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素質教育是生長于中國本土,并在中國社會變化和高等教育改革過程中發展壯大的一種新型大學教育模式或觀念。自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來,素質教育在目的、宗旨和指向性以及教學內容與方法等方面,已經成為具有特色的一種大學教育模式或觀念,但是,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素質教育話語體系,特別是素質教育走向世界,影響其他國家和地區大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仍然面臨很多挑戰。以下從兩大方面簡單匯報幾點個人的思考。
一、如何理解素質教育的話語體系
首先,類似于一門學科話語體系的構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大學素質教育的話語體系,需要研究構成該話語體系的基本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構成話語體系最基本和最重要構成要素的基礎上,充實、改進、完善這些相應的基本要素才能實現話語體系的構建。
其次,無論是高等教育管理部門還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學校層面都需要研究和開發能夠衡量大學素質教育話語體系的標準或尺度。從高教研究者的角度來看,大學素質教育話語體系應該至少具備以下兩大方面的特征。一方面,從理論上來看,大學素質教育話語體系具有不同于其他大學教育話語體系的理念和思想,具有推動該話語體系的政策方針和戰略,具有實施政策方針戰略的機構和組織以及專職隊伍,反映該話語體系理念政策方針的具體和系統課程、教學內容,以及其他正式或非正式、顯性或隱性的人才培養實踐活動,具有測量和評估該話語體系的教學和學習效果與成果的手段以及根據這些成果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該話語體系的質量保障系統。另一方面,從實踐活動來看,該話語體系不僅局限于一所院校、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還能夠影響和推動其他國家甚至世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活動的變化與改革。
二、如何構建素質教育的話語體系
根據課程分層和構成要素理論,構建獨具特色的素質教育話語體系,需要將目前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進一步體系化和理論化。素質教育理念不僅需要區別于強調滿足勞動力市場需求、幫助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專業或職業技術教育模式,還不同于源于西方著重提供寬廣知識和培養公民的自由或博雅教育、通識或教養教育。
在教師和人員配備及其組織機構實施方面,根據國情或不同院校的實際情況,需要考慮采取何種形式有效地編制、開發以及傳授素質教育課程和相關教學內容,負責課外有關素質教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一種方式是配備專職教師和相關人員,建立專門部門或機構,例如大學素質教育中心或素質教育院系,負責全校或院系的素質教育課程教學以及課外和相關實踐活動;一種方式是在學校層面成立相應的素質教育教學委員會等機構,安排和協調包括負責專業課程教學的全校所有教師都參與素質教育課程的教學及其相關活動;還有一種方式是以專門負責全校素質教育課程教學的部門或機構為主,核心和主要課程由該部門或機構負責,來自其他院系、部門或機構的教師參與部分素質教育課程教學。
素質教育內容編制和課程開發方面,伴隨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特別是培養大學生能夠應對知識經濟社會、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變化,素質教育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教育,理想、倫理道德以及文明習慣養成教育,中國近代史、基本國情、國內外形勢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等課程內容,而不應該是簡單地根據理科、文科、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學科分類,將素質教育內容簡單地縱向劃分為不同類別對學生進行傳授。應該開發和建立能夠滿足新時代需求的新的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如跨越專業的限制,掌握專業領域之外普遍需要的知識、思維方法和其他知識的技能,深入了解作為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培養正確認識現實的能力等。在強調構建素質教育具有中國特色和話語體系的同時,素質教育的系統性以及與其他課程的協調和交流需要進一步加強。尤其重要的是,素質教育課程需要更多地與專業教育進行融合。具體來看,大學不僅需要通過素質教育幫助新生順利地從高中階段的學習過渡到大學階段的學習,而且還要幫助他們順利地從低年級的基礎學習和專業基礎學習階段過渡到高年級的專業階段的學習,進而幫助他們順利就業或升學等。也就是說,素質教育需要貫穿于整個大學教育過程,并始終以服務和幫助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找到工作或繼續升學、成為合格的畢業生為目的。
在素質教育實施途徑方面,素質教育并不是僅僅通過大學課程實施,大學生參加校園內各種學術社團,鍛煉自己的合作和領導素質,通過正確使用各種媒體和信息獲得了解現實的能力,通過參加國內外的志愿者活動、實習和其他工作,以及通過出國留學和長期旅行,加深對自身和社會之間關系的思考等也非常重要。
過去近30年以來,國內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對素質教育成果評估展開了積極的討論與廣泛的嘗試,雖然不需要,也不可能建立起類似《華盛頓協議》那樣的工程專業認證評估體系,但是參考國外有關博雅教育和通識教育學術學習成果評估,如何從評價目標、評價方式、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功能等方面,特別是從知識和技能的獲得以及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等方面,建立較為系統和完善的基于學習成果的素質教育教學評價系統也是構建素質教育話語體系不可缺少的內容。
以上主要是基于高教研究工作者的立場,尤其是從高等院校課程開發的視角簡要概括了構建中國素質教育話語體系的基本思路。值得強調的是,構建能夠走向全球、影響國際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變化發展的素質教育話語體系,不僅需要首先確立基于素質教育的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體系,需要政府和高等院校雙方的共同合作,而且需要不斷關注世界高等教育的變化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這是一個需要付出長期努力的過程,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作者系日本廣島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開發中心教授)