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廉

女性更年期卵巢功能開始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下丘腦垂體失去了雌激素的正常反饋作用,則垂體分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與促黃體生成激素(IH)增高,于是卵巢中殘留的卵泡相繼發育。但由于促卵泡生成激素與促黃體生成激素兩者比例失調,卵泡不能成熟排卵,子宮內膜在長期雌激素的作用下,增生過快,產生不規則的子宮出血。
更年期功能子宮出血多是無排卵型,常見表現為不規則的子宮出血。特點是周期紊亂,經期長短不一,出血量時多時少,甚至會大量出血;有時先有短時間閉經,然后發生子宮出血;有時一開始就表現為不規則出血;也有周期尚準,僅表現為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如出血量多且日寸間長,會出現貧血,婦科檢查一般沒有特殊發現。但應進行婦科檢查與血液化驗,以排除全身性疾病與器質性病變,如血液病、高血壓、子宮內膜炎、黏膜下子宮肌瘤、卵巢功能性腫瘤等。
本癥西醫治療主要是止血,止血后以調整周期、減少出血量為治則。止血一般采用孕激素,同時配服己烯雌酚。其他如抗血纖溶芳酸、6-氨基己酸、氨甲環酸、維生素K、維生素C與卡巴克洛等也可應用。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中醫藥對更年期子宮出血有較好功效,且副作用少,可謂首選。
1.肝腎陰虛型陰道出血,淋漓不斷,量多少不一,色鮮紅,多伴腰背酸痛、精神萎靡、頭暈目眩、手足心熱、顴赤耳鳴、潮熱盜汗等癥狀,舌紅而干,少苔或無苔,脈弦細而數。
此乃肝腎陰虛、沖任失調、閉藏失職所致。治以滋補肝腎、固沖止血,方用育陰止崩湯加減(生地、白芍、山萸肉、杜仲、續斷、寄生、烏賊骨、牡蠣、阿膠、炒蒲黃、炒地榆)。此外,當歸、元參、旱蓮草、女貞子等常隨癥加減。若見漏下清稀、面色晦暗、形寒肢冷、尿清長等腎陽虛表現,脈沉細而遲,上方生地易熟地,并酌加菟絲子、鹿角膠、巴戟天、附子等溫補腎陽,或加炮姜炭、艾葉炭溫經止血。
2.氣虛型出血量多,或淋漓日久,質稀,色淡紅,并伴精神疲憊、氣短懶言、不思飲食等癥狀,舌質淡,苔薄潤,脈緩弱或細弱。
此因氣虛統攝失權、沖任不固所致。治以補氣固攝、養血止血,方用舉元煎加艾葉炭、炒芥穗、烏賊骨、阿膠、煅牡蠣等兩三種攝血止血。若表現為心悸氣短、睡眠不安,屬心脾兩虛者,治宜補益心脾,方用歸脾湯(宜去木香之辛燥)加減。若出血量大、汗出肢冷、氣隨血脫者,宜用獨身湯。如四肢厥逆、冷汗出,又當加附子以回陽救逆。
3.血熱型出血量多,色紫紅或紫黑,質黏稠,或挾有血塊。多伴心煩少寐、面赤口渴、渴欲飲冷等,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此乃熱盛于內、迫血妄行、沖任不固所致。治當清熱涼血、固沖止血,方用清熱固經湯(生地、地骨皮、黃芩、炒梔子、炙龜板、阿膠、牡蠣粉、地榆、藕節、棕炭、甘草)加減。若見午后潮熱、手足心熱、經血鮮紅,脈細數者,為陰虛血熱之癥,宜用兩地湯加知柏、烏賊骨、側柏葉等滋陰固澀止血。此外,丹皮、旱蓮草、茜草、白茅根等可隨癥加減。
4.血瘀型。經血淋漓不斷,量時多時少,血色紫暗,質黏稠,常挾有血塊,少腹疼痛拒按,血塊下后疼痛減輕。舌質紫暗或見紫色斑塊,脈沉弦或澀。
此乃瘀血停滯、血不歸經。治宜活血行瘀、調經止血,方用驗方行瘀止崩湯(元胡、炒香附、丹皮、劉寄奴、茜草、丹參、益母草、蒲黃、五靈脂、當歸、川芎)。或用血府逐瘀湯合失笑散,三七、茜草、卷柏、烏賊骨、益母草等常隨癥加減。若偏寒可加炮姜、肉桂、附片等,或用少腹逐瘀湯加減。
治療更年期子宮出血應遵循止血以“塞流”、求因治本以“澄源”、固本以“復舊”三大原則。即初期出血多時首當止血,出血稍緩則應求因治本辨證施治,血止則又當固本以恢復正常的機體功能。止血可用黃芪、煅牡蠣、煅龍骨各30克,白術、生地各15克,阿膠10克(烊化),白芍、烏賊骨各12克,三七粉6克(沖服)。氣虛明顯加人參10克,血熱加炒梔子、丹皮炭、藕節等,血寒加炮姜炭,血瘀加茜草、蒲黃以及益母草等。求因治本可按上述四型辨證施治。恢復正常后則以滋補肝腎、補氣養血、健脾和胃等為主要治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