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廣向
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提出,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豐富學生的生活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道德實踐能力。教師應采用恰當的方式對學生滲透情感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一、聯系生活滲透感恩教育
教師可以利用文本中的知識點與生活情感點的聯系,讓學生在深刻的生活體驗中受到情感教育的雙向洗禮。例如教學“親情之愛”,我借助PPT課件展示了親情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的積極影響,學生深受感動。接著,我讓學生聯系實際談談自己所受到的親情之愛,有人談到生活中父母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在班級中引起了強烈的心靈共鳴,大家紛紛表示要刻苦學習,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二、借助故事滲透誠信教育
很多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忽略了對孩子的德育指引,導致部分學生誠信觀念淡薄,既影響了生際關系的和諧,又導致同學間矛盾頻發。例如教學“誠實守信”,我先播放《郭伋守信》的故事,讓學生談談感受,再讓他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在誠信方面的收獲與缺失,課堂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表示以后一定會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三、課堂導入滲透法治教育
教學中設置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導語,能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促使他們在思考中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感悟。例如教學“法律為我們護航”,在導入環節我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是否遇到過敲詐勒索?”一下子激發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他們爭先恐后地回答。接下來,我又因勢利導提出以下問題:“這種情況下,我們應如何應對呢?”學生紛紛踴躍發言,我順勢導入本課課題,讓學生明白在生活中遇到不法侵害時應該如何保護自己。學生被順利帶入課堂教學的情境中,以飽滿的激情探究答案,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法治教育的熏陶。
四、利用案例滲透挫折教育
學生大多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鮮少經受生活的磨難。教師應通過情感體驗向學生滲透情感教育,讓他們學會從容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并具備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例如教學“挫折面前也從容”,我先讓學生了解“挫折”及“挫折感”的意思,然后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我國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與病魔斗爭的故事。隨后,我讓學生聯系實際思考:1.成長中你經歷過挫折嗎?是如何應對的?2.進入初中以來,你面臨過怎樣的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在思考中不斷提高應對挫折的能力。
五、創設情境滲透生命教育
初中學生身心發展還不成熟,受家庭及社會不良觀念的影響,個別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對生活失去信念。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豐富的生命教育元素,在教學中適時滲透生命教育,端正學生的思想觀念,讓他們熱愛生活、敬畏生命。例如教學“綻放生命之花”,我借助多媒體播放了蟬的一生視頻,讓學生了解蟬的一生要經歷四年辛苦的勞作生活,才能換來陽光下一個月的快樂,引導學生探究、體會、思考生命的價值及意義。
初中道法課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教師應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利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及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