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氹仔島屬于澳門的離島,原是以制造煙花爆竹、火柴等小工業為生計的村落,如今搖身一變,擁有讓人眼花繚亂的“巴黎人”“威尼斯人”和“銀河”等超大型商業綜合體,現代、豪氣成為它的標簽。但是,在這些耀眼建筑背后的舊城區,卻充滿了悠悠歲月沉淀的煙火氣,是追尋澳門原生態生活的好去處。
10:00—11:30
感受建筑群的葡式浪漫
氹仔舊城區有多座葡式歷史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龍環葡韻”。“龍環”是氹仔島的舊稱,“葡韻”是指葡萄牙的建筑風格。它由五幢葡萄牙式住宅組成,分別為:土生葡人之家、海島之家、葡萄牙地區之家、展覽館、迎賓館。
建筑群落成于1921 年,原為澳門離島高級官員的官邸及一些土生葡人家庭住宅,建筑色彩底色都是馬卡龍綠,鑲嵌著白色門窗,格調典雅大方。美麗的建筑在時間的流淌里靜靜守候,走近它可以感受到舊時光景:他鄉異客在此繁衍生息,陽光從樹蔭里眨著眼眸,主婦們在家中收拾家務,孩童們在屋前追逐嬉戲,忽然,歷史的日歷被撕掉了一頁,他們便又遠渡重洋,重新返回自己的家鄉……
從1998 年起,澳門政府每年都會在氹仔葡式建筑群前,為澳門的特殊群體——土生葡人,舉辦葡韻嘉年華慶典,數十個居澳葡語社群會設立自己的文化特色攤位,展出各自的手工藝品和葡式美食。“龍環葡韻”旁的圓形劇場舞臺還將連續幾日載歌載舞,上演葡萄牙歌舞和音樂表演,并且穿插有葡萄牙傳統游戲區。徜徉其間,撲面而來的是濃烈的異域風情。
離開龍環葡韻,從嘉模斜巷前往兵房斜巷的路上,嘉模圣母教堂矗立。這是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于1885 年建成,高三層,外觀簡單古樸,沒有華麗的裝飾,但卻典雅肅穆。外墻主體呈米黃色,白色線條裝飾,頂部有一個小鐘樓。教堂對面是民事登記局,所以這里如今成了舉辦婚禮的好地方。
11:40-13:00
蝦籽撈面的午餐時分
嘉模會堂到官也街只有短短的距離,午餐時分可以選擇前往。官也街位于施督憲正街與告利雅施利華街交界處,名字來自曾經的總督名字,老街只有121 米長,是氹仔遠近聞名的美食一條街。
黃枝記位于官也街中間地段的醒目處,整體裝修風格以綠色為主。擁有半個世紀歷史的黃枝記,有著輝煌耀眼的發展故事。創始人黃煥枝于上世紀四十年代去到廣東,在東莞石龍面街創業,以竹升打面技能一炮而紅,五十年代,遷店到澳門十月初五街51 號,以銀絲細面、蝦子清湯名揚美食界,甚至在葡國總統面前表演過竹升打面技法,而今,黃枝記面店已有第三代傳人。
用餐在二樓,空間不大,但是氛圍親切舒適。我們點了蝦籽撈面和豬扒包,蝦籽撈面不愧是招牌,把蝦籽與面條充分拌勻,蝦籽粒粒裹勻在面條上,再伴一碗鮮美的清湯,口味絕妙。品嘗一口豬扒包,面包烤得香甜,夾有濃香的豬扒,香脆酥口,齒頰留香,令人久久回味。
13:30-15:00
漫步舊城區繽紛小巷
午飯后,來一次小小的漫步,舊城區里,到處都有美麗的墻邊彩繪,充滿童趣和美好。短短的街巷,蜿蜒交錯,一轉頭看到的驚喜,讓人不禁開懷而笑。
位于施督憲正街的風景巷,石階上的繪畫是老城里裊裊鄉情的生活體現。在居民房掩映的綠蔭下,畫家用赭黃色、淡粉色、天藍色在臺階矮墻上繪出彩色的建筑。而嘉模斜巷充滿詩情畫意,這里是梁洛施電影《伊莎貝拉》的取景地,參天的古榕伸向遠方,近處是明艷的鮮花。
色彩潑灑在舊城里的各處各地,在嘉路士米耶馬路,矮矮的舊墻上是整面的大膽的綠色,圍墻的大門旁畫著城市的日落余暉和交錯的電線桿,旁邊的墻繪則繪出深藍的夜色里,兩只小貓在悄聲低語。
兵房斜巷是一條打碎了調色板的商業街,不同的色彩將各家店鋪拼接。大塊大塊的顏色上,有氣球、白鴿,餅干、冰淇淋在彩虹里穿梭,人的身影點綴其間。走在小巷里,不僅可以購物,喝咖啡,也可以睜大眼睛,來一場童話般的白日夢游。
15:30-17:30
前往官也街買買買
重新回到官也街,短短的街區小商店鱗次櫛比,每一家都是傳統手工美食的寶藏店。薄荷綠色的旺記奶茶在入口處很醒目。手打奶茶是招牌,不甜膩,香濃絲滑,戴著小紅帽更增加冬日的暖融融。莫義記貓山王,至今已傳至第三代,以大菜糕、貓山王榴蓮雪糕和木糠布甸等聞名。承載了六十年歲月的興記冰室主打通粉美食。經營了四十多年的老牌沛記咖啡室,自家研發的蛋糕仔遠近馳名,風味獨特。
除了自己品嘗美食,別忘了給親朋好友帶一份地道手信。在官也街,你可以輕松買到一份手工精心烘焙、誠意滿滿的手信,口味絕對有別于自動化標準生產線上的產品。
文記餅家是一間傳統的澳門口碑手信店,創立至今已有三十多年,非常有自家特色。招牌咖喱蛋卷,每天新鮮制作,老婆餅和雞仔餅都是招牌。文記餅家多次被澳門觀光旅游局重點推薦,走進店里,老師傅淳樸熱情,自豪地說他家的雞蛋仔常常被一掃而空。店里自制的咖喱漿香濃,可不是超市的普通咖喱能夠比擬。
金燕西洋牛油糕葡式食品店,在莫義記貓山王的隔壁,是一家經營老字號葡式伴手禮的店鋪,已經三代傳承,擁有百年歷史。店里的糕點都是手工制作,牛油糕是店里的主打糕點,也是葡人過圣誕節的年糕,制作流程復雜:將紐西蘭金桶牛油、欖仁、面粉、牛奶等成分進行不同配比,經過第一天發酵,第二天幾個小時的熬煮并不停攪動,到了第三天切割包裝,便能魔法般變成韌香的牛油糕,最終進入澳門的千家萬戶。
18:00-20:00
街邊老字號的饕餮時光
夜色來臨,晚餐選擇在大名鼎鼎的譚家魚翅用餐。譚家魚翅在半島和氹仔都有店,生意火爆,氹仔店位于官也街緊鄰的告利雅施利華街。我們點了招牌魚翅和鵝掌花膠,細細品味,味道鮮美濃郁,吃到最后,將米飯浸入醇厚的湯汁里,充分均勻攪拌,湯汁裹挾著白米飯,粒粒美味,一掃而空,意猶未盡。
美食美景心滿意足的一日,別忘了從自動步行系統返回。自動步行系統連接人行天橋和舊城區之間,墨綠色的行道在暖黃色燈光下,有著別樣的風情,遠遠地伸向遠方……夜色如此美麗撩人,就此,完美結束今日的旅程。
編輯+ 周勃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