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城盡是桂花香,鼓瑟又迎嘉賓來。
從一朵彰顯杭州之韻的“金桂之花”,到22組金桂花團形成的巨大“金桂花冠”,當最后一棒殘疾人火炬手以智能仿生手與桂冠交握,與吉祥物“飛飛”一起點燃主火炬時,杭州再次用科技,向每一位運動員傳遞著“逐夢折桂”的美好寓意。
9月23日,巨大的“數字人”從錢塘江踏浪而來,步入亞運會主運動場“大蓮花”體育場,完成了全球首個數字點火儀式。
15天后,“數字火炬人”以“弄潮兒”之名再次踏浪而來,駐足于主火炬塔前,與觀眾“比心”互動。隨著主火炬熄滅,“數字火炬人 ”向著“大蓮花”場外奔去,幾步一回頭,依依惜別,躍至上空后,幻化為漫天星辰。至此,中國與亞洲、與世界的這場“亞運之約”畫上完美句號。
在這短短的15天內,讓人記憶猶新的不只是201塊金牌、魔幻的bgm,更是崛起的中國科技。
· “超級快充站”來了 ·
有人說,這次亞運會讓人看到的不只是遙遙領先的金牌,還是“數字之城”的科技魅力,通過這次亞運,好像看到了科技未來。
亞運會前,#進化的座椅#話題就早已引發網友熱議。在杭州濱江步道的座椅上,都能發現有一個圓圓的無線充電標志,只要是帶無線充電的手機,放上去就能充電,還可以播放音樂,夜間照明。
你可能會想“無線充電不是早就普及了嗎?”別急,杭州的無線充電可不只是手機,電車也可以無線充電。在杭州蕭山亞運村充電站,8個大功率充電樁并排而立,最大充電功率可達到500千瓦,15分鐘最快可充電60千瓦時,滿足車輛行駛400公里的用能需求。讓你即停即充,不再為了插頭的不兼容而感到煩惱。
杭州無線充電的無處不在,讓網友不禁感慨“怕是在靈隱寺歇腳,手機隨便一放,手機屏幕亮起的時候都讓人以為是佛光一現!”
公共設施的“集體進化”不僅是如此。
一個人跑步,無聊怎么辦?這個集光、影、聲、影像等于一體的智慧陪跑屏是個不錯的選擇,屏中會打造出虛擬人物全程陪跑,還會跟隨跑步狀態快速變化銜接,讓跑步不再單調無味。
趣味性十足的AI騎行發電一直深受廣大網友的喜愛,騎行發電產生的動力會控制燈光亮起,騎行的快慢決定了燈柱的高低,不少人在“一爭高下”間鍛煉了許久。
走進文三數字生活街區,映入眼簾的是裸眼3D大屏,“琮琮”“蓮蓮”和“宸宸”正探出身子打招呼,同時,它們也會化身交通“指揮員”登上信號燈,讓等待紅綠燈都變得不再枯燥。
除此之外,還可以與下棋機器人對弈,喝一杯機械臂“智咖大師”手磨的咖啡,借助AI繪畫工具成為“神筆馬良”。
元宇宙、硬科技、沉浸式娛樂,描繪著數字生活的未來圖景。
· “沒人開”的車開進亞運村" ·
亞運會偌大的場地中,出行十分重要。
沒有司機,也沒有方向盤,在亞運村里,時常能看到一輛極具科技感的小巴車出現在主干道上。上午9時25分,這輛AR智能巴士“星辰”已經在亞運村的始發點“琮琮路”上等候乘客。
一坐上智能巴士,就能看到兩塊超大屏幕。它結合了車載的AR功能,不但能看到吉祥物駕駛著龍舟和乘客一起“乘風破浪”,還能看到實時街景與西湖風景、拱辰春色、良渚遺址等杭州特色美景的巧妙融合。在展示城市的產業發展、科技文化等內容的同時,虛實結合,給乘客提供一個奇妙的乘坐體驗。
據技術人員介紹,AR智能巴士搭載了混合現實平臺和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通過AI+AR的可視化方式,為亞運村的運動員們和媒體記者們帶來可視化的、智慧化的未來出行體驗。同時可應用于地鐵接駁專線、微循環公交、快速路公交、園區通勤擺渡、景區觀光游覽等一系列需求場景,更是創造了國內數個第一。
除了服務運動員和觀眾,另一批無人駕駛汽車則為公共安全立下汗馬功勞。據了解,為確保亞運會安全順利召開,杭州地鐵公安分局、景區公安分局等部門以無人智能巡邏車為平臺載體,借助5G網絡、人工智能AI等智能科技手段,助力亞運安保工作。該款智能無人巡邏警車一經上路,便成為市民游客爭相拍照合影的新晉“網紅”。
·" 小蓮花:一開一合間 不止驚艷" ·
位于杭州濱江區的杭州奧體中心網球中心,被市民親切稱為“小蓮花”。這里將舉辦杭州亞運會網球比賽。
據悉,“小蓮花”頂部的鋼結構罩棚平面呈環狀花瓣造型。下半部分由24片“花瓣”組成,上半部分則由8片會旋轉的“花瓣”構成,每片“花瓣”重約160噸。這樣特殊的“構造”不僅為了美觀,還為了讓“小蓮花”頂部能夠自由開合。
這個設想,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奧運會場館建設時,就已經有人提出來過。不過,幾十年以來,全球都沒有體育場館能夠做到自由開合,直至“小蓮花”的出現,讓這個設想成為了現實。這項能旋轉開閉的屋頂設計,被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專家組評定為“世界首創”。
不過在比賽期間,通常“小蓮花”都是處于盛開的狀態,除非因天氣原因如下雨等,“小蓮花”才會“含苞待放”。
此外,“小蓮花”外部的亮燈會根據情況賽事、平時、節慶多種模式亮起不一樣的燈光。當夜幕降臨,“泛光照明”系統在花瓣上打出柔和紫紅色,宛若含苞待放的兩朵蓮花,呼應杭州亞運會主形象色“虹韻紫”,為杭州夜景增添一抹亮色。
為滿足亞運會的4K高清轉播,用一個iPad就能控制整個場館燈光。此外,為滿足電視轉播高清晰度的要求。相關研發人員在“亞運燈”上安裝了一種加長的外置防炫光燈罩,將燈光由直射燈盡可能變為折射,在體育場館內所有燈的彼此配合下,最終解決掉80%的直射光線。
· “弄潮兒”浪漫20秒背后" ·
“謝謝,本人參與了亞運會,已寫進簡歷”。9月23日晚,在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上,巨大的“數字人”踏著錢塘潮涌而來,與運動員火炬手汪順共同點燃主火炬塔,引發不少網友激動發文,表示自己“參與了一億的項目”。
回顧歷屆各大運動會開幕式,點火環節都是備受矚目。此次亞運會打破了以往由一名火炬手點燃主火炬的慣例,邀請超1億名網友,以“數字火炬手”的身份開啟亞運時刻。
“數字人參與點火,這是世界首創。數以千萬計的火炬手,都是一個火苗、一個火星點,它在錢塘江上空匯聚,形成一個數字人。”杭州亞運會開幕式總導演、總制作人沙曉嵐稱。
“為這浪漫20秒,我們的技術團隊寫下超20萬行代碼。”杭州亞運會信息技術指揮中心指揮長胥偉華介紹,“首創性推出的‘亞運數字火炬手’,以及‘線上火炬傳遞’,背后凝聚了Web 3D互動引擎、AI數字人、云計算、區塊鏈等最新技術。”
共有來自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網民,通過“智能亞運一站通”成為亞運數字火炬手,參與線上火炬傳遞。其中年齡最大的98歲,年齡最小的12歲,20歲至39歲的中青年人群占64%。這也是亞運歷史上第一次實現數實聯合點燃火炬。
值得一提的是,亞運數字火炬手團隊利用AI等技術進行了上萬次的動作捕捉、繪制了幾十萬張設計圖稿,從個性捏臉、動作捕捉到服裝設計,使得亞運數字火炬手的形象可達到兩萬億種,可滿足全球數字火炬手都能“獨一無二”,實現億級用戶“一人一面”的數字化形象。
杭州亞運圣火燃料采用了零碳甲醇,具有環保、安全、可靠、可視四大優勢。因此,它還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碳廢再生、零碳甲醇點燃亞運圣火。
· 最強“打工人”機器狗競爭上崗" ·
“快看!賽場上有‘小狗’!”
亞運賽場上還能“遛狗”?如此趣聞就發生在杭州亞運會的田徑賽場。
在本屆亞運會上,最引人注目的“黑科技”之一,是田徑賽場上的“顯眼包”——機器狗。兩只可愛的四足機器狗,以鐵餅“搬運工”的身份忙碌地奔跑著。每當鐵餅被擲出后,機器狗便迅速跑向目標,工作人員將鐵餅放在機器狗的背部,然后讓它們返回運動員身邊。完成任務后,它們會自己“趴”在場邊等待下一次指令。這一幕,讓網友直呼“科技感也太強了!”
這些“顯眼包”火了之后,并沒有“傲嬌”,它們還承擔起運送標槍的任務,舞蹈比心更是不在話下,忙得“不亦樂乎”!這是全球賽事上,首次利用機器狗來運輸鐵餅。在保障比賽進行的同時,為體育場田徑賽事增添了幾分科技感,還增強了觀賽的趣味性,給觀眾帶來全新體驗。
事實上,這并不是宇樹科技第一次征戰大型體育賽事,由該公司生產的機器狗早在北京冬奧會上便驚艷亮相。此次杭州亞運會,機器狗正式登陸賽場、直接服務運動員、裁判員,是公司深入參與大型體育賽事的新突破。
據悉,此批投放亞運賽場的機器狗與人慢跑速度無異,小家伙們身背卡槽,可承受1~2公斤的標準鐵餅,工作人員只需將運動員擲出的鐵餅卡在機器狗身上的卡槽,機器狗便可靈活往返于起終點之間,平均距離100余米,整場比賽可代替人工往返距離7000余米。
55臺機器狗分布于多個亞運場館,成為了一道獨特的科技風景線,不僅為亞運會增添了科技與創新的元素,為運動員、觀眾帶來許多難忘的時刻,同時也展示了杭州作為科技創新中心的實力和活力。
· 云計算賦能史上首屆“云上智能亞運” ·
9月24日,杭州亞運會武術項目比賽誕生第一枚金牌,中國選手孫培原以9.840分的高分,獲得男子長拳的冠軍。現場裁判宣布比賽獲勝僅5秒后,遠在山東省淄博市南郊鎮北庵村的孫培原家人和鄉親們就收到消息,鼓掌慶賀。
從亞運賽場到計分牌,每場比賽的成績數據,要經歷獲取、計算、存儲、傳輸等4道技術關卡,最后實時準確地呈現給大家。計分牌背后接入的,是一個世界領先的“云上大腦”——基于云計算建設的賽事核心系統。基于賽事核心系統實現100%上云,杭州亞運會讓成績發布更快捷和穩定,僅5秒鐘就可以實現賽事信息發布,這是全球綜合性運動會上成績發布最快捷、最實用的新型技術。
國際奧委會首席信息科技官艾拉里奧·孔納曾表示,杭州亞運會用云計算創造了歷史。
據了解,杭州亞運會是史上首屆“云上亞運”,基于阿里云實現核心系統100%上云,并首次實現云上轉播。杭州亞運會的精彩畫面通過阿里云全球基礎設施向全亞洲乃至全球觀眾實時轉播。杭州亞運會在云上傳輸最大60路高清和超高清信號,總計超過5000小時時長。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這場科技賦能的體育盛會,通過賽事,不僅生動地講好智能亞運故事,也向世界展示了科技大國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