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君

摘要紫砂壺作為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是兼具實用和藝術雙重價值的藝術品,紫砂壺的成功在于其材質的優越性,采用泥片純手工的制作方式,突出作品的造型古樸,加上紫砂藝人對于作品的裝飾和刻畫,使其造型隨著形態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紫砂壺雖然是一種民間工藝品,但是對于文化的傳承卻絲毫沒有減少,紫砂藝術在造型的基礎上加入人們對于文化的喜愛和傳承,加上中國傳統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在紫砂藝術的表現下逐漸形成一股中式文化風潮,讓中國傳統文化與紫砂藝術發展得越來越好。
關鍵詞? 紫砂藝術;明式方壺;造型特征;藝術美感
宜興紫砂起源于宋朝,興盛于明清,在近代逐漸完善壯大,不斷豐富自身的藝術體系。得益于歷史上眾多文人雅士對于紫砂藝術不斷地參與,使得紫砂壺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從最初的實用茶具逐漸成為藝術臻品,深受廣大茶客的喜愛,宜興紫砂壺以文化的傳承為依托,在文化的不斷修飾下,散發出濃厚的文化氣息,紫砂壺的發展從來都不缺少活力,歷代紫砂藝人將自己對于藝術的想法以及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感悟都融入紫砂壺的創作中,使得每一個時期的紫砂壺都能夠表現出獨有的藝術魅力,經過數百年的傳承,紫砂壺歷久彌新,一直以藝術的底蘊孕育出紫砂的藝術體系。現就以這件《明式方壺》為例(見圖1),對其造型特征和藝術美感進行詳細討論。
1紫砂作品《明式方壺》的造型特征
紫砂藝人以自然為主題,吸收其他傳統文化為基礎,使紫砂壺煥發出新的生機,紫砂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已經成為中國傳統藝術中重要的一部分,歷史上紫砂藝人創作的優秀作品數不勝數,將紫砂壺中蘊含的傳統文化精髓都注入到紫砂壺的創作中,讓紫砂作品中包含著文化的魅力,紫砂壺的造型將其中的內涵都盡情地展現,其造型的刻畫是整件作品的重中之重,能夠突出作品的主題,讓人們對于作品的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明式方壺》以明式家具為創作靈感,將其特點融入作品中,壺身穩重方正、輪廓分明,能夠在作品中感受到明式家具的美感,這件作品沉穩內斂、穩重大方、方中寓圓,展現出中國傳統藝術品的簡潔明快。壺身呈四方形,壺面圓潤轉折,壺腹方中帶圓,微微向外突出。彎流的壺嘴設計將作品的古樸典雅展現得淋漓盡致,轉折有力、自然流暢。與之相呼應的是壺把的造型設計,弧度圓潤自然,連接在壺身的另一側,將壺器的風格展現得更加完整。壺蓋為平壓蓋設計,子母線清晰地將壺口和壺蓋分割開來,與壺口嚴絲合縫,保證了整件作品的氣密性,壺蓋微微向上凸起,形成一個面的變化,壺鈕點綴在壺蓋之上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造型。這件《明式方壺》是在傳統明式家具風格特點的基礎上以方壺的造型設計,使得整件作品散發出古樸典雅的造型特征,在紫砂藝術的刻畫下展現出別具一格的藝術特點,方方正正的基礎造型是在向傳統作品致敬,以端正的藝術態度在作品上進行不斷地提高和學習。
2紫砂作品《明式方壺》的藝術美感
這件《明式方壺》是從傳統明式家具上得到的創作靈感,紫砂藝術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具有古色古香的韻味,藝術都是相通的,尤其是紫砂藝術以極強的包容性著稱,能夠將傳統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內容運用到紫砂壺的設計中,使其呈現出別具一格的藝術特點,創新對于紫砂壺而言是能夠延續藝術生命的方式之一,在蘊含著豐富精神文化的作品中,紫砂壺學以致用,創造出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
紫砂藝人在創作一件作品時,將自身的經歷和認知運用到壺器的刻畫中,我們在傳統作品中不斷得到新的創作靈感,在經典作品的基礎上不斷加入新的創新元素,完善自己的創作構想,創作出新的作品,這就要求紫砂藝人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提高自己的藝術創作水平,提升自己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將自己對于歷史和文化的感悟融入紫砂壺的創作中,融會貫通,通過紫砂壺傳遞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情感。《明式方壺》以傳統作品為導向,在創作中以創新為手法,在作品中刻畫出新的藝術美感,更深層次地發掘其中蘊含的文化深意和藝術內涵,讓文化和藝術高度結合,人們在作品中能夠感受到其中的藝術價值,紫砂藝人在現代審美的孕育下能夠創作出古色古香的藝術作品,以此來展現出紫砂藝術的精彩之處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3總結
綜上所述,紫砂是傳統文化和藝術的結晶,這件《明式方壺》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好贊美,作品的刻畫凸顯出中國傳統藝術的精致巧妙。作品的立意高雅深遠,在作品中人們能夠品味到其中的藝術美感。正是因為這樣的作品,紫砂壺的發展才能經久不衰,一代又一代紫砂藝人不斷努力,將自己的心血和智慧都投入到紫砂壺的創新之中,創作出更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讓紫砂藝術的發展更加輝煌精彩。
參考文獻
[1]儲立強.方方正正做人——談紫砂“亞明四方壺”[J].江蘇陶瓷,2014(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