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建設的不斷深化,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國家鼓勵群眾積極參與運動健身活動。由于大眾健身缺乏科學指導,錯誤的運動方式增加了運動損傷出現的概率,嚴重影響健身者的運動計劃,甚至對其身體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傷。因此,針對運動健身類APP存在的數據記錄不準、用戶黏性低等問題,本研究對體育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定義、存在問題及發展狀況等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決問題方案,以期推動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長久發展及更好的為用戶服務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運動損傷;運動康復;康復知識;康復類APP
基金項目:西安醫學院2022 年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運動損傷預防及康復智慧研究》,項目編號:121522111。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面向新醫科的體衛融合人才素養體系與培育策略研究》,項目編號:SGH22Y1504。
在互聯網+、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運動康復類小程序、APP呈勢如破竹般涌現,這為群眾獲取健康知識提供了便利,但良莠不齊的信息卻成為專業健康知識普及的絆腳石。運動損傷是在體育鍛煉過程中造成的身體損傷,在身體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進行體育鍛煉更容易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目前大眾的訓練方法存在較多誤區,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率迅速升高,運動康復與防治也日益受到人們重視。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法
查閱中國期刊數據庫中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的文獻,分析整理和重新歸類相關文獻,了解運動損傷康復類APP發展的方向。通過文獻法檢索數據庫體育運動方面及計算機信息系統相關學術文章,查閱計算機編程、數據統計與分析等相關專著。
(二)問卷調查法
為更好地了解當前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發展狀況及存在問題,從而更好地研發一款運動康復類APP,本篇論文設計了關于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調查問卷進行發放,在西安市城區及周邊大學和社區進行了問卷調查。
(三)數據統計法
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并對得到的調查結論經過整合統計和數理分析,轉化為數據,根據得到的數據利用Excel等統計方法制作圖表,以便對數據進行合理化分析。
(四)訪談法
通過對西安市城區及周邊地區的大學和社區進行電話訪談及在線訪談,以了解大眾當前體育運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常遇到的運動損傷類型,從而設計出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功能APP。
二、研究結果
(一)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內在認識
1、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定義
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是互聯網+下的新生產品,是以手機終端為傳播媒介,以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為主要內容,針對客戶的不同需求,為其提供在線康復性訓練、數據監測記錄、醫療預約等不同服務的移動設備第三方應用程序。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治療運動損傷方式與方法,極大的便利了運動損傷患者的治療。
2、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分類
(1)以在線康復性訓練為核心的APP
以在線康復性訓練為核心,以遠程指導為賣點,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通過私人訂制、訓練指導、在線跟練的一線式服務吸引用戶,用戶可根據自身狀況選擇合適的訓練進行同步真人跟練,同時以社交功能為輔增加用戶互動,增強用戶黏性。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采用第三方軟件遠程進行康復性訓練指導,用戶在家中便可進行視頻跟練,便利快捷。
(2)以數據監測記錄為主的APP
以記錄用戶康復數據、制定個性化康復方案、輔助醫生治療為主要功能,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可隨時記錄用戶的康復內容和康復量,實現對病情的實時把控,同時采集用戶相關數據,制定個性化康復計劃。運動損傷多為慢性病,需要較長周期的恢復治療,在用戶復診前,APP可實時監控、記錄用戶的康復練習,方便醫生確切掌握用戶恢復情況,并根據數據分析,做出下一步治療措施。
(3)以醫療預約服務為主的APP
醫療預約類APP主要是基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通過整合線下醫療資源為用戶提供系統化、有序化的服務。用戶可以通過醫院名稱、治療項目進行查詢,并可按照距離遠近由系統自動提供智能搜索,從而使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醫療預訂。
3、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功能與特點
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主要以記錄數據和康復指導為切入點,并逐漸走向市場,通過統計康復量、跟蹤康復內容、監控康復周期等來滿足用戶的需求。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和用戶需求的上漲,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不斷增多并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各APP之間互有重合又各有側重。有的側重于方案制定,有的傾向于訓練指導,有的側重于數據記錄,有的傾向于醫療預約等。互動化是目前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趨勢和走向,互動化通過智能匹配、康復分享、健康論壇等形式來加強用戶聯系,尋找相似運動損傷“病友”,從而增加用戶黏性。
(二)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產品分析
1、可替代產品分析
以醫療預約類APP為例,其主要功能是進行在線的醫療預約,可按照用戶需求進行智能搜索匹配最近醫院或專項治療診所,從而便利用戶就醫流程,節省就醫時間。但隨著醫院預約系統的完善及微信小程序功能的多元化,用戶也可直接通過醫院系統或微信等聊天軟件平臺預約醫療項目。特別是隨著微信小程序涉獵范圍的不斷擴大,其使用便捷、功能選擇多樣的特點,給醫療預約類APP造成不小威脅。
由此可得,聊天軟件功能的多樣化發展可能會給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帶來沖擊。
2、同型產品競爭分析
同型產品競爭常體現在服務和功能方面。一些康復類APP擁有訓練達標獎勵機制,通過贈送紅包或積分兌換平臺相關產品的方式鼓勵用戶使用。
此外還推出好友陪練、虛擬訓練室等功能,不僅增強了用戶聯系和訓練趣味性,同時還兼顧醫療預約功能,滿足了用戶多樣化需求。另外還有一些康復APP提出累計訓練時長排行榜,以線上排名的形式增強用戶的參與感與成就感,同時3D虛擬訓練場景的多元化和VR技術的應用也提高了用戶使用感和體驗感。
但有數據顯示,APP的平均生命周期僅十個月,85%的用戶在下載一個月內會將其刪除。由此可得,提升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核心競爭力將是其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三)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存在的問題
1、功能同質化嚴重
隨著康復醫療市場的不斷擴大,眾多醫院紛紛向在線APP靠攏,大量醫療類APP被推出市場。在軟件商店搜索“醫療”兩字就會得出幾千種結果。但是這些APP在內容規劃及界面設置上大同小異,主要是基于數據記錄+康復訓練指導+醫療預約的運營模式來滿足用戶的康復醫療需求以及“病友”互動的歸屬感。此外,類似提供同步跟練、健康論壇、線上預約的基礎功能缺乏獨特性,并且沒有顯著的產品個性化特色。
2、盈利模式的不科學性
當前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商業廣告、在線問診和會員機制三種模式,其中廣告是主要的盈利方式。在推廣前期,APP內的商業廣告雖然能帶來較為可觀的利潤收益,但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依賴APP流量和用戶活躍度合作商業廣告變現必然會消磨用戶的信任和使用感受。此外用戶對于付費會員的意愿較低,尤其對于健康醫療類的損傷康復APP,用戶的消費意愿更低。而在線問診的盈利模式依托于線上APP與線下醫院的合作完成,尚未形成標準化規定和系統化安排,且在線問診醫師和醫院及第三方軟件之間的協商合作尚未完全達成,運行較有難度。
(四)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解決對策
1、推出“線上線下合作”的未來布局
通過拓展康復類軟件的運營模式和功能區塊來滿足用戶的多樣化使用需求,不局限于視頻跟練、醫療預約等基礎功能,使軟件向智能搜索、在線問診等進階功能延伸,并通過“線上線下合作”的方式,提高康復醫療的專業性與科學性。通過智慧統計進行數據采集,并依靠科學算法進行數據分析與轉換,針對用戶個性需求進行康復方案的私人定制,提高用戶使用感。
2、豐富APP內容力,增強用戶黏性
交互化的用戶網絡是提高產品使用感的關鍵,當前許多運動損傷康復APP都是通過用戶聯系和在線論壇等內容來提升用戶黏性。因此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一方面可以向在線虛擬康復社區發展,鼓勵用戶康復動態的發布,以健康知識分享、“病友”共勉等方式增加虛擬社區溫情,提升用戶歸屬感。另一方面,進行可利用資源的整合,在增強交互聯系的同時,注重線上APP與線下醫院、療養院的合作,注重軟件功能的不斷創新與完善。
3、更新盈利模式
互聯網背景下的盈利模式是占有用戶,并保持高效、高頻的使用,那么利潤自然紛至沓來。當前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商業廣告植入,但商業廣告合作要求龐大的用戶基數,且存在損傷用戶信任價值與使用體驗感的問題。因此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需要革新盈利模式,一方面降低會員制費用吸引用戶,進而推廣APP影響力。在廣告投放方面要注意投放廣告的精簡化和適配化,可以通過閱讀廣告贈積分、兌換會員或康復訓練課程等方式提高廣告閱讀量和點擊率。另一方面,進行可利用資源整合,向用戶智能推薦線下醫院或診所,從中獲取提成,或開發線上產品等周邊服務來增加盈利來源。
三、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產業現狀分析及其發展推廣對策
(一)現狀分析
社會需求大、人才供給不足是阻礙我國運動康復與預防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7%,大約5.39億人次,而《2009-2014健身行業產值規模》表明經常運動的人運動損傷率達到85%以上。按上述數據推測,到2025年,理論上出現運動損傷的人群將達4.58億,也就意味著有4.58億人需要運動損傷康復相關的康復和治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高校中僅有128個康復醫學、運動康復治療學相關的本科專業,與其他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互聯網+創新發展道路,大力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運動康復產業,通過轉變行業發展模式,使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由實用型向創新驅動型方向轉變,對我國國內運動康復產業是一種潛在的發展機會。
(二)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需求的條件
充分應對目前和即將到來的嚴峻挑戰的重要措施是發展運動康復產業。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超過大多數的人群處在亞健康狀態。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運動健身的行列中,但由于缺乏專業的指導意見,導致運動損傷的頻發。據統計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運動損傷發生率高達85%以上,且此數據持續增長。
我國未來康復醫療行業的主要服務對象是與日俱增的亞健康人群和運動損傷人群,應采取積極措施,科學診療,消除運動損傷帶來的不利影響。此外,職業運動員、急性病恢復期、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殘疾人、心理障礙人群等也是康復診療的服務對象。
(三)輔助性產業的發展
輔助性產業主要指大學和科研所代表的運動康復產業的技術創新、研發能力、人才及產學合作等層面。輔助性產業是運動康復產業的一種產業外組織延伸產業,運動康復產業需要與產業外組織維持密切聯系。其一,高校與科研所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發源地,應該不斷深入開展產學研用合作工作,提高產品經濟效益,不斷增強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其二,就企業本身而言,我國絕大多數企業不重視新產品的研發工作,技術研發力量薄弱,難以滿足企業創新發展的需求,從而限制了企業的自身發展。兩方面的剛性需求,為產學研用的合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從整體上來看,產學研用雙方各具優勢,通過兩者互相合作,可以實現優勢整合,從而達到雙贏的局面。
四、結語
就中國大部分用戶而言,運動損傷康復仍是陌生概念,仍需不斷普及和宣傳,需要根據地域、人群等具體情況開展可行的普及化方案。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類APP的未來發展趨勢,應該更側重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形成良好未來布局。同時需要對運動損傷進行系統化的分類和區別,例如專項針對某一種運動損傷的康復類APP,針對不同運動損傷類型,做到對癥下藥,有助于患者更快、更好的痊愈。推廣APP普及,同時順應國家政策,推動康復產業的快速升級,助力國民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余紅陽,方凡夫,石萍,喻洪流.康復機器人在神經與運動損傷應用的共性探討[J].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2020,41(03):139-143.
[2]殷延濤.運動損傷康復類APP應用的SWOT分析及展望——基于體醫融合視角[J].體育風尚,2021(04):110-111.
[3]陸佳莉.體育運動健身類 APP 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7,39(06):20-23.
[4]吳亞婷,黃越.健康中國視域下“體醫結合”發展的意蘊、實然與應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9,34(02):38-43+52. DOI:10.16207/j.cnki.2095-235x.2019.02.007.
[5]闞夢卿.網球運動損傷App構建分析[J].智庫時代,2019(32):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