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思琪 江蘇省如皋市港城實驗幼兒園

引導幼兒學會傾聽的前提是幼兒對教師組織的活動充滿興趣。為確保繪本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幼兒的興趣點,基于幼兒興趣開展閱讀活動。同時,教師可以選擇幼兒更感興趣的故事,利用繪本故事內容和情節,調動幼兒的閱讀積極性,激發幼兒的傾聽欲望,使幼兒的注意力能夠集中在繪本內容上。在實施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具體的情節完成相應動作,從而增強繪本閱讀的氛圍,深化幼兒的閱讀體驗。通過這種方式,能使幼兒持續保持良好的傾聽狀態,形成對故事內容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更能通過教學情節的設計,為幼兒“學會傾聽”“善于傾聽”提供了良好契機。
此外,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繪本閱讀相關活動,如組織幼兒收集喜愛的繪本,鼓勵幼兒將其帶入班級,并向其他小朋友講述繪本故事的情節。或者,積極開展“傳話”游戲,選擇一本繪本,要求幼兒以傳話的方式完整講述出故事內容。在游戲過程中,幼兒需要集中注意力,認真傾聽其他小朋友的傳話內容,從而完成游戲任務,此過程也在某種程度上鍛煉了幼兒的傾聽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幼兒的自我認知尚未完全形成,周遭環境、個人因素、繪本內容等都將影響幼兒傾聽能力的形成。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進行繪本內容的選擇。雖然繪本多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但若故事情節過長或文字內容過多,容易導致幼兒出現理解問題,甚至出現幼兒不愿意傾聽繪本故事的情況。因此,教師應為幼兒提供一些淺顯易懂的繪本,并在繪本閱讀中,結合繪本故事不定時地提出問題。
例如,在繪本《小河馬的牙》閱讀過程中,當故事出現轉折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如:“大家送給小河馬的禮物是什么?”“小河馬喜歡刷牙嗎?”“小河馬為什么生病了?”以此檢驗幼兒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繪本故事上,并幫助幼兒及時調整傾聽狀態。教師還可以根據繪本中描述的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帶領幼兒理清“小河馬獲得糖果禮物、小河馬吃糖但不喜歡刷牙、小河馬長了蛀牙很傷心、小河馬意識到要保護牙齒”的故事邏輯順序,使幼兒體會到生活道理。
這種方式主要是為了引導幼兒集中注意力,避免幼兒因長時間處于閱讀狀態下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也能在某種程度上促進幼兒思考能力的發展,并促使幼兒在接下來的故事閱讀中認真傾聽,實現傾聽能力的提高。結合繪本閱讀的情況可知,幼兒較容易受到環境或是個體因素影響,如“窗外飛過的飛機”“下雪的天氣”“其他同學的服飾”等,都可能導致幼兒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因此,在繪本閱讀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幼兒播放一些輕音樂,以舒緩的音樂帶領幼兒進入深度閱讀的狀態,并形成深層次的思考。
幼兒教育關系到幼兒的終身成長,常言道“三歲看八十”,指的便是幼兒在三至七歲的認知形成階段所接受的教育,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因此,教師要重視這一因素,并在幼兒教育過程中重視對幼兒行為、認知的引導,以實際方式促進其成長,并且盡可能地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這一點而言,繪本閱讀角色游戲具備一定的教育引導作用。教師可以定期開展集體閱讀活動,除了在活動中帶領幼兒認識繪本、掌握閱讀技巧外,還可以布置集體閱讀任務,如為幼兒提供幾種類型的繪本,要求幼兒們通過集體閱讀,全面解讀并掌握人物的性格特點,最終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現出來。
此外,小班幼兒大多缺乏自我意識,但具備較強的模仿能力,愿意模仿教師或家長的行為習慣,因此,教師可結合“親親水寶寶”主題,選擇《水寶寶的奇妙之旅》這一繪本故事進行閱讀,并在閱讀結束后,引導幼兒思考故事中的“水寶寶”經歷了怎樣的事情、從中學到了哪些內容等。在閱讀活動結束后,教師還可以通過“水寶寶探索之旅”的游戲展開分析,引導幼兒在傾聽、討論的過程中認識到“水寶寶從哪兒來”,并通過教師模擬出的“下雨”“水寶寶變色了”等環節,逐漸增強體驗,認識到水的性質。一系列活動結束后,教師可引導幼兒通過“猜一猜、想一想”的環節,在“水寶寶給我們帶來很多歡樂,我們應該如何愛惜水寶寶”的問題中,結合生活實際,從自我角度傾聽、分析,使幼兒懂得“水資源珍貴,應節約用水”的道理,同時更加理解傾聽的意義。
對于許多家長而言,如何開展親子閱讀始終是難以攻破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家長缺乏耐心且未掌握正確的引導方法,導致最終的閱讀效果無法達到理想的狀態。幼兒傾聽能力的提升、傾聽習慣的養成,除了需要強化幼兒園教育外,還需要結合家園共育模式,從而為幼兒營造更適合成長的閱讀環境。為幫助更多家長掌握家庭教育方法,教師應積極與家長進行交流,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閱讀狀態。同時,教師還可針對幼兒性格,設計不同的親子游戲,如在繪本故事閱讀結束后,組織家長與幼兒圍繞故事人物開展“傳話”游戲,最后一個人需完整敘述第一個人對故事人物的看法,借此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和傾聽能力。為確保游戲的順利開展,幼兒大多會集中精力,積極投身到游戲過程中。
為了使幼兒在更為良好的閱讀氛圍中學習、成長,教師可在幼兒園內部搭建圖書角充當“小小圖書館”,同時,鼓勵家長在家中預留一定區域,讓幼兒自主設計圖書角的格局,決定書籍的擺放方式,通過家園共育為幼兒營造更加溫馨的閱讀空間。結合對幼兒特點的分析,我們發現,幼兒大多具備較強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師可向家長提供一些閱讀技巧資源,包括如何有感情且輕柔地閱讀故事,幫助家長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確保親子閱讀活動的有序開展。
繪本閱讀并非一蹴而就,如何選擇繪本內容、如何開展繪本閱讀活動,都將直接影響到最終的繪本閱讀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基于幼兒認知和興趣特點,選擇更具吸引力的繪本故事情節,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同時,通過集體性閱讀活動,以良好的閱讀氛圍帶領幼兒進入深度閱讀和認真傾聽的狀態。此外,教師要結合繪本游戲,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思考繪本故事和閱讀活動,并加強家校共育,向家長傳授更多親子閱讀方法,使小班幼兒能在更為優質的幼兒園閱讀活動中實現傾聽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