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秋意為黑龍江添了件漸變色的衣裳。
為了讓游客在祖國最北邊邂逅美麗的風景,這個秋季,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以“龍江金秋·多彩油畫”為主題,推出50條秋季精品旅游線路。其中,“多彩秋色游”線路中,提到了一座百年小鎮——橫道河子。
在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期間,數以萬計的游客來到橫道河子,在這個油畫般的季節里,感受這里的“油畫”時光。
·" 火車轟鳴中孕育而生 ·
橫道河子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占地面積不大,全鎮為790平方公里,人口數量3萬出頭,因早年有一條南北道路橫穿河流,故名“橫道河子”。
說到橫道河子的歷史,它與一條貫穿東北重要城市的鐵路密切關聯。1897年,中東鐵路開始修建,橫道河子被劃為鐵路“附屬地”,當年俄國人稱其為“烏恰斯”,即大機關的意思。
后來,伴隨著蒸汽機車時代的來臨,橫道河子建起一座總占地面積5000余平方米的大型機車庫。這是一座具有鮮明俄式風格的建筑,15座機車庫房連成一體,每個庫房上的圓頂相連,狀似波浪,高低錯落。每扇拱門前都有一段鐵道線,通往一個巨大的鋼鐵轉盤,轉盤轉動,道線即可對準各門軌道,庫內機車就可以自由出入。1990年,這座使用了近一個世紀的老機車庫停止使用。
現如今,時光之輪依然在鐵軌上緩緩轉動,只是原先的蒸汽機車變成了飛馳而來的哈牡高鐵,停用的機車庫也被改造成為中東鐵路博物館。博物館館長王國棟介紹:“為了再現中東鐵路歷史,市里對機車庫進行了搶救保護。施工時,從屋頂、墻體到門窗、室內,都盡量按照原有材料工藝更換修整。”在這里,游客可以通過展示的蒸汽火車感受中國鐵路的發展變遷,是十分難得的近代工業遺產。
·" 時間定格在“童話鎮” ·
盡管“橫道河子”的稱呼聽起來有些粗糙,但這個小鎮可謂“混血范兒”十足。
自中東鐵路通車后,小鎮上外國人的身影絡繹不絕,一座座異域風情的建筑拔地而起,其中,俄式風格的建筑群最為矚目。石墻瓦蓋、黃色為主的俄式民居坐落在街道兩旁,與黑色的機車、藍色的教堂共同組成橫道河子的“三色”。
位于橫道河子鎮老街區的俄羅斯風情小鎮景區是俄式建筑的典型代表,現存俄式建筑256棟。其中,104棟為文物保護建筑,是中東鐵路沿線上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保存狀況最為完好的小鎮。小鎮上,游客可以與孩子一起制作俄羅斯久負盛名的工藝品——套娃,也可以靜坐在街邊的木椅上,在悠揚婉轉的俄羅斯民歌中,品嘗一杯當地人釀的啤酒。
與俄羅斯風情小鎮景區同方向的另一條路,通往文藝的油畫村。每一年,橫道河子獨特的風景都會吸引中外藝術家前來創作寫生,為了進一步提供藝術創作交流的平臺,2013年,當地市委市政府開始建設油畫村。十年過去,油畫村已建設完成中國油畫展廳、俄羅斯油畫展廳和畫家接待中心,中俄油畫大賽也曾在這里舉辦,每年都有3000多名各大美術院校學生來到這里進行寫生創作。剛剛結束旅行的小福表示:“一進村就被五顏六色的房子吸引了,拍照可以原圖直出,是理想中童話鎮的樣子。”
·" 一種平衡與世界唯一" ·
時間回溯,可以發現橫道河子的開發始終保持“克制”的姿態。對于原生風貌的保留,是橫道河子發展建設中最大的特色。
2018年,橫道河子鎮榮獲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這不僅是首個獲得世界教科文組織認可的中國近現代城鎮文化遺產保護案例,也是全世界范圍內唯一一個以鐵路遺產為背景獲獎的歷史城鎮。
在頒獎典禮上,橫道河子被這樣評價:“它通過尊重地方工業景觀遺產的重要性,實現了歷史保護與現代需求之間的平衡。”如今,不斷升級的油畫村拉近著自然環境與文化藝術的距離,中東鐵路博物館也讓不再轟鳴的火車融入了現代生活,橫道河子,愈發有著“明星小鎮”的模樣。
橫道河子鎮鎮長高原表示:“旅游業是橫道河子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未來,我們將補齊服務短板,推動旅游基礎設施全面提質;打造特色品牌,深入挖掘中俄文化,打造懷舊俄式特色民宿和餐飲綜合體,融入AR和VR場景體驗、DIY互動體驗。”
在一片深紅淺黃中,定格在橫道河子的百年時光,是歸鄉者看得見的鄉愁,也是外來客品得到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