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傳統文化視角下的特色專業建設改革

2023-12-15 14:32:43鄧石蘭
江蘇陶瓷 2023年5期
關鍵詞:產品設計傳統文化

鄧石蘭

摘要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底蘊,與教育緊密相關,對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促進作用。文化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高等教育,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本文從弘揚及發展傳統文化視角及地方性高校客觀實際出發,探討產品設計特色專業建設改革模式,提出針對性的改革意見建議,以此達到培養德能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產品設計人才目標。

關鍵詞? 產品設計;傳統文化;特色專業建設

基金項目:韓山師范學院2020年質量工程建設項目:產品設計特色專業建設(編號:520050)。

0引言

2022年3月3日教育部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綱要》強調,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途徑,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2022年5月27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道德和精神的一部分,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傳統文化中包含著祖先的智慧和精神財富,在現代文化時代,學習和弘揚傳統文化可以增加對文化的了解、認同和尊重,甚至可以找到本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高校是傳承和傳播文化的重要場所,高校教育是學習傳統文化和發揚民族精神的理想載體,同時亦是專業建設的職責所在。高校可以提供全面、深刻又頗有新意的傳統文化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了解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創新意識。辯證看待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深厚的哲學思想、歷史文化和藝術審美等多個方面。學生在掌握基礎教育知識體系的同時,如果能夠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然會受到卓越思維的啟發、承傳經驗和智慧,從而有助于學生成為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總而言之,弘揚傳統文化和高校之間的關系是緊密相連的,協同協作、共促進步。

1專業概況簡介

產品設計專業是韓山師范學院美術學院下設的本科專業,原為藝術設計專業下的陶瓷設計方向,從2005年開始招生,因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調整,2013年調整為四年全日制本科產品設計專業,至2023年7月共培養14屆畢業生500余人,目前所開設的專業方向包含三個,其中包括陶瓷產品、陶瓷裝飾、陶瓷雕塑。人才培養以當地陶瓷行業為依托,立足潮汕地區,服務廣東,輻射全國相關產區,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秉承傳承創新的設計理念,按照“應用型、地方性、開放性”的總體定位,注重優化專業,強化內涵建設,突出特色,充分發揮陶瓷產區辦學的優勢。產品設計專業著力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藝術創新能力,培養符合當代發展的陶瓷產品設計專業人才,為地方陶瓷產業和文創產業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

2傳統文化視角下的產品設計專業特色建設的可行性分析

(1)獨特優越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與某一特定區域、民族或國家有關的文化,它包括了地方語言、民俗、宗教信仰、歷史傳統、地理環境等方面的內容。高等教育已經走向了多元化和綜合化,而地域文化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傳承,將專業建設與地域文化融合起來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可以有效地實現專業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同時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和專業發展,推動學院的良性發展和社會服務能力提升。

韓山師范學院地處廣東省粵東地區的潮州市,潮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同時是粵東地區的文化中心,擁有1 600多年的歷史,享有“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等美譽。潮繡、潮雕、潮塑、潮劇和功夫茶、潮州菜等等被視為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如此獨特優越的地域傳統文化為產品設計專業特色建設帶來無限的契機及可能。

(2)歷史悠久的陶瓷文化

韓山師范學院產品設計專業是基于陶瓷材料的產品設計開發專業,課程知識涵蓋陶瓷整個設計制作流程。潮州陶瓷產業和傳統陶瓷工藝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燒制陶器,唐代有較大規模的瓷器生產,文化底蘊深厚、風格獨特、體系完整,是中國古瓷都和陶瓷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陶瓷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包括成形、裝飾、燒成等方面的技術,在儒道釋觀念影響下,還包含了中國古代思想、道德、倫理等方面的元素,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影響力。陶瓷藝術品作為一種傳統工藝品,凝聚著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精神,傳統文化在陶瓷器上留下了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例如宋代白瓷、元代青花、明代五彩、清代粉古彩等等,這些陶瓷器具有獨特的造型、圖案、色彩等特點,成為特定歷史時期文化習俗的生動表現。因此,產品設計專業在建設特色時可追溯歷史,借鑒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充分發揮其特色文化優勢。

(3)國家政策導向及扶持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等文件均提及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點建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進非遺進校園,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高等教育,并組織和實施相應的保障措施。2018年廣東省教育廳關于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的通知,因勢利導下韓山師范學院積極參與項目申報,成為首批廣東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之一,傳承項目為潮州陶瓷手工技藝。目前,該基地已成為對校內外的陶瓷文化交流、展示窗口,教師開展課程建設、學科研究的科研平臺。

3產品設計特色專業建設實踐探索

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產品設計作為一門綜合性、應用性較強的學科,應當注重傳統文化的滲透和融合。因此,傳統文化視角下的產品設計特色專業建設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提升文化素養

學生的文化素養需要從根本上提升,傳統文化課程必不可少。與專業相關的傳統文化課程可包括:中國美術史、中國工藝美術史、陶瓷史、美術鑒賞、陶瓷與中國文化等。通過不同的課程講解不同時期藝術的表現形式,造型、紋飾、色彩的演變,工藝技術的發展與變遷,文化內涵及美學特征等等,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審美素養及思辨能力,構建傳統知識體系,進而拓展自己的藝術修養及思維創作能力。除傳統文化課程的學習,學生參與傳統文化活動亦是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有效途徑,可以組織學生參觀陶瓷博物館、陶瓷工藝展、大師工作室等,使學生近距離接觸和了解陶瓷文化的發展歷程,還可以通過講座、論壇等形式邀請專家學者深入剖析傳統文化中的設計價值,在見聞中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此外,需強化實踐性教學,除課堂中學生進行陶瓷產品制作、花紙裝飾設計等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如潮州的茶藝表演、嵌瓷制作、潮州剪紙等等,學生還可以參與傳統文化宣傳及推廣實踐活動,如參與非遺技藝的保護及傳承工作,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2)實踐教學中的工匠精神融入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工匠精神涵蓋著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涵,是對工作追求卓越的態度。工匠的工作不僅是技藝的傳承,也將其視為身心合一的修行,專注于制作過程的每一個細節,注重材料的了解與把握,傾注高度的專注與耐心,追求完美與極致。工匠精神不僅在傳統制造業中得以傳承,在現代設計中也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韓山師范學院產品設計專業是一門針對陶瓷產品設計的專業,技術性、實踐性及創新性要求極高。在以實踐為主導的課程體系中,課程實踐占總學時比例的52.6%,學生需掌握陶瓷產品的整個制作工藝,包括成形、裝飾、燒成等。此外,學生還需要掌握產品的設計開發流程,并能夠通過軟件完成二維工程圖及三維效果圖繪制,準確表達創作意圖。工匠精神的融入,可以使學生在設計中更注重細節的關注和把控,從產品的功能、形態、人機交互等方面進行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使產品更趨于完善并貼近市場需求,這種精神也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成為設計創新的動力,推動設計能力的提升,在探索中更好地掌握實踐技能,錘煉實踐能力。在每一次的實踐訓練中有意識地引導,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其內涵實質,使之成為棟梁之材。

(3)中國傳統美學在產品設計課程中的滲透

中國美學思想意蘊深厚、源遠流長,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美學包括了許多方面,如中國畫、詩詞、書法、景觀園林等等,遍及藝術的各個流派、領域及思潮,將哲學與藝術融為一體,對藝術產生巨大的影響,這樣的影響延續至今,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現代設計的發展,其中也涵蓋著產品設計。中國傳統美學注重和諧、平衡、節制、自然等元素,這些元素均可運用于產品設計中。比如在色彩上,中國傳統美學注重五行的配合以及陰陽調和,因此在產品設計中可以運用不同的色彩搭配來表現這種和諧、平衡的美感;在造型上,中國傳統美學強調“中庸之道”,即適度、恰當,因此在產品設計中也要注重形與色的協調,不要過于華麗或簡約,而是要恰到好處。此外,中國傳統美學還注重自然之美,因此在產品設計中可以運用自然的材質、形態打造出具有自然美感的產品。在設計課程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掌握中國傳統美學的概念、內涵、特點,使之了解傳統美學的重要影響。其次,可以通過案例分析、觀摩等方式引導學生掌握如何將傳統美學運用到產品設計中,比如如何利用傳統的色彩、圖案、造型等元素來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同時,在設計過程中也需要注重傳統美學所強調的元素,以及注重形與色的協調,避免過于追求個性化而失去整體美感。最后,在評價設計作品時也需要考慮傳統美學的影響,以及設計作品是否符合傳統美學的審美標準。中國傳統美學在產品設計課程中的滲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通過將中國傳統美學與現代設計結合,創造更加具備文化內涵的產品,提高設計水平及美學鑒賞水平,從而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及發展。

(4)跨學科課程體系的建立

產品設計是多學科交匯融合的產物,需要與其他學科進行各類知識的相互滲透及交叉融會貫通,協同推進產品設計的創新與發展。完整的產品設計流程包括項目的前期溝通、市場調研分析、產品策劃、確立設計風格定位后產品概念設計與外觀設計、結構設計、工程圖及三維效果圖制作等等,區別于其他設計,產品設計更注重市場、用戶群、產品造型、人機交互等方面因素,是多個研究方面及研究領域綜合的結果,所涉及的學科包含藝術、視覺傳達、人文、消費者心理學、市場營銷、工程技術等等。從傳統文化的角度,產品設計涉及文學、宗教、歷史、民俗、哲學等,可適度地增加相應的課程,例如開設中國哲學史、中國民俗學等課程,又或是在課程中增設對應的內容,如在陶瓷產品造型設計課程中談及元青花的造型設計,可以分析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不同民族的喜好、宗教信仰等等,從不同的維度探究產品以獲得新的設計理念及方法,同時這將幫助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不同方面,并建立更完整的理解。此外,在務實課程及嵌入式課程中,甚至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的跨界合作,均可聚集不同傳統文化背景的專業人才,如潮繡、木雕、金工等方面的專家,從文化的角度開展產品設計跨學科合作,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具有文化特色和藝術價值的產品。

(5)大師工作室的活態傳承

傳統學徒制是通過師傅口傳心授徒弟的方式將技藝世代相傳,現代學徒制則是在此基礎上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兼容互通。依托大師工作室的現代學徒制是產品設計專業探索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途徑之一,通過學校聘請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主持工作室相關教學工作,以大師工作室為載體,以技能大師為主導,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師徒觀念,指導學生學習技藝,將課程、教學與行業生產實踐融為一體,將傳統陶瓷技藝進行產教融合、工學結合、師徒對接的活態傳承。針對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狀況,以專業方向為導向,產品設計設置陶瓷雕塑、手拉壺、潮彩大師工作室,處于孵化階段的是通花大師工作室。目前,工作室教學已經形成了師帶徒、老帶青、高帶低的傳幫帶階梯式教學培訓模式。學生完成專業課程學習外,可依據興趣愛好提出申請進入大師工作室,工作室采取擇優方式錄取學生。學生在長期的實踐中掌握獨特的陶瓷成形、裝飾等工藝,深刻了解技藝背后的傳統文化底蘊,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及力量。同時,亦是為地方陶瓷產業和非遺文化產業傳承、弘揚、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為實踐專業教學改革增添了新的活力。從多元文化及廣度出發,應拓寬大師工作室的藝術覆蓋面,如建立木雕、漆器髹飾技藝大師工作室等。

(6)從“非遺”到文創

以地域性特色文化為切入點,將“非遺”與專業課程有機融合。以傳藝育人的方式不僅能夠吸引和造就一群非遺愛好者,還能夠改善及解決“非遺”技藝傳承無人之憂,為非遺的傳承及保護提供智力與人才支持,對于加強非遺傳承和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產品設計開設的非遺課程包括:潮彩設計與制作、手拉壺設計與制作、潮繡設計與制作、通花瓷設計與制作、陶瓷捏塑,此外還包括陶瓷專題設計的文創產品設計課程,以陶瓷為載體從文創的角度推動傳統文化的藝術革新。中華文明延續傳承幾千年從未中斷,留下了巨大的文化資源寶庫,是文創產品創新創意的重要靈感來源,尋找可以啟發產品設計特色的傳統文化藝術,如潮汕民間傳說、書法、繪畫、戲曲等等,在設計中融入傳統元素,例如色彩、圖案、花紋、紋樣、結構或材料,在制作中運用傳統制造技藝,例如木雕、剪紙、刺繡、金銀器、編織等等。又或是采用一些傳統的文化符號,例如紅桃粿、神明老爺、牌坊等等,并作為陶瓷產品特征的設計元素,使之具有一種獨特的文化情感。學生在進行文創主題設計時,需要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能夠尊重文化,然后才能將傳統文化的特點融入產品中,彰顯獨特韻味,吸引消費者對于文化的共鳴和認同。通過以上兩種課程方式,不僅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促進非遺文化的發展,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設計表現能力及專業能力。

(7)產學研深度融合下的傳統文化傳播

產品設計如何更好地傳播傳統文化,需建立產品設計與實際生產、市場銷售、用戶反饋等環節的良好合作模式,以提升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價值和實用性,開展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是關鍵,將教學成果、學生的具體實踐與企業的生產結合起來,通過校企合作的展開實現教學成果轉化,同時創造市場價值。借助企業更成熟的生產工藝,學生的設計不僅可以更完整地呈現,成果可落地生根,學生的理論學習在實踐中檢驗,同時能夠給企業帶來新的設計思路、設計理念,加快產品推陳出新的周期,幫助企業提升市場占有率,并實現其經濟效率。目前產品設計在產學研的探索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開展橫向課題合作,以相關課程為依托,將企業課題項目引入課堂,學生實踐為主,教師和企業設計人員參與,共同完成課題項目的合作。近兩年來教師及學生參與的橫向課題項目中,如潮州朱泥壺裝飾設計與裝飾材料研究、通花文創產品的設計與研究、陶瓷砂銚設計與制作、長城文創項目等等,產品的落地與量產均是對傳統文化最優的推廣方式。二是“3+1”特色班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前3年在校學習,最后1年在學校和企業之間共同學習,學校負責理論教學,企業負責實踐教學,學生并參與企業的生產與管理。學生依據企業的設計要求,從國潮、傳統吉祥紋樣、潮州文化元素等方面進行產品的造型及裝飾方面的開發,推向市場后的產品是傳統文化的具象化顯現。在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下,不僅推動傳統文化發展,同時也吸引更多社會企業參與其中。

(8)加強師資隊伍傳統文化建設

傳統文化教育的質量和效果離不開師資隊伍的建設,需要有專業的師資力量來保障。加強師資隊伍傳統文化建設可從以下幾點展開:首先學校應該加強對傳統文化教育師資隊伍的引進,通過高校招聘引進一批傳統文化專家和教師,他們可為師資隊伍注入新的思想和理念,并且能夠提供更深入的傳統文化知識和教學經驗。其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納入在崗教師繼續教育的課程,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傳統文化教育培訓,提高師資隊伍的傳統文化素養和教學水平,培訓內容可包括傳統文化的研究、教學方法的探討、傳統技能的學習等等。再次,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為平臺,建立傳統文化研究團隊,以專家、教師為核心進行傳統文化的深度研究探討,加強師資隊伍的內外部交流,包括主題研討會、課題申報、設計交流等等,這些交流活動有助于加強師資隊伍的傳統文化建設和教學水平提升。同時,需建立健全保障制度,積極與學校有關部門商議,為傳統文化師資隊伍提供有力的經費保障,全力保障隊伍運營。最后,重視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評估,將傳統文化教育作為教學評估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大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力度。綜上所述,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傳統文化教育服務。

4傳統文化視角下產品設計特色專業建設改革成效

(1)德、能、智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從傳統文化角度對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進行調整和優化,產品設計不再以培養設計師的職業教育為單一目的,而是逐漸向多樣性方向發展。以行業、職業、文化需求為導向,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以實踐教學、工作實訓、競賽實踐等方式提升學生的設計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同時,積極展開校企合作,將真實的工作環境和需求帶入教學,讓學生真正地了解市場需求和行業標準,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課程體系中不同學科知識的融合、跨專業交流和合作,學生可憑借多種技能背景,具備更強大的設計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學生的整體專業技能水平、綜合素質、就業質量明顯提升。從企業的用人情況及學生的參與競賽獲獎情況上看,產品設計專業的學生均獲得較好的反饋。

(2)學科人才培養能力的提升為地方產業賦能

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凝練專業特色,以專業特色改革促進學科人才培養能力,而推動學科人才培養能力則是為地方產業賦能的有效手段。師資團隊的培養、引進,教學水平、科研能力的提升,不僅能夠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專業與知識的傳授,同時帶動專業服務社會、服務行業企業的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為地方產業提供優質的人才、技術支持的能力逐步增強。近年來的科研統計中可見,橫向、縱向課題數目倍增,教師參與非遺教材、地方陶瓷歷史的編寫,以教師為首的師生團隊展開的校企合作、創新創業項目、特色班合作項目等等,專業知識和創新思維為地方產業提供新的設計思路及創新方法,以文化創造產值,推動產業的升級與發展。

(3)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的設計人才培育

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發展,產品設計已成為跨學科的領域,設計師需要具備多種技能和知識,不僅要考慮產品的實用性、美觀性,還要考慮產品的文化內涵和社會責任。產品設計專業特色建設改革從教育層面入手,強化學生對自身文化背景的認同及肯定,增加文化自信心,從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覺,為地方培育更多具備文化意識責任擔當,主動傳承優秀文化并推動文化革新的設計師人才。近年來顯著的變化在于,雖然大部分學生畢業后投身于經濟繁榮地區從事產品設計或其他設計工作,也有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留在潮州從事與陶瓷設計、非遺相關工作,無論身處何處,他們依然不忘設計師的文化使命,以綿薄之力推動產品設計的發展。

5結論

產品設計特色專業建設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教育支持,只有這樣,文化方能造就特色。從弘揚傳統文化的角度出發,在實踐中探尋特色專業建設道路,不僅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更將其融入當代產品的設計中,達到了傳承與創新的有機結合,這種專業建設模式不僅能夠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還能夠為地方產業和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然而,在專業特色改革的漫漫長路中,依然需要不斷地反思及總結經驗,才能在人才培養中找尋適合的出路,在同類專業院校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李清.傳統文化視野下高職藝術院校陶瓷藝術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以福建藝術職業學院陶瓷設計與工藝專業為例[J].藝苑,2020(5):108-109.

[2]徐艷麗.大師工作室制——高校陶藝專業教學團隊構建與實踐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1):122-123.

[3]孫怡.地域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特色專業建設中的應用[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19(1):116-118.

[4]劉青.基于學科交叉的產品設計專業教學創新探究[J].科教導刊,2021(11):47-49.

[5]張天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2(02):100-102.

猜你喜歡
產品設計傳統文化
智能產品設計
包裝工程(2022年12期)2022-07-04 03:05:42
《冷·暖》
中國寶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52:10
《教堂之夜》
中國寶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51:36
“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探析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6:43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08:14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比吃藥更貼心那些關注老年人的創意產品設計
工業設計(2016年1期)2016-05-04 03:58: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免费毛片视频|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天天综合网在线| 制服丝袜亚洲|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自拍偷拍一区|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免费在线一区|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91亚洲免费|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58av国产精品| 91欧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 亚洲精品视频网|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91国内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在线中文字幕网|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一级爆乳无码av|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色爽网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欧美|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99视频在线看| 伊人色在线视频|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成人亚洲视频|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在线| www.日韩三级|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国产精品中文免费福利| 69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网|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社|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66|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99热最新网址|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精品国产www|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成人在线不卡| 伊人成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