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杰群
首屆中國(北京)動畫周于7月20日在北京展覽館正式開幕,中國電視動畫大典讓大家度過了一個靈動浪漫的動畫之夜。中國動畫憑借獨特的東方意韻和超乎尋常的表現力,塑造一個個難忘的經典意象,講述一個個意味深長的中國故事,構筑一代代人共有的精神家園。站在中國動畫“新百年”起點,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新征程”中,中國動畫要貫通歷史、現實與未來,在做到“兩個結合”的基礎上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領跑未來,開創中國動畫“新輝煌”。
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三個故事,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動畫力量。一是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動畫講好文明中國故事。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國動畫一路走來,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創意靈感和文化滋養。二是深挖首善之區文化資源,用動畫講好時代北京故事。在“北京大視聽”精品文藝創作體系的統領之下,北京動畫呈現選題多樣、題材多元、故事多彩、敘事多姿的生動格局,推出《冰雪冬奧村》《大運河奇緣》《毛毛鎮》《錫蘭王子東行記》等一批膾炙人口的動畫片。面向未來,動畫人要繼續聚焦北京歷史文脈傳承和時代變遷,用好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創新文化的豐厚資源,深耕中軸線申遺、兩區建設和三個文化帶內核,以動畫表達呈現時尚北京、活力北京、創新北京。三是勇擔培根鑄魂的使命,用動畫講好啟智潤心的正能量故事。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動畫承載著引領少年兒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之責,廣大動畫工作者要以高度自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聚焦青少年價值引領和心智養成,匠心打造有營養、有格調、有意思、有意義的精品力作,用中華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啟迪浸潤引領青少年成長。
匯聚各方力量,打造三個平臺,培育高質量發展“動畫高地”。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扶持動畫的政策,中國動畫創新力量不斷涌入,生產模式持續優化,行業生態逐步向好。作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之一,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國動畫產業顯示出巨大的社會潛力和商業價值。
北京動畫始終緊扣全國“四個中心”建設,高站位布局,高標準推進,高質量發展。動畫周著力構建起中國影視動畫政策發布平臺、中國原創動畫成果權威發布平臺、中國動畫業界交流平臺“三大平臺”,匯聚撬動各方資源力量,打造產城融合“動畫高地”。北京正在制定《關于推進北京動畫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力爭用五到十年實現動畫向全年齡受眾和全品類形態發展,促進動畫跨媒體聯動和跨產業融合,逐步健全具有首都特色的動畫生態體系。
秉承“動畫+”理念,推動三個融合,筑就北京大視聽“動畫高峰”。一是推動“動畫+多媒體”融合,讓中國動畫再顯青春之美。推進中國美學精神與時代特征相結合,用現代化、全齡化、年輕態的審美表達,吸引更多人尤其青年人對動畫的熱愛。引領動畫敘事方式、表達形式更加適應互聯網傳播特點,打造現象級動畫精品,為北京大視聽再添“動畫高峰”。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大屏小屏聯動的協作共享平臺,促進數字技術與動畫共融、共創、共享。二是推動“動畫+新科技”融合,讓中國動畫閃耀科技之光?;ヂ摼W、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在內的新興技術已經滲透到動畫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的各個層面、各個環節。隨著8K水墨動畫短篇《秋實》入圍70屆柏林電影節,《立秋》提名34屆金雞獎,中國動畫在國際舞臺的話語權也日益凸顯。我們將繼續推進北京動畫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探索設立北京動畫科技專項資金,不斷拓展動畫新場景、新業態,鼓勵前沿技術動畫插上創新翅膀。三是推動“動畫+各行業”融合,讓中國動畫永葆生命力量。推進動畫賦能城市發展,推動“動畫+健康”“動畫+科普”“動畫+安全”“動畫+文化”攜手共贏,讓“小小的動畫”發揮“大大的能量”,真正實現“動畫+ 在一起更精彩”的愿景。延展動畫上下游產業鏈,促進“動畫+旅游”“動畫+演藝”“動畫+設計”“動畫+游戲”“動畫+親子教育”等互通互融,打造具有生命力的動畫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