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輝 夏飛飛
CA 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性病, 是因皮膚黏膜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所致, 主要表現為生殖器、肛門部位出現增生性損傷, 一般發生在較潮濕的皮膚與黏膜交界處, 好發于20~50 歲的人群, 通常通過性接觸和母嬰傳播, 其潛伏期長、復發率高[1]。CA 不僅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 還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 CA 主要采用微波、CO2激光和電灼術等方法進行治療, 而CO2激光治療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 能較徹底清除病灶, 效果較好, 幾乎不會損傷周圍正常組織, 不會遺留瘢痕, 但該治療方法有一定缺陷, 如只能對肉眼可見的病灶進行去除, 不能充分殺傷周圍潛伏的病毒, 因此復發率較高, 且治療后存在較明顯的疼痛感。研究報道顯示, 在僅用CO2激光治療的CA 患者中, 復發比例占40%~50%[2]。重組人干擾素α-2b 通過與HPV 表面受體結合來發揮抗病毒作用, 同時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促進患者病情轉歸。研究表明, 免疫炎癥反應參與了CA 的發生和進展過程[3]。為此, 本研究采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 注射液聯合CO2激光治療CA, 并與單純CO2激光治療的患者進行對比, 以期為CA 患者尋找更有效治療方法。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5 月~2021 年5 月本院皮膚科收治的首次發病的CA 患者82 例, 男44 歲, 女38 例;年齡21~65 歲, 平均年齡(37.2±9.3)歲;病程2~8 個月, 平均病程(3.8±1.4)個月;病灶數量1~6 個,平均病灶數量(3.5±0.8)個;病灶直徑1.5~7.5 mm, 平均病灶直徑(4.1±1.1)mm。納入標準:符合CA 的診斷標準[4];首次發病;入院前2 周未使用過抗病毒藥物、免疫調節劑等外用藥物治療;病程1~10 個月;對重組人干擾素α-2b 注射液、CO2激光治療無禁忌;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認知或精神異常者;入院前2 周內曾接受免疫抑制劑和抗病毒藥物外用治療者;不配合治療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及CO2激光治療有禁忌者;患有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炎性息肉者;孕婦和哺乳期女性;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CO2激光組和聯合組, 每組41 例。本研究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1.2.1 CO2激光組 采用CO2激光治療。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規消毒病灶區域的皮膚, 局部麻醉后, 設置CO2激光治療儀的功率為5~15 W, 以激光點射清除疣體, 深度至皮膚真皮淺層, 寬度約至疣體周圍1 mm, 治療結束后以1‰甲紫涂抹皮損處, 確保創面清潔干燥,并口服抗生素3 d 預防感染。治療后1 個月內禁止性生活, 配偶須配合檢查和治療, 以防再次交叉感染。
1.2.2 聯合組 在CO2激光組基礎上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2b 注射液治療。在CO2激光治療結束后當日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2b 注射液100 萬U, 間隔1 d 肌內注射1 次, 連續治療3 周。在CO2激光治療結束后口服抗生素3 d 預防感染。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及炎性因子水平、治療效果、治療安全性及復發情況。
1.3.1 免疫功能指標水平 采集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靜脈血5 ml, 用上海碧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BD FACSCanto Ⅱ流式細胞儀測定血中CD3+、CD4+、CD8+、CD4+/CD8+水平。
1.3.2 炎性因子水平 采集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靜脈血5 ml, 離心獲得上層血清后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血清TNF-α、IL-1 和IL-6 水平。
1.3.3 治療效果判定標準[5]治愈:治療后疣體徹底清除, 皮損完全消退, 醋酸白試驗陰性;顯效:皮損減少面積>70%, 醋酸白試驗弱陽性;有效:皮損減少面積30%~70%, 醋酸白試驗中等陽性;無效:皮損減少面積≤30%, 醋酸白試驗強陽性。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4 治療安全性及術后復發情況 觀察患者治療后紅腫、疼痛、糜爛、感染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對已治愈患者隨訪6 個月, 隨訪內容為對原皮損位置復查醋酸白試驗, 并觀察新發皮損發生與否, 若原皮損位置復查醋酸白試驗陽性或周圍有新疣體出現則判斷為復發。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聯合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顯高于CO2激光組, CD8+水平明顯低于CO2激光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x-±s)
2.2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 兩組TNF-α、IL-1、IL-6 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聯合組TNF-α、IL-1、IL-6 水平均明顯低于CO2激光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pg/m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pg/ml)
注:與CO2 激光組比較, aP<0.05
組別例數TNF-α IL-1 IL-6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CO2 激光組412.9±0.30.9±0.1242.1±45.6122.7±13.6137.4±19.293.2±11.5聯合組412.9±0.3 0.7±0.1a238.9±48.6 80.5±13.4a136.8±18.5 63.9±11.7a t 0 9.0550.30814.1530.14411.436 P 1 0.0000.7590.0000.8860.000
2.3 兩組治療安全性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安全性比較[n(%)]
2.4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聯合組總有效率高于CO2激光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5 兩組復發情況比較 CO2激光組復發5 例, 復發率為35.7%(5/14);聯合組復發1 例, 復發率為4.8%(1/21)。聯合組復發率明顯低于CO2激光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666, P=0.017<0.05)。
CA 具有潛伏時間長、傳染性強、復發率高等特點,其發生多因個人衛生差、不潔性生活所致, 主要通過性接觸和母嬰傳播。當患者感染HPV 后通過肛周皮膚黏膜或外生殖器損傷處進入基底細胞, 并在角質形成細胞中完成復制, 形成病毒顆粒, 這些病毒顆粒隨角質外排, 誘導一系列細胞因子高表達, 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最終導致CA 的發生[6]。大多數CA 患者無典型癥狀, 偶有疼痛、瘙癢、性交出血等癥狀, 發病早期表現為病灶區皮膚有單個或多個集群分布丘疹, 丘疹呈紅色或污灰色雞冠狀、菜花樣隆起。目前, CO2激光治療是CA最常用的一種, 它可較徹底地清除疣體病灶,起效較快, 且幾乎不會損傷周圍正常組織, 治療后也不會遺留瘢痕, 但該法只能清除肉眼能觀察到的病灶, 對病灶周圍潛在病毒不能有效清除, 并可能對病灶周圍正常組織造成損傷, 同時治療后存在較劇烈的疼痛, 加之患者機體免疫功能減弱, 對HPV 病毒清除能力較差,同時會促進HPV 繁殖, 因此復發風險較高[7-9]。
重組人干擾素α-2b 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 它可有效抑制HPV 復制, 阻斷病毒增殖, 并可誘導抗病毒蛋白合成, 提高機體對HPV 感染的清除能力;可誘導機體釋放內源性干擾素, 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提高自然殺傷細胞(NK 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對HPV的吞噬能力, 從而發揮抗病毒的作用。研究證實[10],HPV 感染可致患者機體免疫功能減弱, 機體免疫功能減弱時, HPV 感染風險上升。歐麗娜等[11]報道, CA患者細胞免疫功能偏低, 其血清TNF-α、IL-1、IL-6水平等炎性因子明顯上升, 說明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有利于改善細胞免疫功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聯合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顯高于CO2激光組, CD8+水平明顯低于CO2激光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聯合組TNF-α、IL-1、IL-6 水平均明顯低于CO2激光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重組人干擾素α-2b 聯合CO2激光治療能明顯提高CA 患者的免疫功能, 抑制患者機體炎癥反應狀態。聯合組總有效率高于CO2激光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6 個月, CO2激光組復發5 例, 復發率為35.7%(5/14);聯合組復發1 例, 復發率為4.8%(1/21)。聯合組復發率明顯低于CO2激光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重組人干擾素α-2b 聯合CO2激光治療可提升CA 患者臨床療效, 降低其復發率, 且安全性較高。
總之, 重組人干擾素α-2b 聯合CO2激光治療能明顯改善CA 患者的免疫功能, 減輕機體炎癥反應, 提高臨床療效, 降低復發風險, 值得臨床推廣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