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目前,在流行音樂的制作過程中開始融入大量的中國傳統音樂元素。通過融會傳統特色起到傳承與創新文化、增加音樂獨特性和魅力的效果。這使更多人有機會了解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并獲得獨特的音樂體驗。傳統音樂元素的融入,意味著流行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更加豐富。但是,在當下的音樂研究中發現,雖然有著眾多關于中國傳統音樂或流行音樂的研究成果和文獻,但對于兩者的融會貫通,尤其是在作曲技法層面的學術討論依然較少。本文分析流行音樂的發展現狀,對流行音樂中的中國傳統元素進行分析,并闡述中國傳統元素在流行音樂中應用的具體形式及融合價值。[1]
二、流行音樂概述
流行音樂是指在一定時間、地域范圍內受到大眾喜愛和廣泛傳播的音樂類型。它通常以簡單易懂的歌詞、流暢的旋律和多元的類型為特點。流行音樂的風格多種多樣,包括搖滾樂、嘻哈樂、鄉村音樂等。流行音樂的發展始于20世紀初,隨著錄音技術和大眾傳媒的興起,流行音樂逐漸成為大眾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20世紀50年代的搖滾樂是流行音樂的重要里程碑,其深受年輕人喜愛。從那時起,流行音樂不斷變化和演進,吸納了各種不同的音樂元素和風格,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流行音樂風格。總而言之,流行音樂是一種受到大眾喜愛、持續變化和發展的音樂類型,它承載了時代的文化和情感,成為音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流行音樂的發展現狀
與中國傳統音樂相比,流行音樂更易于理解,情感表達更為明了。因此,流行音樂有著更廣泛的受眾群體、更明確的音樂發展機制以及良好的商業發展環境,這也使流行音樂具有通俗性、時尚性和商品性,等等。[2]
目前,流行音樂在發展上取得了許多顯著的成就。流行音樂在全球范圍內廣受歡迎,吸引了大量的聽眾。許多流行歌手和樂隊通過他們的才華和吸引力實現了商業上的成功。同時,數字音樂平臺的出現使音樂的欣賞更加方便,進一步推動了流行音樂的發展。此外,流行音樂也不斷與其他藝術形式,如電影、時尚等進行跨界合作,為自身發展帶來了新的方向。
然而,流行音樂的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部分聽眾批評流行音樂過于商業化,缺乏真正的藝術性和深度。部分流行音樂的歌詞內容淺顯,旋律模式相似,缺乏獨特性和創新性。此外,隨著數字音樂時代的到來,音樂市場競爭激烈,導致一些流行歌曲的質量參差不齊,很難有持久的影響力。另一方面,由于流行音樂市場的商業化導向,一些優質的音樂作品可能被邊緣化或被忽視。許多有實力的音樂人面臨創作困擾,或者因為迎合市場需求導致風格發展受限。
綜上所述,盡管流行音樂在發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面臨的一些問題和挑戰仍然不容忽視。[3]
四、音樂領域的中國傳統元素概述
中國傳統元素是指具有中國獨特文化特色和歷史積淀的各種元素,涵蓋了語言、音樂、繪畫、戲劇、舞蹈、建筑、服飾、風俗、哲學思想等方面。這些傳統元素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情感內涵。音樂領域的中國傳統元素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在不同的音樂流派中,都可以看到中國傳統元素的獨特魅力和影響。
首先,中國傳統音樂擁有豐富的音階體系,如五聲調式和十二平均律等,與西方音樂的七音階不同。這種不同的音階系統賦予了中國傳統音樂獨特的音樂色彩和情感表達方式。而在流行音樂中,可以通過引用或模仿中國傳統音階的元素,創造出與眾不同的音樂風格。
其次,中國傳統樂器也是音樂中常見的傳統元素之一。二胡、琵琶、古箏、笛子等傳統樂器都具有獨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在許多音樂作品中,可以聽到傳統樂器作為獨奏或伴奏出現,為音樂增添了一種獨特的民族氣息。
最后,除了曲調和樂器,歌詞主題和內容也是音樂中融入中國傳統元素的重要反映。歌詞可以融入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符號、歷史故事以及古詩詞等。這些歌詞的創作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和情感表達,使歌曲具有更加深邃的內涵。這樣的音樂能夠帶給聽眾一種新穎而獨特的體驗,同時增強了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五、流行音樂中融入中國傳統元素的意義
第一,流行音樂中融入中國傳統元素,可以為音樂增添獨特的風格、色彩和意境,使音樂更具有個性。第二,中國傳統音樂承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將其與流行音樂融合,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音樂的美妙之處,推動傳統音樂的傳承和發展,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第三,流行音樂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融合一直是藝術界的一個重要探索領域。通過融入中國傳統音樂元素,可以打破常規流行音樂風格的局限,為流行音樂帶來更多的藝術表現形式,激發音樂創作者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帶來新的音樂可能性和創新思維,有助于推動音樂風格的多元發展,也能夠為音樂表達帶來更廣闊的藝術空間。第四,加入中國傳統元素,既能增加音樂作品的文化內涵,也能增強表現力和感染力,讓音樂作品更加豐富多彩,更能夠觸動人心。第五,融入中國傳統元素的流行音樂,可以滿足不同聽眾的多樣化需求,使音樂更具有包容性和受眾性。第六,中國傳統音樂擁有獨特的音階、音色和音樂理念,與流行音樂的常規元素相比更具多樣性和創新性。將兩者融合,可以豐富流行音樂的表達方式,打破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之間的界限。第七,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與交流變得日益廣泛。通過將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與流行音樂相結合,可以使中國傳統音樂走出國門,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和理解,增強跨文化交流。第八,在流行音樂領域,不斷創新和拓展新的音樂風格是保持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融入中國傳統音樂元素,可以為流行音樂帶來獨特的音樂風格和個性,使作品在市場中與眾不同。這種創新將有助于吸引更廣泛的聽眾,提高音樂作品的影響力。
六、中國傳統元素在流行音樂中的表現形式
(一)民族調式的運用
歌曲的情感或所表達的音樂形象,都能讓聽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歌曲的調式特點。例如,歌曲《我和你》中既不失流行音樂的韻味,又富有中國傳統元素風格。這是我國向國際社會展示傳統文化面貌的音樂作品。作曲家運用五音宮調式,創作出風格迥異的調式。[4]在當今中國流行音樂創作中,民族調式在許多小眾風格的流行音樂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又如,開創了搖滾中國化先河的音樂作品《一無所有》便是運用了中西結合的風格。此外,最能體現中國傳統音樂風格的方式便是使用中國民族五聲調式,還有用七聲羽調創作的歌曲《我的中國心》等。
(二)民族器樂的運用
在當前的音樂創作中,使用電聲樂器、傳統樂器和各種合成音效來編排流行歌曲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其中,最具有辨識度的便是民族器樂的運用。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之一便是中國民族器樂,表現中國傳統音樂的最佳方式便是將民族器樂運用于歌曲創作中,如中國的蘆笙、腰鼓、四胡等,這些樂器都是具有各民族代表性的傳統民族樂器。在一首充滿活力的流行歌曲開場之前,中國傳統器樂的精彩表演,可以將民族音樂的魅力展示得淋漓盡致,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歌曲《蘭亭序》的創作靈感來自王羲之書法作品《蘭亭集序》,中國傳統樂器二胡更是這首歌的點睛之筆,為歌曲增添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搖滾歌曲《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中,加入了持續一分鐘以上的古箏獨奏。這種創作形式在歌曲《飛了》中也被使用,并在說唱的音樂元素之外也加入了一些獨奏,形成了“融合”的概念。運用民族器樂對調式、歌詞進行配合,更加符合歌曲的風格和主題。此外,作為中國傳統樂器的琵琶也被廣泛應用于流行音樂的創作中。琵琶音域廣闊,演奏技巧繁多,具有豐富的音樂表現力。適合琵琶演奏的曲風非常多,基本上可以分為文曲、武曲和大曲三種。如在歌曲《涼州詞》中,傳統的琵琶聲配合Pop流行元素、說唱和搖滾元素,再加上歌手渾厚沙啞的嗓音,讓這首歌多了幾分不羈和灑脫。這首歌曲里琵琶元素的加持使整體風格豪放,樂曲更加激烈,震撼人心,這也是琵琶典型的武曲風格。
(三)中國戲曲元素的運用
中國戲曲起源于原始歌舞,集文學、音樂、舞蹈等多種形式于一身,將劇本內容進行藝術化地表達,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中國戲曲是流行于中國境內的大劇種(如京劇)和各種地方戲(如評劇、湘劇、花鼓戲等)的統稱。[5]隨著時代的發展,古老的戲曲藝術逐漸失去了年輕人的青睞,而流行音樂更加受到人們的歡迎。因此,更多的音樂創作者開始學習中國的傳統戲曲文化,將戲曲融入流行音樂創作中,使流行音樂呈現出不一樣的風格。
《悟空》《西廂》等流行音樂展現了流行音樂和中國戲曲文化的小規模結合,直到目前,流行音樂和中國戲曲的結合仍然被廣泛使用,表明在今天戲曲文化仍有不小的影響。例如,歌曲《身騎白馬》中,“身騎白馬走三關”的歌仔戲橋段就運用了戲曲元素,講述了王寶釧和薛平貴之間的動人故事。在歌曲A部分與B部分,流行音樂的特點在合唱的主打歌中較為突出,鮮明的音樂風格被巧妙塑造,與伴奏風格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此曲也體現了流行音樂和傳統戲曲文化的完美融合。[6]
大多數的傳統戲曲不是由某一位作曲家創作的,而是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實踐的過程中有感而發,凝結著世世代代勞動人民的藝術智慧。例如我國陜北的秦腔,表演技藝樸實、風格豪放,生活氣息濃厚,技巧豐富,因此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在流行音樂的創作過程中將這些民腔元素融入其中,可以較好地體現地域特色,同時這樣的流行音樂作品更能打動人心,這樣的流行音樂也才能成為經典的音樂。又如,一首融入華陰老腔的流行歌曲將搖滾樂與中國戲曲文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演唱者用其富有激情的唱腔將中國戲曲元素展現得淋漓盡致,使人深受感染。
(四)古詩詞的運用
在流行音樂中,古詩詞的運用是一種創新和融合的方式,有時可以為歌曲增添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1.直接引用
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詞直接引用古詩詞的片段或意象,以表達情感、傳遞寓意。例如,鳳凰傳奇的歌曲《云山》中引用了元代張養浩《雁兒落兼得勝令》中的“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2.重新詮釋
一些音樂人會對古詩詞進行重新詮釋,將其改編成現代的歌詞。他們可能會保留原詩詞的部分語言或意境,同時加入自己的創作,使其更貼合當下聽眾的審美品位。例如,歌曲《涼州詞》將著名邊塞詩人王翰的名篇《涼州詞》全新演繹,以搖滾結合Rap說唱,讓這首詩多了幾分不羈和灑脫,唱出了西北涼州的豪邁。
3.化用
古詩詞可以啟發音樂人的創作靈感和情感表達,使其創作出更有深度和內涵的流行音樂。例如,歌曲《昨夜書》前半部分歌詞引用了岳飛的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后半部分由歌手許嵩自己填詞。整首歌曲情真意切,以大膽的想象續寫了岳飛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再次將岳飛內心的失落、孤寂和柔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七、結語
流行音樂中加入傳統元素已成為中國現代音樂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要想實現流行音樂不斷發展的目標,我們要在充分了解不同受眾需求的基礎上,將傳統元素與流行音樂有機結合。融入中國傳統元素的流行音樂有利于在促進音樂發展的同時,推進傳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我們應致力于流行音樂創作的不斷深入研究,讓融合了傳統元素的流行音樂作品在音樂舞臺上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王一帆.流行音樂中的音樂審美價值探析[J].戲劇之家,2022(24):118-120.
[2]楊明雨.流行音樂與傳統音樂的融合——以戲曲為例[J].當代音樂,2022(08):68-70.
[3]黃德俊.流行音樂中戲曲元素的文化承載與價值探析[J].音樂創作,2022(02):170-176.
[4]喬敏.試析傳統音樂元素在流行音樂當中的傳承與發展[J].藝術評鑒,2021(01):70-73.
[5]陳健,葛羽.流行音樂中蘊含的民族元素研究[J].戲劇之家,2022(12):70-72.
[6]陳彥璇, 陳勇. 民族傳統音樂元素與流行音樂的融合——以《蒼狼大地》和《云南》兩首歌曲為例[J]. 進展:教學與科研, 2020(3):167-168.
(作者簡介:劉洋洋,女,本科,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乾趙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