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科學的現代管理方法,是公立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醫院經濟活動中,全面預算管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醫院內部控制體系的核心是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預算管理在醫院內部控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精細化管理視角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優化措施,以期為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優化
引言
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科學、系統、合理的現代管理方法。通過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可以幫助醫院優化資源配置,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經濟效益。然而,當前我國公立醫院在全面預算管理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首先,公立醫院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面臨著復雜的市場環境和外部監管壓力,因此缺乏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我國公立醫院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組織機構不健全、運行機制不完善、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考核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最后,我國公立醫院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監督機制。因此,為了實現公立醫院內部控制與管理目標,提高公立醫院服務水平和運營效率,需要進一步完善并優化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一、預算管理的基本含義
預算執行是全面預算管理的最終環節,是在日常業務活動和計劃安排基礎上,通過編制的財務收支預算、經營計劃和投資項目計劃,將預算目標轉化為具體的經濟活動并進行控制和考核的過程[1]。
(一)預算執行的主要內容
預算執行是指各責任中心按照預算確定的目標完成各項經濟活動的過程,是對預算控制、分析、考核的最終環節。預算執行主要包括編制預算、執行預算、分析考核三個環節,其中編制預算是整個預算管理過程的起點,是在經濟環境、經營環境和政策法規等因素影響下,為實現部門或單位的戰略目標所做出的規劃和安排;執行預算是在編制預算過程中所確定的目標在實際經濟活動中的具體體現;分析考核是在執行過程中對有關業務活動及業績指標進行分析,從中找出存在的問題,進一步研究提出改進措施,并在分析的基礎上對責任中心和責任部門進行考核。預算執行是一個動態過程,受各種因素影響,而不會一成不變。醫院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各項指標進行調整和修改,并及時通報各責任中心和責任部門。由于執行預算不同于編制預算,因此對執行結果也應及時進行分析與考核。
(二)預算管理的主要控制方法
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通過對各項業務活動的過程控制、結果控制和目標控制,實現預算的動態控制。預算管理的主要控制方法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在預算編制、審批環節采取措施,使其符合客觀實際,并及時糾正偏差;事中控制是指在執行過程中采取措施,監督執行進度及效果;事后控制是指在預算執行完成后對其結果進行評價,分析差異原因。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的目的都在于發現偏差、糾正偏差。
醫院預算管理的主要環節是在預算編制和審批環節,通過對各項業務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糾正偏差,從而實現對醫院經濟活動的有效管理。
二、預算編制方法
(一)零基預算
零基預算是指從零開始編制預算,不考慮過去的成績、經驗和業績,直接從零開始計算各種費用和收入,將所有費用和收入進行重新分配,以求得最優結果的預算編制方法。零基預算具有很強的靈活性、針對性、可行性和合理性,在編制過程中可以充分體現出醫院各部門的工作目標和醫院戰略目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調動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也能很好地解決醫院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零基預算是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可以有效地克服傳統預算編制方法存在的缺陷。
(二)滾動預算
滾動預算是指根據醫院未來幾年的實際情況來對醫院年度預算進行編制,通過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預測未來幾年可能出現的情況,再根據這些預測數據編制未來幾年的全面預算。滾動預算具有很強的靈活性、針對性和可行性,能夠充分體現出醫院各部門工作目標和醫院戰略目標之間的內在聯系,為醫院制定發展規劃提供依據。同時,滾動預算也能充分考慮到醫院各項活動之間的相互影響,能夠有效提高醫院戰略目標實現效率。
(三)增量預算
增量預算是指對每一個編制期內預計總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差值進行調整的一種方法。增量預算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針對性,能夠充分調動各部門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可以有效解決傳統預算編制方法存在的問題。在編制過程中,可以根據市場形勢變化對經營業績進行評價和預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各部門提高工作效率和創新能力,從而促進醫院整體效益實現最大化。此外,增量預算還能更好地適應醫院戰略目標變化和不斷調整過程中各項活動的需要。
(四)預算執行
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下,預算執行分為預算編制、執行、控制和考核四個階段,各階段有各自不同的側重點,醫院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各個階段的重點工作。在編制預算時,應把預算目標細化到部門、科室和個人,明確各項工作任務和具體措施。在執行階段,醫院應注重各部門和科室之間的溝通協調,對醫院整體經濟活動進行分析和總結,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同時,醫院還應定期進行檢查和考核,將檢查結果及時反饋給各部門、科室和個人。在控制階段,醫院應重點關注各項經濟活動的執行情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及時解決。同時,醫院還應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將全面預算管理體系與內部控制相結合,確保各項經濟活動得到有效控制。表1為成本費用分類預算基本思維[2]。
三、精細化管理視角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優化措施
(一)加強預算管理意識,完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首先,公立醫院應該加強對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在實際工作中增強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具體來說,公立醫院應該加大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使其充分了解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公立醫院還應該通過制定相關制度來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其次,公立醫院應該建立完善的組織結構體系。根據醫院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設置全面預算管理機構和編制部門、審批部門等。最后,公立醫院還應該加強對制度體系的完善。在執行全面預算過程中,制度體系發揮著重要作用。公立醫院應該在建立健全制度體系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和優化制度體系中的相關內容。通過強化對制度體系的制定和執行力度,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流程和財務審批制度、財務控制制度等相關內容,從而有效促進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明確預算管理責任,加強預算控制與監督
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明確各部門責任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應明確各部門負責人的職責,使其能夠在具體工作中明確自己的工作范圍與職責。同時,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使各部門能夠在工作中遵守各項規定,從而保障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實。其次,應將預算執行責任落實到具體部門。公立醫院應根據醫院發展情況及各部門職責情況來制定預算目標,同時由預算管理委員會統一制定預算目標并下達至各相關部門。在對預算目標進行分解后,應由各部門負責人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落實與調整。此外,還需制定相應的績效考核制度,使其能夠對預算目標實施有效監督。
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中,還需要加強預算控制與監督工作。首先,公立醫院應建立相應的財務預警系統,對各項收支情況進行有效監管與控制。其次,在實際工作中應對所有收支項目進行認真分析,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最后,在醫院內部制定出完善的監督機制與獎懲措施,確保醫院能夠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
(三)優化預算編制方法,科學制定預算目標
1.優化預算編制方法
精細化管理視角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建立需要以完善的預算編制方法為基礎,因為不同的預算編制方法所具備的優勢不同。現階段我國公立醫院在對預算進行編制時,常常采用零基預算法,這種方法可以讓公立醫院在資源配置上實現有效平衡,對于提升公立醫院預算編制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零基預算法能夠根據客觀因素對項目資金進行合理分配,促使公立醫院在資源配置上實現有效平衡。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很難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從而導致預算編制的結果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時,應該科學選擇預算編制方法,提高預算編制質量[3]。
2.科學制定全面預算目標
制定全面預算目標是對公立醫院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規劃和安排,同時也是實現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目標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公立醫院都會忽視全面預算目標的制定,這就導致公立醫院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時出現盲目行為。因此公立醫院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時需要科學制定全面預算目標,結合自身發展狀況、外部環境因素等進行分析研究,使全面預算目標既具有前瞻性又能夠符合醫院發展需求,從而提升全面預算管理質量。
(四)做好績效考核評價,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
首先,公立醫院要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為了能夠科學地對預算績效進行評價,可以將其劃分為若干個不同的板塊,每個板塊要有科學的考核指標。其次,要把預算績效評價工作做好。醫院應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做到公正、客觀、透明,確保預算績效評價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最后,公立醫院要做好全面預算管理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與員工工資掛鉤,加強員工對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通過精細化管理視角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不斷優化完善,能夠充分調動公立醫院員工工作積極性,提升其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還能使公立醫院員工對全面預算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為其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從而促進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五)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1.重視預算執行過程管理,發揮預算的控制功能
在公立醫院全面預算執行過程中,要對醫院各個部門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對于不合理的開支要及時糾正。同時,對于資金使用情況要進行定期檢查,對于出現異常的現象要及時解決。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加強對預算執行的考核評價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2.定期進行分析與反饋,注重預算考核評價
公立醫院在實行預算管理時,要對各個部門的收支情況進行分析,以此來預測下一年度醫院的收支情況。對于出現的異常情況要及時進行解決和糾正,對于出現的問題要進行總結并找出原因,以此來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4]。
3.健全內部控制機制
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制度是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內部控制制度對醫院財務活動、經營活動以及其他重要業務活動進行規范和監督。因此,公立醫院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要按照內部控制制度對醫院內各部門、各環節進行監管,確保其能夠有效地執行內部控制制度。
四、結束語
總之,公立醫院應以精細化管理為導向,不斷完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全面預算的監督和管控。本文通過對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精細化管理視角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優化措施,希望能夠為提升公立醫院內部控制水平、提升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供一定借鑒。
參考文獻:
[1] 孫國龍,邵金霞.精細化管理視角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優化研究[J].大眾投資指南,2022(7):170-172.
[2] 褚曉靜,徐秋萍,魯一鳴.“互聯網+”環境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 2023(3):3.
[3] 顧紅萍,洪梅,毛榮芳,丁海霞.公立醫院“雙基礎”預算一體化管理系統的構建研究——以T醫院為例[J].中國總會計師, 2022(9):43-47.
[4] 林蓉.關于公立醫院如何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思考[J].中國產經, 2022(20):3.
作者簡介:林紅艷,女,1989年3月生,漢族,河南商丘人 ,大專,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全面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