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針對道路工程路面黏結性能不佳影響路面防水性能的問題,文章設計了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銑刨瀝青混凝土路面下承層,使路面平整度更符合規范需求;進行路面防水黏結層施工,避免瀝青路面因滲水造成沉降問題,保證路面防水性能;采用瀝青攤鋪機夯實路面,以保證瀝青面層的壓實度符合標準;采用實例分析驗證了運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的效果更佳。
關鍵詞 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瀝青面層;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 U416.2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3)15-0120-03
0 引言
路面施工的平整度、黏結性能、防水性能是影響路面施工質量的關鍵性指標。路面經過長時間通車運行碾壓產生的荷載會造成路面裂縫、抗水損壞等問題,降低道路通行質量。基于3D 智能數字化攤鋪技術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主要是利用三維建模方式將路面施工的圖紙作出3D 勾畫,通過全站儀、三維定位等傳感技術對施工位置進行定位[1]。通過三維坐標檢測的方式,能夠自動鋪平路面,減少人為誤差,提高施工效率。基于復雜環境的施工技術,主要是在信息化條件的支撐下,結合道路路面內部環境存在的差異,制定出可行的施工方案,從而提升施工效率[2]。以上兩種技術均是針對施工效率進行設計的,路面的施工質量很可能受到影響。因此,該文研究了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這一課題。
1 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設計
1.1 銑刨瀝青混凝土路面下承層
對道路路面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受到銑刨力度不足而出現路面不平整,施工質量不佳的問題。因此,該文在進行路面施工之前,將銑刨路面下承層作為首要步驟。使用三輥軸攤鋪機,將未及時鏟除的富余砂石填補,提升路面平整度[3]。為了滿足瀝青混凝土下面層與瀝青面層的黏結性,將施工過程分成了下承層—— 黏結層——瀝青面層。下承層的銑刨主要包括了路面表面鑿毛,表面除漿、標記橫縱縫位置等操作[4]。利用銑刨機對下承層進行銑刨,銑刨過程需要保持時間一致,根據施工現場大小,使用多臺銑刨機同時施工,保證路面不早銑、不遲刨。在施工過程中,其中一塊路面出現了銑刨時間過早的現象,路面粗集料裸露較多,路面的平整度受到了影響[5]。因此,該文直接鑿掉不平整的路面,重新鋪筑,使路面平整度更符合規范需求。對于攤鋪機而言,起步路段、路面的不平整在混凝土未硬化之前處理,使用水準儀將路面找平,并用> 3 m 的靠尺進行修整,再用粗級磨頭打磨下承層的平整度,依靠瀝青混凝土本身強度與性能提高路面施工質量。
1.2 進行路面防水黏結層施工
橡膠瀝青防水黏結層具有良好應力吸收能力、應力消散作用和抗反射裂縫能力,優異的黏結性、防水性、耐久性等特點,且施工設備簡單,施工速度快,質量易于控制。因此,在路面防水黏結層采用橡膠瀝青為主要施工材料。橡膠瀝青液體的基質為瀝青國標70# 石油瀝青,橡膠粉用量占瀝青用量的18%。在24 h 內用橡膠瀝青灑布油罐車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噴灑,橡膠瀝青灑布量為1.5 kg/m2,超過24 h 后橡膠瀝青的性能會明顯衰減。集料選擇9.5~13.0 mm 的單粒徑石灰巖碎石,撒布量為7 kg/m2,碎石的撒布面積約占滿鋪的60%。
在下承層銑刨完畢之后,將黏結層洗刷整齊,黏結劑涂刷在黏結層前應將混凝土下承層進行灑水,表面得以濕潤之后,在無明水的情況下進行黏結層施工[6]。在路面上灑布橡膠瀝青,要在橡膠瀝青上撒布一定量單一粒徑的預拌瀝青碎石,均勻滿鋪在橡膠瀝青層上,用瀝青攤鋪機進行攤鋪嵌擠碾壓,橡膠瀝青被擠壓到石料高度的約70%,石料嵌鎖形成后將構成結構性支撐,形成左右厚度的路面結構層,能有效地防止水分的侵入,并與下面層黏結形成緊密狀態,形成碎石封層模式的路面結構。在防水黏結層中增加了混凝土封閉,錨具、加強螺栓箍筋、瀝青液料、端部鋼絲、預應力束等構件,能夠使黏結層的黏結劑起到最佳作用。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極易出現級配離析與溫度離析環節,黏結層施工質量會直接影響攤鋪差異[7]。
1.3 瀝青混合料拌制加工
在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施工中,要根據不同種類分開堆放所需細集料以及粗集料,并分別提供,以保證集料的含泥量控制在1% 及以下?;旌狭习柚七^程中,要先對集料進行烘干處理,不同規格與類型的礦粉、集料以及瀝青都要按照設計規范進行合理配料。瀝青加熱過程中,要控制好溫度,其溫度要求主要保持在140~160 ℃之間,石料加熱的溫度要控制在150~170 ℃之間,混合料出廠時的溫度要控制在150~160 ℃之間。瀝青混合料拌制加工過程中,還要嚴禁使用氣泡、炭化、含水或過熱的混合料,在拌和完成后要保持其良好的均勻性,以確?;旌狭纤蓄w粒均包裹著瀝青,而且不能出現離析、花白或結塊的情況。在調整材料規格以及混合料配合比時,先要開展室內試驗進行試拌,在試拌期間還要對其開展取樣檢測瀝青含量、級配等性能指標。
1.4 道路瀝青面層攤鋪
攤鋪在路面施工過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該文將其作為橡膠瀝青面層施工的關鍵環節。由于瀝青混凝土的鋪平性能,該文選擇了瀝青攤鋪機進行面層施工。攤鋪機的功能良好,能夠來回收縮,將面層混凝土通過自振的方式壓實[8]。在攤鋪之前檢查攤鋪機的功能是否良好,按照圖紙設計報告與面層厚度進行施工,確保標高、振動、壓實等功能符合施工需求。在攤鋪橡膠瀝青面層的過程中,使用攤鋪機能夠省去碾壓的步驟,瀝青攤鋪機本身的壓實功能能夠達到面層壓實功能。在路面壓實的過程中,攤鋪機行駛速度穩定,并未出現停止或速度偏高、偏低的問題,橡膠瀝青面層攤鋪一次到位,成型較快,可以保證面層的平整度在設計要求范圍內。橡膠瀝青性能指標如表1 所示。
如表1 所示的橡膠瀝青面層攤鋪過程中,時間控制在了3 h 以內,瀝青混凝土材料在攪拌與攤鋪的過程中并未發生初凝,終凝時間不小于6 h,施工美觀性較佳。在7 d 時,將壓路機的起振與停振階段作出了過渡,過渡時間約5 s,過渡過程的有效壓實時間約20%,碾壓長度超過25 s??紤]到瀝青混凝土的性能,該文在初壓、復壓、終壓、碾壓等情況確定了溫度與攤鋪厚度,在實際溫度下降的環境因素影響下,仍然有效地完成了整個攤鋪作業,碾壓效率較高。為了保證路面施工質量,碾壓過程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中進行,初壓的開始溫度在155 ℃以上,低溫施工溫度在165~170 ℃的范圍內;復壓的開始溫度在135 ℃以上,低溫施工溫度在155~165 ℃的范圍內;終壓的表面溫度超過了90 ℃,路面壓實的均勻性較高,瀝青膠結力較強,能夠減少混合料的推移,保證路面壓實度。
1.5 施工注意事項
為了確保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施工時盡量保證全路幅面層一次性攤鋪,在遇到需要分幅攤鋪的情況時,一定要保證瀝青熱接縫,前幅必須緊跟著后幅,保證前、后攤鋪幅混合料攤鋪時間交叉。
(2)采取分層填筑、壓實溝槽回填土,壓實度要符合相應的規定。
(3)保證瀝青面層的施工質量和各層的最小施工厚度;確保各層之間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的良好連接。
(4)以水泥穩定類材料作為瀝青路面的基層。
(5)當瀝青混凝土作為地面層時,其與下層間的黏結力至少要達到4 級。
(6)壓實度至少應該達到98%。
(7)分別搭棚保護礦料集料,以防止各種集料雨淋等,嚴格監管混合料生產、拌和、施工等各個環節,盡量規避各環節產生的不均勻現象。
(8)合理控制施工工序,保證面層攤鋪的連續性,加強層間連接,保證層間的黏結力。
最后,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控制指標篩選時一定要結合項目具體特點,一般可分成瀝青混合料指標與驗收指標兩類。兩類指標的具體組成如表2 所示。
2 實例驗證分析
2.1 工程概況
為了驗證該文設計的路面施工技術是否具有使用效能,該文以X道路為例,對上述技術進行了實例分析驗證。X 道路是A 南部地區通往B 沿海地區的主要道路,也是該地區的主要交通要道,其中重型車輛年通行量較大。道路的K22+336~K27+696 段全長約6.456 km,該段道路采用V=80 km/h 的標準,路面路基寬度在23.52~25.56 m 的范圍內。該道路建成通車時并未進行軟基處理,經過多年的使用,K22+336~K27+696 段出現了差異沉降、路面波浪、排水不佳等問題,嚴重影響道路的通車服務質量。為了更好地適應該地區的交通發展,政府部門提出對X 城市道路進行路面改造。該次工程以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為主要研究技術,對路面施工指標進行改進。在施工過程中,將路面的上層4 cm 改為瀝青混凝土superpave-13,下層6 cm 改為瀝青混凝土superpave-20。受到道路地區氣候影響,該次工程在當年11 月初—次年4 月初進行施工。施工流程如圖1 所示。
如圖1 所示,為了保證瀝青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黏結層與面層出現黏結的現象,該文對路面進行了銑刨處理。在下雨天時需要暫停施工,否則瀝青混凝土材料遇到雨水會降溫很難壓實,為路面埋下隱患。在X 城市道路路面施工的過程中,采用壓路機靜壓一次,再震壓一次,然后再碾壓3 次,最后使用壓路機靜壓兩次,完成路面壓實。
2.2 應用結果
在上述條件下,路面壓實完畢之后,該文對道路路面的延伸性、黏接強度、剪切強度、干燥性能以及縱向拉力保持率等指標進行分析。其中,標準指標是路面壓實后能夠滿足路面使用需求的指標,在此指標范圍內,即可保證路面施工有效性。具體應用結果如表3 所示。
如表3 所示,在瀝青混凝土攪拌完畢之后,外觀為黑色液體,攪拌棒上并不存在明顯混凝土固體材料。在20 ℃的耐堿環境下,Ca(OH)2 中浸泡15 d 并未發現異常;在20 ℃的耐鹽環境下,3%鹽水中浸泡15 d并未發現異常。由此可見,瀝青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外觀較佳,耐腐蝕強度較高,可以滿足道路的通行需求。另外,由表中數據可知,使用該文設計的施工技術之后,實際指標均在標準指標的范圍內,無論是延伸性還是干燥性,均能夠保證與標準指標一致,表明該文設計的施工技術能夠滿足路面施工需求,符合研究目的。
3 結語
隨著道路路面行車的大量增加,道路建設規模也隨之增加。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是道路路面施工過程中的基礎技術,對于路面質量具有特別重要的保障作用。當前,關于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研究比較成熟,在很多公路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應用效果。該文研究了道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通過對下承層、黏結層、面層等的施工處理,應用橡膠瀝青混凝土材料,切實提高了路面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顧江鳴, 鄒文軍, 白偉華, 等. 3D 智能數字化攤鋪技術在溧高高速道路路面施工中的應用[J]. 工程質量,2021(2): 65-68.
[2] 李俊杰. 復雜環境下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機械化攤鋪施工工藝與參數優化[J].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 23-28.
[3] 楊杰, 馮云龍, 馬子媛, 等. 基于北斗定位與信息化技術的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管理研究[J]. 施工技術( 中英文), 2022(17): 34-40.
[4] 朱文華, 王岳洲, 陳艷平. 地質雷達檢測技術在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層的應用[J]. 云南水力發電, 2022(6): 66-70.
[5] 張海廷, 楊林青, 郭芳. 基于PIM 的層狀路面結構動力響應求解與分析[J].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22(5): 82-91.
[6] 金嬌, 彭梧桐, 潘杰, 等. 瀝青混凝土路面損傷監測的碳基及其復合材料進展[J].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 2022(6):691-702.
[7] 付小紅, 明杏芬, 張潔, 等. 基于ARIMA 模型的瀝青混凝土路面狀況衰變預測研究[J]. 現代商貿工業,2021(19): 165-166.
[8] 李包, 李寧, 陳晨, 等. 具有一定服役年限的泡沫溫拌瀝青混凝土路面路用性能試驗研究[J]. 道路工程,2022(2): 127-13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