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闡述表現性評價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的作用,分析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應用表現性評價的要點,并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就初中美術欣賞教學評價體系現狀,對表現性評價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從理論層面上為完善初中美術欣賞教學評價體系和推動初中美術欣賞教學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美術欣賞教學;表現性評價
作者簡介:戴鋒林(1979 —),男,江蘇省如皋市石莊鎮初級中學。
教學與評價是相輔相成的。教學評價體系的發展,對教學本身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教學評價的內容設置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身心特點,生搬硬套,那么教學活動的開展就會受到負面的影響。初中美術欣賞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1]。因此,在設置教學評價內容時,教師應該注入更多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元素,遵循客觀性、全面性原則對學生在美術欣賞過程中的表現進行正確的評價。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美術欣賞教學評價不僅要對學生的課業成績有所關注,還要關注學生潛能的開發。表現性評價強調個體性、主體性以及創造性原則,更貼近初中美術學科的特點。鑒于此,筆者圍繞表現性評價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一、表現性評價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的作用
(一)發掘學生的潛能與優點
教師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評價中采用表現性評價,能夠對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興趣、課堂表現以及創造能力等方面有更全面的觀察與了解。借此,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與優化,并在教學過程中遵循針對性、層次性原則為學生提供引導與幫助。這有利于發掘學生的潛能與優點,促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為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提供有力支持。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基于表現性評價的初中美術欣賞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多方位的評價,根據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找到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改進措施,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站在學生的角度上看,在完成表現性任務的過程中,他們可以持續積累經驗,并且與其他同學展開互評。這有利于引發學生的自主思考,促使他們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因此,學生可以基于表現性評價來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實現自我提升。
(三)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下,初中美術欣賞教學的關注點大部分集中在學生對作品的欣賞與呈現上。有的學生美術基礎相對薄弱,他們在這方面的表現并不理想,再加上不合理的教學評價方式,導致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遭到較大的打擊。
教師將表現性評價引入初中美術欣賞教學,可以基于學生的過程表現實施評價,并在評價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指導,幫助學生真正了解美術欣賞不僅在于欣賞美術作品,還包括在欣賞作品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如此,可以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保持較強的參與性,為提升教學效果提供支持。此外,學生在基于表現性評價的美術欣賞教學中,更容易獲得教師的認可與表揚,如此也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動力。
由此可見,教師將表現性評價與初中美術欣賞教學相結合,能夠彌補傳統初中美術欣賞教學評價存在的缺陷,為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和推動美術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實施表現性評價的要點分析
(一)注重態度與參與性
初中美術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學生對美術的關注與欣賞方面,通過開展教學幫助學生了解美術知識,并促使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保持積極、認真的態度。在基于表現性評價的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學生只要保持積極的狀態以及較高的參與性,就能夠得到良好的教學評價。換言之,表現性評價的重點在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與參與性。
例如:學生課前準備是否充足?課中是否能夠積極表達觀點與見解?課后是否能夠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只有保持端正的學習態度,才能夠真正達到預期的表現性評價目標。
教師應該對表現性評價的內容進行深度解讀,適當放寬教學評價標準,確保表現性評價能夠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美術本身屬于一種藝術表現形式[2]。對于學生而言,他們接受美術欣賞教學并不是為了獨立完成作品的創作,而是在欣賞以及創作作品的過程中認識美、體驗美。
在基于表現性評價的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在學習中保持愉悅、輕松的狀態。具體來講,教師在實施表現性評價的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對學生的情緒進行細致的觀察,并基于此評價教學成果。只有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才能夠體現教學的有效性。
(三)兼顧過程與結果
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是教學評價的重點。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遵循多樣化原則設置美育活動,教師的教學評價也需要多樣化。
基于此,在實施表現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教學的結果,還要細致地分析教學的過程,并根據學生在過程中的表現來確定評價結果,從而體現出表現性評價的客觀性與全面性。
三、表現性評價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明確評價目標
教師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實施表現性評價,一方面要對評價的目標與內容進行深度解讀。具體來講,教師應該遵循全面性、客觀性的原則設計評價目標,如此才能夠確保表現性評價的針對性與目的性。對于初中美術欣賞教學而言,學生的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與探究能力以及在課堂中的積極性應該作為表現性評價的重點內容。
另一方面,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發揮空間,確保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加直觀、真實的體驗。具體來講,教師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應該提前為學生布置課前任務,讓學生能夠擁有充分的時間來熟悉課程內容,并能夠在教師的指引下整理、欣賞相關資料,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在課堂環節,教師在展示作品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探討,鼓勵學生將對作品的印象與看法表達出來,從而讓學生能夠從作品的線條、色彩以及表現手法等方面體會作品蘊含的情感。需要注意的是,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如果有學生提出質疑,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問題,從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交流環境,將學生的參與性、自主性以及創造性充分激發出來。
總之,教師應該在實施表現性評價時合理設計評價目標,促使最終的評價結果符合教學規律與學生的發展規律。
(二)表現性任務與評價目標相匹配
為了發揮表現性評價的作用,教師在布置表現性任務時,應該充分結合評價目標,確保二者相匹配。換言之,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表現性任務成果來確定評價目標是否實現,從而達到評價目的。
就表現性任務的組織形式而言,教師可以遵循多樣化原則來布置表現性任務,并結合任務內容合理調整與優化與之相對應的評價標準與目標。例如,教師以鑒賞名作作為表現性任務時,可以引導學生自由選擇完成任務的方式,如自主完成、合作探究完成等。此時,表現性評價的目標可以包含學生的創造能力、探究能力、鑒賞能力、合作精神等[3]。教師只有確保表現性任務的內容與評價目標相適應,才能夠真正實現表現性評價的合理性、客觀性。
(三)遵循層次性原則設置表現性任務的內容
對于難度較高的知識點,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實施表現性評價之前需要遵循層次性原則合理布置表現性任務,確保任務的難度能夠與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欣賞能力相適應。如果表現性任務的難度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就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評價的結果不具備客觀性和代表性,難以幫助教師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如果表現性任務過于簡單,就難以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導致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積極性不高。由于學生都能夠完成任務,因此評價結果也不能反映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基于此,教師必須深度解讀教材內容,遵循層次性原則,有針對性地設計與布置不同難度的表現性任務。對于難度較大的任務,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開展教學,而對于相對簡單的任務,教師則可以安排學生自主學習。如此,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真正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更好地體現教學成果。
(四)引導學生了解表現性評價機制
相較于傳統的評價模式,表現性評價并非片面地對學生的作業成果與考試成績進行考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表現性任務的內容、目標以及評價標準,從而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完成任務的效率與質量。
教師可以與學生保持積極的溝通與交流,共同針對表現性評價體系進行調整和優化。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良好的過程表現以及表現性評價的級別有哪些。基于此,學生可以提前做好準備,根據表現性評價的標準來對自身的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
(五)保障表現性評價的時間
表現性評價的實踐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這與傳統教學中批改學生作業并給出分數作為評價結果的方式有所不同[4]。
站在教師的角度上看,無論是表現性任務的內容設計,還是表現性評價標準的設計,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與精力。站在學生的角度上看,他們完成表現性任務也需要經歷較長的過程。如果教師對表現性評價的運用不恰當,就會對教學效率與質量產生負面的影響。
由于初中美術欣賞不屬于主要的考試科目,因此學校設置的課時相對緊湊。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需要付出較多的精力和時間來落實表現性評價,必須充分利用好時間來對表現性評價體系中的內容、標準進行設計。無論是在課前還是課后,教師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工作,并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的時間,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表現性評價的實施水平,充分發揮其對初中美術欣賞教學的積極作用。
此外,為了使表現性評價得到有效落實,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具體而言,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了解表現性任務的目標,安排學生利用好課堂時間開展自評與互評,確保學生的過程表現以及結果表現都能夠得到全面且客觀的評價,從而推動表現性評價在有效的時間內得到落實。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的過程中實施表現性評價,符合初中美術教學的特點以及初中階段學生的發展需求。教師應該不斷探索表現性評價的應用策略,以推動初中美術教學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玉銀.表現性評價在職教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2):136-137.
[2]魏茵.表現性評價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以《設計·應用》模塊為例[J].基礎教育研究,2012
(1):45-46.
[3]袁華國.表現性評價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2020(11):145-146.
[4]陳芳.表現性評價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灌籃,2021(2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