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點外賣成了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有效防范外賣食品配送中的食品安全隱患,今年8月開始,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全面推廣使用餐飲外賣“食安封簽”。
“之前就碰到有客人收到餐,他覺得里面餐品少了,問是不是我們騎手把他這個食品拆開過,有了食安封簽以后,這對我們外賣員來說也是一種權益的保護。”外賣配送員許恒新高興地說。
“食安封簽”是為防止外賣在配送過程中遭人為或意外破壞、啟封所使用的一次性封口包裝件,由市場監管部門統一制作,具備防偽性和唯一性,出餐封貼,一餐一封,拆封后無法復原,消費者還可通過封簽上的編碼查詢訂餐信息,確保網絡食品安全可追溯。
· 全面推廣使用“食安封簽”·
據了解,南平市延平區推廣使用餐飲外賣“食安封簽”分三個階段四個方面,督促外賣平臺(含運營商)、涉訂餐服務電商平臺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履行餐飲食品合規包裝義務,強化配送人員權利和義務,引導消費者養成查看“食安封簽”習慣,促使更多餐飲服務提供者提高外賣品質,讓消費者線上點得放心,線下吃得安心。
“從商戶這邊出餐,到消費者這邊收餐,中間的過程是安全可控的,可以大大增加消費者的這個信賴感。”“美團”外賣平臺負責人劉庭德說。
目前,南平市延平區有入網餐飲商戶近900家,其中“餓了么”外賣平臺754家,“美團”外賣平臺715家。外賣平臺、入網餐飲商戶、外賣騎手均簽署了“食安封簽”使用承諾書、領取“食安封簽”。根據要求,外賣平臺應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履行食品合規包裝義務,強化配送人員權利和義務,引導消費者養成查看“食安封簽”習慣。外賣配送人員從入網餐飲商戶處取餐時須檢查“食安封簽”的完整性再取餐,對“食安封簽”不完整或已被破壞的外賣餐食,配送人員有權拒絕配送。“食安封簽”的投放普及,有效保障了從商戶到消費者“最后一公里”的食品安全,避免食品在配送過程中受到二次污染,讓消費者線上點得放心,線下吃得安心,也是對商戶和配送人員的保護,形成商家自律、監管有力、消費者滿意的共治、共享格局。
·" 嚴格落實外賣食品安全“兩個責任”·
為嚴格落實外賣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南平市延平區市場監管部門定期約談走訪“餓了么”“美團”網絡訂餐服務平臺,要求2家平臺強化食品安全意識,嚴格審查入網餐飲商戶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資質信息,嚴防無證、套證、假證問題的存在,確保平臺內外入網餐飲商戶線上線下信息一致,做好對入網餐飲商戶經營行為的抽查和監測工作,主動向社會公布投訴舉報電話,督促問題商戶進行整改,并做好相關臺賬和記錄。
針對入網餐飲商戶是否具有實體經營門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是否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原料采購、食材加工、衛生清洗消毒等重點環節持續開展“點題整治”專項行動,督促入網餐飲商戶落實主體責任,避免經營場所臟亂差,對發現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冒用他人食品經營許可證入網經營的行為依法從重處罰。
同時,南平市延平區市場監管部門統一定制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資料袋,內含公示信息、承諾書、安全員手冊、應急手冊、應知應會手冊、“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記錄簿,逐一發放至C、D級入網餐飲商戶,并指導商戶上墻公示信息。
截至目前,檢查入網餐飲商戶1521戶次,發現存在員工健康證過期、食品生熟混放等問題347戶,均已整改到位,下線臟亂差外賣平臺商戶30戶,立案查處18件,罰款12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