業從業者們的齊心奮斗?!拔医ㄗh支持徐州市創建國家高端工程機械及核心零部件創新中心,以國家創新中心建設為載體,研發一批國際領先、引領行業發展的主機及核心零部件產品,推動徐州工程機械集群建設成為極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先進制造業集群,助力我國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p>
徐工集團負責宣傳工作的劉彬說,單代表是一個實干的人,一直致力于攻克大項目、難項目,“忙”字貫穿了他生活的全部?!霸诠こ虣C械領域,我深耕了30年。但作為今年新當選的人大代表,我還需將豐富的經驗轉化為履職動力,為中國制造業發展鼓與呼?!眴卧龊S芍愿锌?!
2017 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工時乘坐過的全地面起重機,如今實現技術升級,關鍵指標達到全球第一,整機國產化率也由原來的71%提升到100%,徹底破除了“中國制造沒有芯”的魔咒。
這場“攻芯戰”的勝利,對徐工集團和單增海來說,特別值得自豪!他說,許多核心技術是求不到、買不來的,要堅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走研發之路,才能不斷解決“卡脖子”問題。
如今,50 歲的單增海秉持初心,堅守匠心,矢志不渝帶領團隊扎根一線車間,不斷攻克技術難關、突破“卡脖子”難題,力舉中國起重機在世界“擂臺”上的分量越來越“重”。
“他總是鞭策自己和團隊,堅持學習、鉆研和創新。”參與深海打撈垃圾機器人研究的徐工研究總院實驗員盛宇說,單代表自從進入徐工集團,在起重機研發上就再沒停下來。
超級移動起重機,被公認為科技含量最高、研發難度最大的產品之一,有世界工程機械技術“珠峰之頂”之稱。而說到攻關歷程和研發成果,單增海如數家珍:
徐工將全球最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從1200噸提升到2600噸,產品施工風電機組的安裝高度從最大100m突破到最大160m,風電機組功率從原來的2.5MW突破到8.5MW,全球唯一實現了陸上風機吊裝工況的全覆蓋;
“世界第一吊”2600 噸全地面起重機、“神州第一挖”700 噸液壓挖掘機、全球最大塔機、中國最大35 噸裝載機等多項國產首臺套重大裝備,近千項關鍵核心技術,一批關鍵核心零部件;
…………
單增海瘦削硬朗的臉龐上,榮譽感、自豪感、責任感一齊“拉滿”。
出自徐工集團!來自中國制造!一臺臺科技感十足、裝配著“中國芯”的大國重器,詮釋著中國制造業的攀登和轉型;一條條數字化研發生產線,凝結著眾多像單增海這樣的制造業領軍者的心血。“一定要在我們手中奮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眴卧龊5膱远ㄐ拍睿彩撬嵺`行的鏗鏘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