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為解決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和企業維權需求,探索建立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方法】參照其他省市和國家級行業協會的積極嘗試,就探索建立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提出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案,并對馳名商標培育名錄建設后的運用場景提出設想。【結果】制定河南省馳名商標培育名錄評審標準,通過細化權重,搭建河南省馳名商標培育名錄發展“三級梯次培育”目標。【結論】為解決河南省馳名商標培育名錄建設方案的頂層設計問題提供參考。
關鍵詞:馳名商標;培育名錄;評價方案;運用場景
中圖分類號:D923.4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3-5168(2023)21-0119-04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3.21.025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Regional Well-Known"Trademark Cultivation list
ZHANG Xuezhi1" "LIU Kehan2 LI Danying3 GUO Yuanyuan4
(1.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0, China; 2.Luohe Orthopaedic Hospital, Luohe 462000, China; 3.Henan Zhongzhou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lture Communication Center, Zhengzhou 450000, China; 4.Henan Wan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o., Ltd.,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Purposes] This paper aims to solve the needs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terprise rights protection,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gional \"well-known trademark cultivation list\". [Methods] Referring to the active attempts of other provinces and cities and national industry associations,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scheme was proposed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gional \"well-known trademark cultivation list\", and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 of the well-known trademark cultivation list was proposed. [Findings]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Henan Provincial well-known trademark cultivation list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goal of \"three echelon cultivation\" was set up by refining the weights. [Conclusions]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top-level design of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of Henan Province famous trademark Cultivation list.
Keywords: well-known trademark; cultivation list; evaluation scheme; application scenario
1 設立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的背景
商標品牌戰略是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指出“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加強馳名商標保護,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指出“推進商標品牌建設,加強馳名商標保護,發展傳承好傳統品牌和老字號,大力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商標品牌”;2022年,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開始征集遴選商標品牌建設優秀案例,旨在積極推進商標品牌戰略實施,加快探索商標品牌促進區域和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推動提升商標品牌的市場價值和社會效益,總結推廣各類主體開展商標品牌建設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經驗。同時,最高人民法院也在馳名商標法律應用、馳名商標認定及馳名商標司法認定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具體司法解釋和通知文件,旨在進一步加強馳名商標的司法認定標準和程序[1]。
近年來,全國各地對馳名商標司法和行政的認定途徑都逐漸采取謹慎,甚至保守的策略。如在案件判決書中,幾乎不再提及“馳名商標”字樣,僅用“被公眾所熟知的商標”的描述性語言代替。國家知識產權局由于地方推薦馳名商標質量下降等問題,對馳名商標的行政認定也越來越嚴格,數量不斷減少。因此,自2017年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叫停”省市“著名商標”評選活動后,一些省市為了解決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和企業維權需求,開始探索在馳名商標認定之外、次于馳名商標認定的商標評選活動,作為馳名商標的“后備軍”。如上海市商標品牌協會于2020年出臺《上海好商標評定管理辦法》,邀請相關行業協會、社會團體和有關部門代表以及經濟、法律、知識產權等領域的專家共同評定,其評定標準包含品牌知名度、影響力和品牌價值、商標注冊年限等多個方面,擁有專業、系統、公平的評選體系。對擁有品牌良好的口碑與深厚的品牌底蘊的商標品牌,授予“上海好商標”稱號。江蘇省知識產權局與新華傳媒報業集團聯合主辦,新華日報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我最喜愛的江蘇商標品牌”公益調查活動,調查活動最終產生50件 “我最喜愛的江蘇商標品牌”,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2022年12月,中華商標協會聯合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中國消費者報社、新華社《中國名牌》 雜志等十余家行業協會、高等學府、權威媒體,共同起草制定發布了《知名商標品牌評價規范》 (T/CNTA 002—2022) 團體標準。該標準以注冊商標為載體的品牌作為評價對象,共設計了5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42個三級指標,從法律、管理、市場、財務及社會責任等五個維度,采用幾乎與馳名商標認定相同的、更加細化、量化的標準,由第三方獨立的知識產權認證機構做出認證推薦,根據認證推薦的綜合評價結論,頒發不同等級的評價證書。目前已有 Haier、中國電信、牛欄山、白云山、快手、揚子江、青島啤酒、 恒源祥、阿道夫等通過首批AAA 級知名商標品牌評價審核,在2023年6月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上公布并舉行了授牌儀式。在馳名商標的行政和司法認定非常嚴格并收緊的情況下,AAA 級知名商標品牌評價被許多知名企業當作小“馳名商標”,或是“馳名商標”的“候選品牌”來對待,或是當作創建“馳名商標”前的“量化體檢”,吸引了許多知名企業的密切關注和積極申報。
因此,參照其他省、市和國家級行業協會的積極嘗試,探索建立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的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為區域政府提供全局性的議案,以提升區域品牌管理能力、維護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加強對較高知名度區域商標品牌的保護、解決商標爭議,并作為推薦、培育行政和司法認定馳名商標的“備選名單”,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 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建設的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關于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推進中國品牌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實施區域商標戰略,以提高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建立完善的馳名商標培育名錄為重點,加快建立“企業為主、市場導向、政府推動、社會參與”的馳名商標發展機制,著力營造有利于馳名商標創建的創新環境、馳名商標利用的市場環境和馳名商標保護的法制環境,進一步提高區域品牌競爭力,有效抵御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增強經濟發展后勁,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及知識產權強省、強市建設[2]。
3 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建設的實現路徑
本研究認為,應當通過建立省、市、縣(區)“三級梯次培育”發展體系,探索建立動態管理機制、長效管理機制、退出機制及區域馳名商標評審“專家庫”,規范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的建設、實施與運用。
3.1 建立“三級梯次培育”發展體系
按照循序漸進,寧缺毋濫的原則,對培育目標進行擇優錄取。細化權重,按照企業所涉及的類別,在培育期間,對庫內企業根據基本情況、業績變化等內容,實施“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動態管理。搭建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發展“三級梯次培育”,對各級梯隊企業,實行“靠前”服務,及時幫助解決品牌創建、商標維權等方面的問題,加強引導和幫扶,幫助企業健全商標管理機構,完善商標管理制度,規范商標使用行為,培育商標信譽,擴大品牌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其品牌知名度和企業綜合競爭力,不斷完善爭創條件。
3.2 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和長效管理機制
建立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跟蹤考核機制,按照時間節點對數據庫存檔生成時間節點庫,根據一系列靜態時點的數據進行季度、年度的動態監測和分析[3]。參照江蘇省知識產權局2020年上線的“江蘇省知識產權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建立依托官方平臺打造集區域馳名商標信息共享、信息服務為一體的智能化、數字化動態管理平臺,形成政企互動、企企交流、線上線下聯動的集聚效應。同時,參照國家知識產權局對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強企的申報要求,每年對進入名錄的企業進行跟蹤管理,上報商標品牌建設、經濟運營指標、重要活動的情況,由管理軟件進行系統自動打分、排序,動態管理,及時掌握情況,按照適當增減、整合優化的原則,及時對各層級進行排名調整,并向社會公布。
3.3 建立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退出機制
對入選培育名錄的企業,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應當給予更嚴苛的管理,如在培育期間存在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弄虛作假、違法違規違紀、不正當競爭行為、偷稅漏稅等行為,并被行政、司法部門嚴厲處罰,實施一票否決制。退出機制對企業來說是一種無形的監督與鞭策,迫使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 無時無刻不對商品的質量問題加以監管[4]。
3.4 建立區域馳名商標評審“專家庫”
由區域市場監管局指導,建立區域馳名商標評審專家庫,每年定期隨機抽取專家參與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的考核評審工作。入庫專家的選擇要堅持理論研究與實踐技能并重,堅持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學科融合,堅持政府專職人員、學術研究人員、中介服務機構專家協作等原則,力求入庫專家專業結構、年齡結構、地域結構合理。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研究和教學的專家學者,應精通專業知識,熟悉本行業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了解本領域國內外相關技術情況和前沿動態;在政府部門工作的領導和專家,應具備較好理論功底、領導經驗豐富、熟悉區域或行業發展情況,并愿意參與品牌建設相關工作;在知識產權中介、法律服務機構、相關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和其他領域工作的專家應具有較高的實際操作咨詢能力等。
4 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評審標準及認定程序
4.1 構建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評審標準
中華商標協會等制定發布的《知名商標品牌評價規范》 (T/CNTA 002—2022) 團體標準,對標馳名商標認定標準,制定了非常詳細的評審細則。各地可以參照并根據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條件、程度、現狀,提出適合地方實操的培育名錄入庫名額和標準。評審標準包含必備條件和多選條件,其中,必備條件為企業必須符合的內容,多選條件為根據企業入庫等級進行評審,如第一梯隊應符合其中3項,第二梯隊應符合其中2項,第三梯隊應符合其中1項。
必備條件:一是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二是該商標使用的持續時間,包括該商標使用、注冊的歷史和范圍;三是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包括廣告宣傳和促銷活動的方式、地域范圍、宣傳媒體的種類以及廣告投放等;四是證明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包括該商標曾在我國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等;五是證明該商標馳名的其他證明,包括近三年銷售額,利潤,利稅,銷售區域分布,廣告宣傳、投放數據等;六是同行業中企業的排名,包括國內行業排名、省內行業排名;七是企業榮譽,包括國家級、省級榮譽等;八是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包括商標、專利、著作權、其他知識產權等。
多選條件:一是企業行業前三的龍頭企業;二是獲得過國家最高科技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中國專利獎、中國標準創新獎、中國質量獎、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等獎勵;三是獲得過省長質量獎、省級科技進步獎、省級專利獎等獎勵;四是企業在國內上市(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五是主導或參與過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制定;六是國家級/省級知識產權強企;七是通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知識產權標準化體系認證。
4.2 優化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工作認定程序
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工作認定程序包含以下四項:一是企業提出申請。企業向所在地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提出申請。二是多級評選,擇優推薦。所在地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按照《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工作方案》采取評審方式審核。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按照分配名額擇優推薦至區域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三是區域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組織評審并確定入選名單。區域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組織評審,對評審合格符合入選條件的企業公示10個工作日,公示期滿無異議,確定入選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其中,省級行業協會可以不受條件1和條件2限制,直接向區域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進行推薦。已認定為馳名商標的不再進入名錄。四是復核。入選企業每年應參加由區域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組織的復核工作。復核的內容為通過動態管理系統填報當年企業發展狀況是否符合升級或降級,不符合條件的企業將取消資格。
4.3 各級社會組織接管日常管理
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建設評審過程、日常系統管理較為復雜,行政機關在機構改革后人員少、任務重,管理起來力不從心。建議由各級商標協會、知識產權協會、研究會等社會組織進行日常管理,各級行政部門進行指導監督。省級馳名商標培育名錄可由設在區域商標協會、知識產權服務業協會等社會行業組織代為管理,明確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工作的分管領導和專(兼)職業務人員,組建一支相對穩定的名錄管理隊伍,確保工作有效開展;不斷完善名錄庫管理考核機制,把新增單位入庫、信息更新和單位剔除的核實處理、數據質量、運營成效等納入考核內容,并強化日常的動態監督,不定期抽查單位核查更新情況,以制度促規范化管理,確保名錄入庫企業的運行質量。
5 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的應用場景
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建設方案的制定,最終目標是通過名錄的建設,篩選一批區域馳名商標“后備軍”,由各級社會組織接管日常管理,并在司法、行政保護,工商登記,質押、融資、投資、信貸、招投標,企業項目申報等領域具有實際應用意義,同時,通過強化楷模宣傳,做好典型示范帶動來幫助提升名錄的社會意義。
5.1 為司法和行政保護提供依據
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建設后,一旦出現了惡意注冊或者違法、違規行為,該培育名錄可以作為企業商標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司法和行政保護的訴訟依據。一般來說,馳名商標的知名度較高,在政府與公眾當中的認同度也比較高,相關部門在侵權打假時給予的保護力度自然也比一般商標要大,且更容易獲得執法證據。可以說,進入馳名商標培育名錄的商標較之一般商標,被賦予了更為廣泛的排他性權利,在各方面也受到了更為全面的保護。
5.2 對工商登記字號的混淆和誤認可以予以適當保護
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建設后,可以約束相關企業的“傍名牌”行為,工商登記可以對入選目錄的企業商標予以行政支持及適當保護。
5.3 為質押、融資、投資、信貸、招投標、項目申報等提供支持
區域馳名商標培育名錄的科學嚴格評價,使得名錄入庫企業具有較高的市場信譽度,因此,區域政府可以協調發改、市場監管、知識產權、科技、工信、銀監、稅務等部門,使入庫企業在質押、融資、投資、信貸、招投標、項目申報等應用場景中,給予一定的優先和加分扶持,不斷擴大政府、行業、企業等有關應用場景對名錄入庫企業的采信度和影響力。
5.4 強化楷模宣傳,做好典型示范帶動
加強對進入名錄企業的宣傳,樹立區域商標品牌培育的典范,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宣講會、培訓會、新聞媒體等方式向廣大社會公眾公開推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動行業內企業將商標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增強名錄入庫企業的榮譽感、吸引力和社會認可采信度,推動企業的高質量運營和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陳晉平.企業怎樣運用注冊商標、馳名商標等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品牌?[J].中國品牌與防偽,2021(11):10-17.
[2]佚名.《河南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2021—2035年)》[N].河南日報,2023-03-10(5).
[3]李鋒.關于基本單位名錄庫的基礎建設與應用研究[N].科學導報,2023-03-17(4).
[4]張嘉欣.論我國馳名商標退出機制的構建[D].西安:西北大學,2014.
收稿日期:2023-08-21
基金項目:河南省知識產權軟科學課題“河南省知識產權集成化服務機構的培育對策”(20230106029)。
作者簡介:張學智(1972—),男,本科,研究方向:知識產權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