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小麗
(河源市龍川縣婦幼保健院,廣東 河源 517300)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一種在新生兒中較為常見的骨骼發育不良性疾病。女嬰DDH 的發病率高于男嬰,且左側髖關節的發病率高于右側。DDH 的發生與家族遺傳、妊娠時胎位不良、多胎妊娠、先天性斜頸等因素有關[1]。DDH 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療不當,會造成兒童跛行和繼發性周圍骨骼畸形,嚴重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早期矯治對于維持骨的健康發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并且越早治療越好,因此早期診治DDH 尤為重要。為有效防治DDH,配合我國《計劃生育》的實施,對嬰幼兒特別是體格檢查結果異常的嬰幼兒進行早期影像學檢查十分重要[2]。DDH 可通過X 線檢查和臨床檢查等方法來診斷。X 線檢查的基礎是骨密度成像,但嬰兒的骨骼中軟骨比例較高,這會對骨密度成像的質量產生一定影響,且X 線還會產生輻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臨床檢查主要是觀察髖關節外展情況和臀紋,能輔助診斷髖關節全脫位,但對髖關節發育不良和半脫位的診斷效果較差[3]。在嬰幼兒骨骼檢查中,超聲Graf 法對于透明軟骨的分辨率較高,并且無痛、無創、無輻射,不會對嬰幼兒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被廣泛認可。本文旨在探討Graf 超聲檢查法在嬰兒DDH 篩查及隨訪中的應用價值。
選取我院2021 年6 月至2022 年12 月期間收治的200 例疑似DDH 的嬰兒進行研究,其中男嬰62 例,女嬰138 例,月齡為1 ~3 個月,平均(2.04±0.53)個月。
全部嬰兒均接受Graf 超聲檢查法、X 線以及查體等檢查。Graf 超聲檢查法使用的儀器為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時使用高頻線陣探頭,頻率為7.5 MHz。檢查流程:在嬰兒進入檢查室后,將其體位擺放至側臥位,若嬰兒出現躁動、哭鬧等問題,需要進行安撫,待其情緒穩定后再繼續進行檢查。在檢查過程中,需要由嬰兒家長將嬰兒的膝關節和髖關節調整至合適的狀態和體位。將超聲探頭與嬰兒的軀干貼近,獲取髂骨平面、髖臼窩內髂骨最低點、髖臼冠狀切面以及橫切面等部位的影像,根據基線與骨頂線交點以及基線與軟骨頂線交點,測定髖關節α 角與β 角。X 線檢查使用的儀器為綜合性X 線機,輻射劑量為10 ~50 μsv,檢查流程:在嬰兒進入檢查室后,指導家長將嬰兒擺放至合適體位,保持肩部與下肢同寬,腳尖向內旋轉。若嬰兒出現躁動、哭鬧等問題,需要進行安撫,在確定嬰兒處于穩定狀態后,對其進行常規平掃。由兩名豐富經驗的醫師完成對嬰兒的查體,查體流程:用手對嬰兒的股骨頸與髖關節進行輕微撫觸,觀察髖關節外展情況及臀紋,兩名醫師需要經過討論得出統一的診斷結果。
將X 線檢查及查體結果作為確診結果,統計Graf 超聲檢查法診斷嬰兒DDH 的準確率、靈敏度和特異度。比較DDH 與髖關節發育正常嬰兒的髖關節α 角、β 角。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行卡方(χ2)檢驗;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X 線檢查及查體結果顯示,200 例嬰兒中陽性20 例,陰性180 例;Graf 超聲檢查結果顯示,200例嬰兒中陽性22 例,陰性178 例。將X 線檢查及查體結果作為確診結果,可知Graf 超聲檢查法診斷嬰兒DDH 的準確率為99.00%,與確診結果差異較?。≒>0.05)。詳見表1。

表1 Graf 超聲檢查法診斷嬰兒DDH 的準確率[例(%)]
DDH 嬰兒的髖關節α 角小于髖關節發育正常嬰兒,髖關節β 角大于髖關節發育正常嬰兒(P<0.05)。詳見表2。
表2 DDH 與髖關節發育正常嬰兒髖關節α 角、β 角的對比(°,±s)

表2 DDH 與髖關節發育正常嬰兒髖關節α 角、β 角的對比(°,±s)
組別α 角β 角DDH(n=20)44.87±5.5868.64±7.83髖關節發育正常(n=180) 63.82±4.6361.23±5.52 t 值16.9995.437 P 值<0.001<0.001
Graf 超聲檢查法診斷嬰兒DDH 的靈敏度為100.00%,特異度為98.89%。Graf 超聲檢查法的陽性及陰性結果見表3。

表3 Graf 超聲檢查法的陽性及陰性結果(例)
DDH 是一種髖關節疾病,其特點是先天的發育因素導致髖關節發育異常,可隨著生長發育而逐漸惡化。DDH 兒童由于髖臼發育不全,髖臼對股骨頭的覆蓋不足,會導致遠期的生物力學行為改變,并可能逐漸發展為承重區軟骨退變、股骨頭壞死和嚴重的骨關節炎。DDH 的發生機制及相關影響因素非常復雜,目前尚無明確的結論,但先天遺傳因素在DDH 的發生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4]。髖關節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髖關節完全脫位都是DDH 的表現形式。目前,對DDH 發病機制的研究涵蓋了胚胎理論、軟骨理論、韌帶松弛理論和基因理論等。胚胎理論認為兒童的先天胚基存在問題,導致臀部異常生長,最終引起錯位。軟骨理論認為,在胎兒時期,由于軟骨的存在,胎兒的臀部運動能力比骨盆更強,進而易導致DDH[5]。調查研究顯示,有些兒童天生髖關節不穩(半脫位),但在成長過程中可以變為正常、穩定的髖關節;有些兒童天生是健康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髖關節可能會發生半脫位或完全脫位。體檢是DDH 一種可靠的篩查手段,可較早地檢出DDH,特別適用于醫療水平較低的基層醫院,能夠及早發現疑似DDH 的高危人群。DDH 是一種動態的疾病,其危害性大,不僅局限于單一的髖關節脫位[6-7]。然而,常規的體檢只能診斷髖關節全脫位,不能確定是否存在髖臼發育異常,即難以診斷髖關節發育不良和髖關節半脫位。對于DDH 來說,影像學檢查如X 線檢查是常用的診斷方法,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然而,X線檢查對嬰幼兒配合度的要求較高,若存在哭鬧行為,會導致X 線拍攝的畫面模糊,進而影響診斷結果[8]。X 線會產生輻射,可能損傷嬰幼兒的生殖器官,安全性不理想。此外,X 線檢查主要以骨密度成像為主,但6 個月以內的嬰幼兒軟骨密度高,而X 線片不能反映軟骨和軟組織的狀況,難以清晰、完整地得到髖關節圖像,從而降低了診斷的敏感性。在DDH 的早期篩查中,采用X 線檢查和查體兩種方法雖然可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診斷方法[9]。
近年來,超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異常的診斷中。Graf 超聲檢查法能夠很好地分辨透明軟骨,從而有助于診斷嬰兒DDH。Graf 超聲檢查法通過進行體表邊界掃描,可以完整地反映髖關節的未骨化情況,并能進行動態觀察,為兒童DDH 的早期診斷奠定了基礎[10-11]。在嬰幼兒時期,髖關節大多由透明軟骨組成,而超聲可以清晰顯示嬰幼兒的髖臼形態、股骨頭的位置,以及軟骨性股骨頭與髖臼之間的關系。超聲還能顯示股骨頭、盂唇的形態和結構,提供X 線無法顯示的信息,并幫助評估髖關節的穩定性[12]。超聲檢查的精度和靈敏度都很高,且無電離輻射,具有很好的重復性和安全性。Graf 超聲檢查法適用于8 個月以內的嬰幼兒,靈敏度高,能夠檢出髖關節的細微變化。由于具有非侵入性,因此超聲檢查被廣泛應用于臨床[13]。超聲檢查是一種動態檢查,也是一種立體的影像學檢查,不僅能得到髖關節的標準影像,還能動態觀察髖關節的結構,是掌握髖關節形態結構的重要途徑[14]。利用Graf 超聲檢查法獲得正常髖關節的冠狀位,通過觀察髂骨、盂唇、髂骨頂和軟骨頂的發育情況,能夠為DDH 的臨床診斷提供思路。Graf 超聲檢查法是最早采用髖關節冠狀切面進行測量的超聲檢查方法,測量前需確定一個標準的冠狀切面。該方法依據髖關節標準冠狀切面聲像圖,觀察髖臼形態及股骨頭與髖臼的位置關系,并測量α 與β 角,進而能準確診斷DDH。但Graf 超聲檢查法也存在一定的主觀性,與操作人員的經驗和技術水平有關。因此,在進行超聲檢查時,需要家長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幫助,避免嬰幼兒肢體屈曲,以免對檢查結果造成不利影響。此外,需要由兩名或多名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影像學醫師一同讀片,以減少失誤,確保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15]。
本研究結果顯示,Graf 超聲檢查法診斷嬰兒DDH 的準確率為99.00%,與確診結果差異較?。≒>0.05);DDH 嬰兒的髖關節α 角小于髖關節發育正常嬰兒,髖關節β 角大于髖關節發育正常嬰兒(P<0.05);Graf 超聲檢查法診斷嬰兒DDH 的靈敏度為100.00%,特異度為98.89%。可見,針對嬰兒DDH,采用Graf 超聲檢查法進行篩查與隨訪有著明顯的優勢,檢出率高,可以很好地避免出現漏診或誤診的現象。同時,相較于X 線檢查,超聲檢查無輻射危險,能夠避免對嬰兒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夠反復進行檢查,獲取確切的檢查結果,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