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再加上不良生活習慣,胃病的發病率逐漸增高。其中胃炎是一種常見的胃病。有研究數據顯示,胃炎在胃病中的發病率位居第一。那么,胃炎是如何產生的呢?對于胃炎患者,除了要及時治療,又應該如何調理呢?
胃炎是指胃黏膜發生炎癥的疾病,發生胃炎的原因有很多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飲食不當,吃得過多或過少、食物過于油膩或辛辣都會導致胃黏膜受到刺激,引發胃炎。第二,消化系統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等消化系統疾病,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或胃黏膜受到化學性刺激而引起胃炎。第三,病菌感染,如幽門螺桿菌等,可引起胃黏膜炎癥,導致胃炎。
胃炎的好發人群包括:長期飲食不規律或暴飲暴食的人、經常吸煙或喝酒的人、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的人。
第一,注意飲食。胃炎患者應避免辛辣、油膩食物的攝入,這些食物會刺激胃壁,加重胃炎癥狀。避免過飽和過餓,胃炎患者應少食多餐,控制飲食量和進食次數,以免胃壁承受過度壓力。盡量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飯、粥、面條、餃子等,這些食物易于消化,可減對胃部的負擔。胃炎患者喝水要適量,適量飲水可以幫助保持水分平衡,但不要過量,以免加重胃部不適。避免進食過熱或過冷的食物和飲料,過熱或過冷的食物和飲料會刺激胃壁,加重胃炎的癥狀。在進食時,不要看電視、看書或做其他事情,這樣會降低胃腸道的血液供應,使胃部工作受到影響,不利于疾病控制。
第二,適量運動。適量運動可促進胃腸道蠕動,加快食物的消化和排出,有助于改善胃炎患者的胃腸道功能。不過,胃炎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劇烈運動會增加胃腸系統的負擔,不利于恢復。建議選擇輕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等。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胃炎患者應在飯后一段時間再進行運動,以免影響消化和吸收。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和病情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對于體質較差、病情嚴重的患者,建議選擇較為輕柔的運動方式,如瑜伽、太極拳等。運動前后應注意飲食的攝入,以保證身體的能量供應。胃炎患者進行運動后,應及時休息,放松身心,避免過度勞累。
第三,情緒調節。情緒調節對于胃炎患者非常重要,因為情緒不穩定會對消化系統產生負面影響,使病情加重。胃炎患者經常面臨壓力和焦慮,要學會減輕壓力的方法,包括深呼吸、瑜伽、冥想等放松技巧。要學會社交互動,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體驗,獲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這樣可以減輕焦慮和孤獨感。
總之,胃炎在臨床中極為常見。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飲食、適量運動、做好情緒調節,還需合理用藥,盡量避免熬夜等,只有這樣,才能減少胃炎的發作。
編輯|廖旖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