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金鵬飛

近些年,關于乳腺癌診治的新藥物與新技術陸續問世,乳腺癌已不再與“絕癥”劃等號,大部分早期乳腺癌經過規范化治療可以治愈,而晚期乳腺癌也有很多種方法能幫助患者延長生存時間和提高生活質量。但是,與乳腺癌的抗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按療程規范治療,才能為患者帶來預期的生存獲益。
對此,很多“不甚了解”的患者卻總會提出靈魂拷問:知道乳腺癌的治療不能一蹴而就,可這治療過程也太漫長了吧!每次化療都好辛苦,能不能讓醫生稍微精簡一下治療方案,少做幾次?感覺自己身體沒啥事了,內分泌治療的藥物能不能停了?靶向治療的療程能縮短么,一定要做夠療程么?為什么乳腺癌治療不能“見好就收”,而是要循規蹈矩、遵循“療程”呢?……針對這些片面求“短”、執著求“簡”的問題,答案很簡單:不可以!但是,為什么呢?下面,讓藥師為您將其中原委細細道來。
乳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除手術之外,放化療、內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等治療手段共同構成了防止乳腺癌復發的重要防線。在治療方案上“討價還價”,隨便自行更改或停止規范化抗腫瘤治療,就相當于對這條防線“動手腳”,需要付出的代價非常沉重,可能導致防線崩潰,最終引起腫瘤復發或轉移。因此,嚴格乳腺癌藥物治療的規范療程極其重要。通過幾個問題,我們具體地看一看。
問題一:內分泌治療藥物為什么要服用5~10年?
內分泌治療經常是5年起步,有些患者甚至需要堅持10年的治療周期—之所以需要這么漫長的時間,就是為了把腫瘤復發的風險降到最低!
醫生在決定內分泌治療周期的時候,往往會同時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患者的月經狀態和腫瘤因素。這是因為:乳腺癌內分泌治療會受到月經狀態的影響,絕經前早期乳腺癌患者往往需要進行更長時間的內分泌治療。根據《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2022版》,對于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初始治療已滿5年而耐受性良好的患者,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可考慮延長內分泌治療時間:①淋巴結陽性;②浸潤性乳腺癌3級(G3);③診斷時年齡<35歲;④Ki-67高;⑤pT2及以上。對于絕經后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初始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如來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等)已滿5年耐受性良好的患者,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可考慮延長內分泌治療:①淋巴結陽性;②組織學三級;③其他需要行輔助化療的危險因素(如Ki67>30%)。
問題二:抗HER-2靶向輔助治療為什么需要1年?
乳腺癌患者術后使用抗HER-2藥物曲妥珠單抗靶向治療,一般需要1年時間。HER-2陽性乳腺癌曲妥珠單抗1年標準治療時間的確立,是基于幾項大型臨床研究的結果,包括NSABPB-31、NCCTGN9831、BCIRG006以及HERA。這些臨床研究均證實,1年的曲妥珠單抗輔助治療聯合化療可以顯著改善HER-2陽性患者的遠期無病生存及總生存。因此,曲妥珠單抗輔助治療1年的時間逐步確立下來。
早期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曲妥珠單抗1年的輔助治療方案,是目前具有最多循證醫學證據的方案。一項隨訪11年的研究表明,對于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單抗輔助治療1年可顯著改善患者長期無病生存,而曲妥珠單抗輔助治療2年無更多獲益。因此,《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22年版)》推薦:早期乳腺癌使用曲妥珠單抗的標準治療療程為1年。
問題三:化療次數能減少么?化療間隔時間能延長或縮短么?
乳腺癌患者的化療次數需要根據局部和全身檢查結果以及病理結果綜合判斷,評估腫瘤分期、復發的可能性、激素受體陽性比例、HER-2是否陽性等多個因素后,再制訂個體化的化療方案。乳腺癌化療一般為4~8個周期,這是因為:如化療次數過少,無法消滅體內殘存的癌細胞;而如化療次數過多,由于化療藥物毒副反應太大,對患者身體不利。醫生會根據患者定期復查結果,判斷化療效果,有些情況下還會調整化療方案。
此時,有些患者可能會問:那么,化療間歇時間能延長嗎?一個周期接著一個周期,太難受了,讓人喘不過來氣;或者,化療間歇時間能縮短嗎?長痛不如短痛,就快些結束吧。
其實,化療間隔時間長短也很有講究,需根據治療方案而設定,因治療方案不同可能不同,一般不建議間歇期延長或縮短。任何一種化療藥物都會被逐漸代謝或排泄,如果間隔時間過長,藥物在體內早已代謝殆盡,這時候殘存的腫瘤細胞會重新加速生長,之前的治療也會隨之功虧一簣。但是,間隔時間太短也不可行,此時機體免疫力沒有完全恢復,而這也會影響藥物殺傷腫瘤的能力。不過,化療間隔時間并不絕對,做化療的最終目的是治病,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對于一些年齡較大、病情較重,或者副作用太嚴重的患者,經醫生充分評估后,也可以適當調整化療間隔時間。
總之,乳腺癌治療方案往往是醫生根據患者情況“量體裁衣”定制的。所以,遵醫囑、遵療程規范治療,才能取得好的療效。不要隨意減停藥物,自行調整治療方案。如果患者治療期間出現藥物副作用,應及時跟醫生反饋處理、積極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