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凱倫,杜冰冰
(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北京 100105)
“國潮”是中國風潮流或中國文化潮流的簡稱,它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當代社會中的回歸和再創作的一種表現形式。國潮強調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相結合,將中國傳統的設計、圖案、符號和元素融入現代流行服裝設計中,以展示中國獨特的審美觀念和文化特色。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漢服、剪紙、捏塑等傳統文化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并逐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這一現象為現代時尚品牌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在這一過程中,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有機結合將成為中國時尚界發展的重要動力,為中國時尚品牌在全球市場上的崛起提供更多機遇和可能。
在《山海經》中,可以觀察到不同種類的生物形態之間存在著相似的組合方式,其中最常見且具有代表性的是半人半獸和多獸的組合,其大致歸納為三類:一是異形組合造型,將不同動物和人類的身體部分進行組合和變換的形態;二是置換造型,名稱與形體迥然不同;三是異化造型,將某一物種的多個身體部分進行疊加和復制的形態[1]。
異形構成是設計領域中一種常見的形式,它通過對兩種或更多形象素材進行重新組合,創造出全新的形象。異形構成的藝術表達形式將現實與想象嫁接在一起,展現了古代先民非凡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呈現出強烈的荒誕美感。《山海經》中異形組合有兩種主要形態:動物之間融合的造型形態和動物與人融合的造型形態。動物之間融合如文鰩魚的形象融合了魚類和鳥類的特征,羬羊的形象融合了山羊和馬的特征,形成了令人稱奇、引發遐想的新生物形象。動物與人融合的造型形態是在動物形象的基礎上進行創造,通過相互替換動物和人的部分肢體,呈現出具有怪誕感和神秘感的異形形態。如橐肥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英招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2]。這種形象可能源于古代先民樸素的主體意識,不僅體現了原始文明掌握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還傳遞了對生態平衡和物種和諧共存的思考[3]。異形組合造型的瑞獸形象既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和創作靈感,又展示了古代文化和審美理念與現代設計的相互映照與關聯。通過對異形構成的提煉和應用,設計師們可以獲得豐富的創作靈感,創作出獨特而富有創新性的作品,進一步展示文化的多樣性和創意的力量。
置換是一種現代設計構成方式,其通過超現實的組合方法將某物質的特定元素與本不屬于該物質的元素進行重組,以表達全新的意義和表現形式。在《山海經》中,一些異獸的名稱和形象在現代看來可能呈現出一些不協調之處,如寓鳥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天馬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這種置換造型的成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首先,《山海經》是非常古老的作品,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許多瑞獸的原始繪本形態已經失傳;其次,在《山海經》的傳承和抄寫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影響,不同版本之間異獸形象可能會存在差異。這也解釋了為何不同版本中同一異獸的形象可能存在差別。
在《山海經》中,瑞獸通過多種形態展現異化造型的形態。這種異化造型主要通過夸張變形和增加或減少肢體數量來體現,如箴魚其狀如儵,其喙如箴;九尾狐其狀如狐而九尾。這種處理方式使得瑞獸的形象與常規動物形象截然不同,并通過視覺沖擊力突出其獨特性。異化造型形態不僅令人注目,還引導觀者對瑞獸所承載的意義進行深入思考。它豐富了藝術表現,超越了現實的限制,展現出怪誕和奇幻的特點。當觀者面對瑞獸形象時,會產生獨特的視覺沖擊,激發好奇心和想象力,并引發對瑞獸所代表的意義和象征性的探索[4]。同時,夸張變形具有戲劇性和娛樂性,為觀者提供愉快的藝術體驗,并保持對瑞獸文化的濃厚興趣。
中國服裝品牌中的《山海經》瑞獸元素指的是將《山海經》中描述的瑞獸形象融入服裝設計,以展示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中國的服裝設計中,展現《山海經》中神秘怪異元素的方式主要通過具體圖像造型和概念解構造型的表達。這些服裝品牌通過創意的設計和藝術的手法,以時尚且現代的方式向消費者展示瑞獸元素,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特色和象征意義,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通過在服裝設計中運用《山海經》瑞獸元素,中國服裝品牌展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熱愛,不僅滿足了人們對時尚與美的追求,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認知,為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內外樹立了更加積極的形象。
具體圖像造型的表達方式是通過拿來主義的手法,即將瑞獸元素直接應用在服裝設計中。具體圖像造型設計從已有的具體圖像中取材,使得設計的產品具備直觀的視覺效果[5]。在《山海經》中,瑞獸形象常常被模仿表達,設計師在保持原書中瑞獸特有描寫形象的基礎上,稍作調整以符合現代審美觀的色彩和形態,形成直觀的視覺效果[6]。這些被廣為熟知的元素常見于國潮服裝圖案中,瑞獸元素通過各種工藝來呈現,如印花、印染、刺繡等。它們通常被精致細膩的手法描繪,展現出傳統文化的瑰麗與神秘感。這些圖案大多以局部圖案的形式出現在衣領、袖口、裙擺、胸前等部位,使整體設計充滿了藝術感和文化內涵。以朗姿為例,將流行高級色彩巧妙地融入了運營圖樣的形態中。借助精細的刺繡工藝,將當代畫家筆下的瑞獸栩栩如生地還原出來,如圖1 所示。另外,LAGOGO 從《山海經》繪本中提取了吉祥神獸的圖案元素,并進行重新組合和二次創新,把可愛善良的“羬羊”、驅邪避兇的“猙”,以及火神“畢方”等神獸圖案,以白描的手法進行演繹,并結合祥云、山海、艷陽等元素,繡在各種面料上,如圖2所示。這樣的設計創意將傳統文化與時尚風格巧妙地結合起來,不僅傳承了傳統文化,還迎合了現代潮流趨勢,使服裝更具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

圖1 朗姿《山海經》系列

圖2 LAGOGO“羬羊”靈感服裝
概念解構造型是指設計師們通過對瑞獸元素的解構和重新組合,創作出富有創意和藝術性的服裝設計。他們抽取瑞獸形象的關鍵特征,如文鰩的翅膀、白鹿的角、九尾狐的尾巴等,然后將這些元素進行重新組織和再創造。通過巧妙地將形態和結構進行轉換,創造出了獨特且富有張力的服裝造型。舉例來說,歐時力與藝術家林海合作推出了《百繪山海經》系列,該系列精選了白鹿、文鰩、谿邊和麖等四大祥瑞靈獸,旨在將前衛剪裁與現代設計相融合,在“新中式”的時尚演繹中詮釋自先祖時代流傳下來的美好祝愿。其中,《百繪山海經》系列以文鰩魚為創作靈感的設計尤為引人注目。該設計采用了水洗藍牛仔面料作為底色,通過巧妙的鏤空蕾絲剪裁技術,在面料上細致地點綴出文鰩魚的形象,展現出原始時代深海的神秘旖旎,如圖3 所示。同時,為了突破常規,設計師摒棄了傳統的旗袍盤扣設計,取而代之的是文鰩造型為靈感的剪裁,使現代摩登與傳統典雅之間達到了極佳的平衡,如圖4 所示。這種概念解構的表達方式允許設計師們充分發揮創造力,將神秘的瑞獸元素與時尚設計相融合,呈現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不僅讓人們感受到山海經中神秘靈獸的印記,也彰顯了品牌對文化傳承的積極態度和創新精神[7]。

圖3 歐時力《百繪山海經》系列

圖4 歐時力《百繪山海經》系列
如今,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廣泛融入“國潮”服裝設計已經成為一種突出的趨勢,但這個趨勢也引發了一系列值得關注的問題和缺陷。首要問題在于這些設計缺乏獨特性和創新性。盡管中國元素在國內外市場上得到廣泛運用,但讓人擔憂的是,大量采用這些元素的設計缺乏獨特的創意和創新的處理方式。以《山海經》中的鳳鳥和龍為例,它們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瑞獸形象,在各類設計中被頻繁地使用。然而,由于對《山海經》了解不深的設計師通常只關注這兩種瑞獸作為元素,并機械地將其反復運用在設計產品中,導致元素使用同質化不可避免地使消費者產生審美疲勞。
《山海經》記載了中國上古時期的各種奇異景觀和生靈,以及許多神話傳說和文化知識,是一部具有極高學術價值和藝術魅力的百科全書式作品。設計師應該通過深入研究和細致理解《山海經》所蘊藏的深刻內涵,挖掘更多豐富多樣的元素,并將其與當代設計語言相結合。這樣可以打破傳統的束縛,賦予設計以獨特的創意表達和審美觀點。通過注重創新處理和獨特呈現,設計師能夠創造出與眾不同的作品,從而提供給消費者更加新穎、有吸引力的設計選擇。此外,設計教育和行業交流也起著關鍵的作用。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培養,使設計師具備更深入的文化理解和認知,在創作過程中能夠更自覺地發揮創意,尋找獨特的設計表達方式。同時,設計師之間的交流合作也可以促進不同觀點的碰撞和啟發,為設計注入更多創新的元素和理念。
針對《山海經》瑞獸形象在國潮服裝設計中的應用,設計師應該通過深入研究和細致理解《山海經》所蘊藏的深刻內涵,挖掘更多豐富多樣的元素,并將其與當代設計語言相結合,對中國時尚走向國際市場之路提供助力。同時,設計師應以創新的態度融匯傳統與現代,將瑞獸文化與現代時尚設計相融合,創造出富有中國特色和獨特韻味的時尚作品,用古老而神秘的瑞獸文化賦予現代服裝以生命力和活力,使瑞獸文化更好地融入國潮設計之中,讓傳統瑞獸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