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軒是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他每天草草地寫完作業,不愛檢查,從不預習、復習,丟三落四……他著急結束所有事情的原因就是去玩電子游戲。作為一個接受傳統教育長大的“80后”家長,看到孩子打游戲,每每都要給他講道理:“你知不知道你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學習?”“你只有學習好,長大才能掌握選擇生活的自主權!”“并不是反對你玩游戲,但不能因為玩游戲耽誤學習?!边@些話我每天都要重復3~5次,但每次孩子都是機械性地點頭示意。除此以外,我也嘗試過各種方式:講道理,協商游戲時間,拔網線,每周末帶他進行戶外運動……但仍然都是治標不治本。
行不通的“講道理”
直到有一天,我外出辦事回家后,發現孩子一整天除了打電子游戲和吃飯,幾乎沒有做其他事。我火冒三丈,強行把平板電腦從他手中奪過來,繼續重復著上述道理。軒軒強忍著淚水站起來,瞪著我,我第一次感受到他的憤怒。他先高聲怒吼了一下,緊接著坐在沙發上,雙臂環抱著自己開始啜泣,并且不讓我碰他。而后,他平靜下來開始和我說:“媽媽,你知不知道,你每天說的那些話我都已經背下來了,我每次都很不耐煩,想讓你趕緊閉嘴才答應的!我感覺我干什么你都會干擾我,每天就是讓我不要這樣,一定要那樣,我討厭你!”聽完這些,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昔日的苦口婆心,竟然給孩子帶來了痛苦。
隨后,我跟隨一位兒童心理學老師開始了為期4個月的學習,在她的隨訪案例中,我聽到了不少這樣的教育沖突。而且還知道了有很多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會更頑固,更有甚者,已經到了無聲反抗的階段,就是既不犯錯,也不學習,每天都是渾渾噩噩地生活??吹竭@些案例后,我倒吸了一口涼氣!
行得通的接納和理解
從上次的沖突后,軒軒并沒有停止玩電子游戲,還表現出了拒絕與我有任何溝通的情緒。但我也停止了無休止的叨嘮和講道理,慢慢地,我發現他也在變化,以前他專挑我不在家的時候打游戲,而且沒完沒了;現在,他會在我面前玩游戲,但是會根據我的臉色決定要不要放下平板電腦去干點別的。
有一次,我做完家務回到客廳,趁他沒來得及關掉游戲時,我坐在他的身邊,用好奇的語氣問他:“你這是在玩什么游戲???”他先是愣了一下,沒有想到我會問這個問題,然后跟我說:“和平精英,這是現在最火的游戲,您沒聽說過嗎?”見孩子已經愿意開始跟我分享,我繼續開玩笑道:“我知道!就是現在孩子都很喜歡的那個游戲吧?”
他停下游戲和我說:“媽媽,大人們都覺得小學生打游戲很爛,可我不是,我是研究過的,你看這個地方是可以觀察敵人的最佳位置,而且在開始進攻之前,我都會觀察地形,每天還會學習別人怎么打游戲的視頻?!闭f完,他看了我一眼,補充道:“當然,我都是寫完作業才看的?!?/p>
其實,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觀察過他打游戲是這么認真的。我趁熱打鐵道:“如果你真的想打游戲,以后可以考個大學里的電競專業啊!”他當時從沙發上跳起來的那個表情,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真的嗎?大學會有這個專業?”“咱們可以查查??!”我趕緊說。
我倆上網查了一下,目前中國傳媒大學真的新開設了電競相關的專業,他馬上問道:“考這個專業需要什么條件呢?”我說:“首先,高考分數要在600分以上吧,這可是個相當熱門的專業;其次,還得有電子競技、游戲設計等方面的特長?!笨吹贸鰜恚氲煤唵瘟?,認為愛打游戲和經常打游戲的人就能成為專職學打游戲的人了。隨后,我帶他上網查詢了一些電競團隊的時間安排—每天有12個小時以上的游戲練習時間。他看完以后問:“如果我想和同學出去玩呢?”我說:“可能一個月最多也就只能玩一次吧。”“這……”他開始面露難色,隨后小聲嘀咕道,“才一次啊……”看出他的猶豫后,我補充道:“咱們先別著急決定,反正我覺得這是一條你喜歡的路,你可以堅持!”看到我這么堅定,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有天吃晚飯的時候,軒軒和我說:“媽媽,我以后不想考電競專業了,每天要用12個小時的時間打游戲,我不能和同學出去玩,也不能旅游,什么都干不了,我不想……以后我減少玩游戲的時間吧!我不想成為專業打游戲的人了!”我笑著點點頭,表示一切都尊重他的意愿,沒有再乘勝追擊地講道理。從那以后,他真的主動減少了游戲時間,更熱衷于和小伙伴們一起踢球、打籃球……
在之后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我都在克制自己講道理,無效溝通也越來越少了。前兩天,孩子開玩笑地和我說:“我好像換了一個不太愛嘮叨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