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蕊蕊
區域物流發展和公共管理間相輔相成,各個地區需要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區域物流發展情況,持續完善物流體系,科學制定戰略部署、發展規劃。如,通過物流產業園的形式,鼓勵民營融資、外資投資,糾正不正當物流行為。同時,政府要科學、合理制定物流市場標準與規范,展示出公共管理的職能優勢、作用,結合物流行業真實發展情況,構建物流發展區域管理模式、體系,獲得更多的增值性服務、直接性服務,促使現代物流的健康發展。本文主要是對山東省區域物流發展和公共管理間的關系展開研究,希望對于促進區域物流發展提供借鑒。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各個區域的經濟出現了飛速發展的變化,這也導致區域物流需求日益增長,要想科學規劃區域物流計劃、方案,需要做好公共管理工作,促使區域經濟的健康、更好發展。通過實踐能夠發現,區域物流發展和公共管理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各個地區需要科學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積極支持產業發展、經濟政策,這樣才能夠帶動區域物流的綜合、協調發展,打造系統化的區域發展格局,讓協同互動機制更加系統化、完善化,最大程度降低物流成本、經濟要素,提高物流工作效率和質量。
區域物流發展和公共管理處于一種協同關系,在相互作用、滲透下,能夠促使經濟的更好發展。當前,我國物流是一個系統化、成熟的產業,基于經濟角度層面來分析,物流是融合替代產業、同類產業的綜合體,實現賣者和買者的集合。區域物流產業經濟具備可以投入產出、規模化發展的特征,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政府的調控、指揮,只有在政府的管控下,才能夠完善區域物流體系、結構,讓區域物流不走老路、不亂投資、不盲從,展示出市場經濟的優勢,規范市場主體管理制度,促使區域物流業的健康發展。另外,傳統物流承擔貨品流通的業務,而現代物流需要連接各個企業、各個行業,只有在政府宏觀調控、體制改革基礎上,才能夠降低企業成本,強化對現代物流業的監督、管理,打造規模龐大的物流服務平臺,提供技術支撐,改善傳統物流中成本高、技術低的問題[1]。
(一)科學規劃區域物流發展。物流屬于服務性產業、新興產業,承擔著連接市場經濟、社會生產的主要職責,還需要滿足企業物流的差異化、個性化需求,由此可見,現代物流是區域一體化發展中的供應鏈產業。政府需要結合區域物流發展趨勢、方向,科學規劃區域物流發展體系、政策、項目管理模式,統籌安排體系建設,促使區域物流的制度化發展、專業化發展。同時,政府需要在區域內完善物流基礎設施,重視資源開發工作,大力發展物流企業第三方外包業務。另外,政府要鼓勵創新型物流產業、增值型物流產業,實現區域物流的綜合運作、優化配置,促使區域物流業的健康、更好發展。(二)打造物流信息網絡平臺與基礎設施平臺。在現代物流發展中,一定要展示出區域物流發展和公共管理體系間的關聯性,政府要打造物流信息網絡平臺與基礎設施平臺,不斷提升物流業的專業水平、服務質量。首先,一定要結合客戶的個性化、差異化物流需求,提供專業化、國際化的物流服務,在當前信息化建設基礎上,開展配送環節、投資倉儲方面的項目管理活動,為客戶提供便捷化的物流服務。其次,一定要把中轉站和物流中心等基礎設施相互連接,打造共享型的物流共享平臺、信息資源平臺,以此來提高區域物流發展水平。另外,政府要重視物流系統的扶持,設定統一的規范和標準,重視拓展區域物流業務,達到一種集約化、專業化的資源共享狀態[2]。(三)重視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扶持。要想促使現代物流業的更好發展,相關職能部門一定要重視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扶持,重視物流的技術設備引進、物流體系運作、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如,在工商登記管理工作中,可以制定有關物流服務的政策、法律,科學設定發展、促進物流產業的目標,為物流企業融資業務、資質審核提供快速通道。同時,一定要展示出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優勢、作用,轉變傳統的區域公共服務模式,健全區域物流產業鏈管理機制,為物流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優質的運營環境、空間環境。另外,黨中央要和地方政府相互合作,共同來制定物流企業法規政策,為公共管理、區域物流發展提供豐富的經驗,鼓勵民營企業投入現代化物流行業發展中[3]。
綜上,在各個區域經濟發展中,一定要基于公用利益為本,展示出公共管理職能作用和優勢,不僅要服務于人民,還要展示出爭議、公平的價值,科學制定區域物流發展模式、體系,促使區域經濟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C
引用出處
[1]王鵬,張茹琪,李彥.長三角區域物流高質量發展的測度與評價——兼論疫后時期的物流新體系建設[J].工業技術經濟,2021,40(03):21-29.
[2]曹允春,李彤,林浩楠.我國區域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路徑——基于中國31個省市區的實證分析[J].商業研究,2020(12):66-74.DOI:10.13902/j.cnki.syyj.2020.12.007.
[3]戢曉峰,張雪,陳方,李杰梅.基于多源數據的區域物流與經濟發展關聯特性分析——以云南省為例[J].經濟地理,2016,36(01):39-45.DOI:10.15957/j.cnki.jjdl.2016.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